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在人類的文明中,漢字具有獨特的美。它化地於形象,化形象於符號。的符號變幻無窮,包容了宇宙萬物,傳達出中國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最古老的人文理念:“和為貴。”春去秋來,歲月蒼茫。“和”的心願,化作長城內外、漫山遍野的桃花。中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漢字承載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曆史。
孔子的“三千弟子”。演員們吟誦著《論語》中的名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弟子們手持竹簡。這是用竹片穿成的書,竹片上刻著文字。“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盤,又像現代的電腦鍵盤。897塊活字印刷字盤變換出不同字體的“和”字。表現了中國漢字的演化過程,也表達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為貴”。以線條的形式表現長城,簡潔而鮮活。朵朵桃花,浪漫、寫意,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這897位演員,整整訓練了10個多月,每一個饒動態程序都不一樣,全憑熟記和苦練才能完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中國傳統的戲曲表演深深紮根在民間百姓的心鄭中國地域廣闊,衍生出數百種戲曲劇種。
中國戲曲曆史悠久,品種繁多。中國傳統的京劇打擊樂表演。京劇被稱為“東方歌劇”。中國地域廣闊,方言眾多,戲曲也衍生出數百種。舞旗的演員身著兵俑服飾。移動的戲台上,在京胡、鑼鼓伴奏下,4個京劇木偶和800名演員表演喜悅的凱旋場麵。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陽關,下西洋,架起絲綢之路。路,連接起空間,連接起時間,也連接起心靈;路,翻越高山荒漠,跨過江河湖海,穿越曆史塵煙,連接起東西方人民的心。“絲綢之路”是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演員們舉起這張紙前校地麵上是“絲綢之路”的地圖以及沿途的文化標誌。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2000多年前,中國的商隊就經常帶著貴重的絲綢由長安(今陝西西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進入歐洲大陸。“絲綢之路”成為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表演“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情境。600多年前,明朝的鄭和7次率領饒船隊遠航,從中國的泉州出發,到達西亞、東非地區,開創了有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遼遠無邊的沙漠、波濤洶湧的海洋,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艱苦跋涉、破浪前校演員手舉古老的指南針。指南針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心,心師目,目師華山。咫尺之圖,畫江山萬裏。水墨丹青,寫地日月。盛世強音,頌人間和諧五幅中國長卷畫,配以演員們的古典舞,再現了古代中國禮樂之邦的盛世氣象。演員演唱昆曲。昆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已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地麵上,是中國最有名的五幅長卷畫。它們分別來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
“哇”文藝的精致表演不僅美輪美奐,而且還讓人了解5千年的文化,太厲害了,心中不由的揚起自豪。
美妙的聲音響起了:“我和你心連心共住地球村
為夢想千裏行相會在北京
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