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家家有汽車(1 / 3)

第二十二章 家家有汽車

在歐洲平均每100人有30輛小汽車,在芬蘭平均每100人則有38輛小汽車。全國共有小汽車194萬輛,私人小汽車又占各種小汽車的五分之四以上,每個家庭至少有一輛小汽車。

對於人均年收入12萬到14萬芬蘭馬克的芬蘭人來說,購買私人小汽車是解決住房之後的最大需求。因此,車行在這個國家十分普遍,買車非常方便,而且銷售的各種小汽車絕大部分是進口車。從昂貴的240萬馬克一輛的意大利法拉利牌賽車到最便宜的3萬多馬克一輛的俄羅斯拉達牌小汽車都能買到,但最受歡迎的還是日本豐田牌和尼桑牌小汽車。這類中低檔家庭用汽車不僅耐用,而且價格便宜,花10萬馬克就可以買到一輛新車。更重要的是這兩種車在芬蘭已銷售了30多年,建立了一整套銷售服務網,其出色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任,每年各能賣出20多萬輛,名列前茅。其次,德國產Opel牌和美國產福特牌小汽車也受到顧客青睞。此外,還從法國、英國、西班牙、瑞典和韓國進口小汽車。相比之下,芬蘭本國生產的小汽車數量很少,僅有十幾萬輛,占全部小汽車的6%左右。

過去,人們通常願意通過貸款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小汽車,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傾向於攢夠了錢一次付款買車,而且舊車交易比新車的生意更紅火。全國每年銷售新車6萬多輛,而賣出的舊車是其三倍。每輛小汽車的平均壽命一般為15年,在此期間大約都要三次易主。舊車的價格差異很大,根據車型、行程、使用年頭和外觀來確定。舊車的平均售價為5萬馬克,最便宜的不到一萬馬克,甚至花一千馬克就能買到一輛俄羅斯拉達牌舊車。對經濟上不富裕的人來說,買舊車乃是一種最佳選擇。就連靠課餘打工掙錢的學生也能在三五年之內攢足錢買輛挺不錯的舊車。因此,小汽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

在高消費和法製健全的芬蘭,買到車不等於就能開車。每升汽油標價約合一美元,幾乎是每開一公裏車就花掉一馬克,若每年行車一萬公裏,就要備足上萬馬克的汽油費。此外,車主每年必須繳納2000馬克左右的強迫性汽車交通保險費,還有一種自願支付的汽車雙保險費,每年約為3000馬克。有了這兩種保險,不論在什麼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均負責對當事人雙方進行賠償。不過,第二年的保險費也相應上漲。

對沒有駕駛執照的車主,不論是否會開車,都必須進汽車學校接受培訓。累計學滿20小時的理論課和20小時的實踐課後,還要通過理論和路考兩道關。過不了關者增加學時,直到考試通過才能得到一張臨時駕駛執照。根據芬蘭冬季漫長、冰天雪地的特點,要拿到永久性駕駛執照還必須在冰上進行冬季開車訓練,並在冬季通過實地路考才行。全部學車費用一般在8000到10000馬克,年紀稍大或反應較慢的人學費更高。

有了駕駛執照,雖然可以開車上路了,但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芬蘭的公路管理非常現代化,早在20多年前,國家公路管理局就建立起全國性的公路管理數據庫,成為世界上最早應用計算機進行公路現代化管理的國家之一,目前采用的計算機交通監控自動管理係統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在全國的公路網上共建有170個交通監測站,通過埋在路麵下的傳感器不間斷自動記錄下公路上過往車輛的數量、車型、車速、車距、行駛方向和分道情況,有的監測點還能測出汽車載重量和自重量等數據。這些數據被存儲在計算機裏,如果某段道路發生事故或出現堵塞現象,監控中心的值班人員立即通知交通警車趕到現場處理,並通過計算機網絡和廣播電台疏導車輛從其他道路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