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巧奪天工的物景 第一章 神奇的冰雪工程
1986年,阿莫柯公司隻花7個星期,就建成世界罕見的巨大石油鑽探台,名為火星一號。全部工程都在美國阿拉斯加北岸外冰封的冰福海上完成。阿甘柯公司常以這項建設為榮,因為建造成本隻等於一般鑽油台的1/3。新技術可能使風險極高的采油行業增加利潤可觀的生意,在阿拉斯加勘探石油公司紛紛采用。建築這種鑽油台不用造船廠,也不必花錢買建築材料,隻消就地取材,材料用之不竭,因為火星一號與一般鑽油台不同,不是用鋼而是用冰建造的。
冰雪工程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工程師當時計劃用冰來建造一艘航空母艦。實驗證明,冰中添加鋸屑之類的混合物,可提高強度。大戰期間並沒有飛機真的在冰艦上降落過,戰後,在1952~1953年間的冬天,倒有飛機降落美國海軍建在阿拉斯加海岸外的冰跑道上。
這條跑道位於阿拉斯加巴羅岬外海麵上的一片天然冰上。工程人員築起堤壩,在長3000尺、寬150尺的冰麵上貯滿海水,製成16尺厚的巨型冰板。雖然飛機在跑道升降了90幾次,但是試驗還不算完全成功,因為製冰的工藝不夠完善,冰塊中留有水泡,減低了跑道的強度。
到1979年,製冰技術有了進步,阿拉斯加的石油勘探人員建成了長9裏的海上公路。工程證明,冰裏加入木"筋"後,更為堅固,原理正如混凝土中加鋼筋。此外,把碎冰和玻璃纖維混合起來,可以製造出一種"冰的混凝土"。
阿莫柯公司的工程發明了新的帽冰法來建造火星一號。他們用水炮把海水射到空中,由於氣溫在冰點以下,小水珠還未落到海麵已凝結成小冰粒,冰粒在本身的重量下壓縮,變得堅硬可塑。用這種方法製成的冰稱為噴霧冰。
工程師從冰封的海麵下抽取了2.65億加侖海水,用四門水炮噴到空中,結成的冰粒落在天然的冰層上,冰層不斷增厚。由於重量增加,原有的冰層最後沉到海麵下25尺的海床上。製成的冰台直徑950尺,厚50尺,一半浸在水中,另一半露出水麵。
平台建成後,在上麵設置了鑽機和可容納40名工人的住所。在隨後的7個星期中,勘探隊鑽了一些深達8300尺的探井,然後把井口封好。春天解冰期臨近,勘探隊撤離"冰島",冰台不久逐漸融化,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種冰台目前隻在冬天使用,而且氣溫必須低於華氏16度,否則小水珠結不成冰,落下時還是雪水,成不了冰台。如果冬天姍姍來遲,就會延誤工程,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未來的冰台或許禁得起夏日的高溫。科學家已發現一種細菌,名為丁香假單胞菌,能夠提高水的冰點。噴霧時在水中添加少許粉末狀的丁香假單胞菌,可以在較高的溫度下結冰。有一些滑雪勝地曾經利用這種細菌來進行製雪,效果相當理想。
此外,通過實驗還製出了耐火冰。對冰施加壓力,部分冰會融化,未融化的則凝成堅硬的冰團,重複加壓幾次,可製出名為幾號冰的物質,要用噴燈才能將其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