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夢之隊2(1 / 2)

夢一結束,而美國男籃的征途還在繼續當鄭

夢二隊是為參加1994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舉行的世界籃球錦標賽選拔的。為了展示與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徹底不同的職業明星,球隊中的成員全部都是新麵孔。由於大多數是NBA的年輕球員,雖然他們對球迷的吸引力不如他們的前輩一些,不過“夢之隊”的統治力依然一如既往:喬丹口中最頭疼的對位選手防守專家杜馬斯、騎士神射普萊斯、內線狀元科爾曼、雨城王者坎普、鷹隊投手斯密蒂、太陽雷神馬爾利、米勒時刻創立人、太陽凱文市長、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最年輕的50大傳奇中鋒大鯊魚、單腎鐵男硬漢Zo和曆史上唯一關鍵時刻成功4分打(3+1,三分球進加罰)的紐約“大媽”拉裏。這個陣容在美利堅鄰國加拿大賽場足夠勁爆,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簾屆世錦賽冠軍。

“夢三隊”是為參加在美國本土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1996年夏季奧運會組建的。雖然隊中的明星沒有夢一隊那麼耀眼,主要由於當年聲勢如日中的邁克爾·喬丹婉拒參賽。不過夢三隊網羅當時NBA聯盟其他正處顛峰之年的巨星,且陣中12人全為現役職業球星,包括五位MVP級的好手,陣容仍十分豪華:囊括當年NBA“三大中鋒””大夢“奧拉朱旺、”海軍上將“羅賓遜、”大鯊魚“奧尼爾,加上聯盟頂尖的最佳強力前鋒”郵差“馬龍和“空中飛豬”巴克利,禁區人手、戰

力比起1992年代表隊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皮蓬喬丹接班人”的“紳士”希爾和“便士”哈達威、“蝙蝠俠野牛“皮蓬、”米老鼠“裏奇蒙德、米勒時刻創立人雷吉自己、搶斷助攻好手斯托克頓和當年NBA聯盟頂尖的最佳防守球員”手套“佩頓,本隊乃以防守見長;雖在平均得分、勝分方麵表現不及1992\/1994兩代表隊耀眼,但平均失分卻更創新低,因此贏下冠軍和金牌也顯得異常輕鬆。夢三與夢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一個鋒利的矛,一個卻是厚實的盾,讓世人見識美國男籃史上截然不同的統治力。

自1990年代後期起,越來越多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球員成為了NBA賽場上的巨星,這些國家本身的籃球也漸漸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加上98年男籃世錦賽因勞資停擺而斷弦,世紀之交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的夢四隊便自然擔負起了維護美國籃球尊嚴的任務。勞資談判達成後,這支球隊終於再次由NBA職業球員組成並繼承了1996年“夢三隊”的衣缽。雖然其中有一位MVP級別的選手“狼王”加內特,也有數名人氣爆棚的超級巨星如“三雙王”基德、“最強扣將”卡特、“三分神君”阿倫、“投籃模板”休斯頓、“胯下鼻祖”甲殼蟲,且還影鐵漢”莫寧、“彈簧謀麥克戴斯和“手套”佩頓這樣攻防俱佳的好手,但相較之下不少球員仍隻能算是二流選手難以抗衡全球。

參加1998年在希臘雅典的世界籃球錦標賽的美國男籃並不能算作是一支夢之隊(有人謂之“不三不四”,不是所謂的“夢三隊”或“夢四隊”),因為其中沒有一名NBA現役球員。由於當時球員和球隊因為高價合同勞資糾紛引發了罷工,NBA球員沒有一個能被準許參加比賽。因此這支不被看好的隊伍中,球員大多是來自聯盟大陸籃球協會(Continent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CBA)的選手和在校大學生(刷新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大學生班底的記錄),而他們依舊努力拚搏最終獲得了銅牌,就球員的實力而言取得這樣的成績已屬不易且值得銘記。而夢四卻讓世人見識了美國男籃的後續力量,就算沒有NBA球員參加,依然不能影響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