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天地初成之時,鴻蒙聖人持造化玉碟執掌天道,天道有常,萬物生長。世間萬物分先天與後天,先天靈物、魔神者天生地長,得天地之造化,生來有大法力加身,長生不死逍遙物外;後天者如人、畜、花草、魚蟲等凡物之屬,壽數短暫,長則數十載,短則朝生夕死。世間有人族、巫族、妖族、魔族共生,除卻人族外,其他三族皆為先天之屬,人族體弱,壽數短暫,全賴多子能生苟延殘喘,延續繁衍。

巫族有位上古先天大巫,名為盤古,法力高絕、身體強悍,亮出法身有萬仞高,實有毀天滅地之能。盤古心高氣傲欲與鴻蒙聖人一爭高下,兩人大戰與九重霄外。雙方大戰數十載,盤古不敵鴻蒙聖人,敗亡之時心有不甘,燃燒全身法力化作開天巨斧,斧劈造化玉碟。造化玉碟破碎化為碎片,共有五十之數,鴻蒙聖人隻收回了七七四十九片,有一片不知去向。

天道本有常,造化玉碟破碎後天機混亂,世間洪水泛濫、萬物凋敝、生靈塗炭,先天靈物、魔神和上古大神通者更在重劫之中,十不存一,史稱造化大劫。自此人族大興,而妖、魔、巫族等皆遁逃於世外,銷聲匿跡。鴻蒙聖人以身合道,以自身法力補全造化玉碟,世間這才恢複清平,萬物複得生長繁衍。隨著上古大神通者皆敗亡於造化大劫之中,更在世間留下無數不可知的秘境,其中靈泉、法寶、靈藥、靈氣自有之,靈機興盛可為成道之基,以待有緣人。

造化大劫之後,天下分位九州,冀州、雍州、兗州、中州是為中原;大荒、興安是為北地;中原以西有二州,為連山、涼州;南離位於中原以南。連山最西邊是為天下之西極,有座高山高過萬仞,有擎天一柱之稱,名為不周山。不周山接天徹地,山頂終年白雪皚皚,主峰迦難峰峰頂有一吞天大洞接引天河之水,天河之水自山腹中流出,發源一條大江,是為天塹,景色甚為神異玄奇。天塹自連山發源,流經雍州、中州流入東海,將南離與中原隔開。又有一水自涼州北部荒原深處一處深不見底、方可百裏的大洞中湧出,是為幽溟。幽溟自涼州起,流經冀州、兗州、興安,流入北海。北海之上是無盡的冰原,有異獸和海妖藏匿其中。南離極南之地有南海,海上多有島嶼,據說隱藏著無數劫後餘生的大神通者。連山與涼州交界之地有萬裏的黃沙,無邊無際的沙海中時有鬼怪出沒。涼州北部接近大荒處,幽溟發源之地更有十萬大山將巨洞環繞其中,妖族逃遁藏匿於此。

鴻蒙聖人座下有兩個人族小童,負責給鴻蒙聖人掃撒庭院、端茶倒水,一名李耳,一名迦葉。二人得鴻蒙祖師教育,耳濡目染之間習得無上真法,鴻蒙聖人以身合道神魂消散於世間後,兩小童各自修煉。道德天尊李耳修太上忘情,在原鴻蒙祖師道場九重霄外離恨天秘境開山立派,是為道法玄門。普渡天尊迦葉修普度眾生,在西極之地迦難峰秘境極樂天開山立派,是為佛門。有四人於離恨天道祖李耳座下聽講,得真傳,各自於世間開山立派,為道法玄門開枝散葉。一為太上道君張道陵,於中原雍州浩渺龍澤之上太玄太清福地開八景宮;二為上清道君尚道奇,於中原兗州與冀州交界處上古仙山玉皇頂元聖紫霄福地開紫霄宮;三為玉虛道君葛道玄,於中州斷塵崖頂靈寶秘境開玉虛宮;四為玉清元君吳道真,於中州以南天塹以北琅嬛福地開玉清宮,玉清元君是位女冠。迦葉門下真傳弟子記有兩人,一號菩提祖師,於連山西方迦難峰下西方佛國懸空山上開大雷音寺寺接引有緣人;一號慈航尊者,於南海珞珈島上普陀山下設觀音禪院,珞珈島上遍植紫竹,常年風和日麗,是為海上佛國。

魔族在造化大劫之後遁入大荒深處,不知所蹤,隻有一兩人現身與大荒之中。一為元始天魔,於大荒之北北海以南天分山上立下大衍魔宗,更以法力染化萬裏魔境,期間生靈與魔氣交感狂暴異常,更時有魔頭來食人,可畏可怖。二為無極魔君,於北海之上幽溟歸處立下幽溟府,神秘不可知。

後經數千載滄海變桑田,世間多有大氣運加身者,得上天眷顧,於無數上古秘境中尋得道統傳承,也各自成道。涼州大漠邊祁連山上有魔門血神宗;興安與兗州交界,幽溟之畔有蒼梧山;冀州有岐黃宗;兗州有還真觀。名門大派隻這幾家,其餘小派不計其數,雖不及這幾家根深蒂固,也自有妙法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