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止血

出血根據損傷的部位和程度可分為流出、噴出、滲出。止血時要根據血管的部位和動、靜脈來選用止血方法。

1、加壓包紮法:用柔軟潔淨的毛巾或布,緊急中還可以用衣服、樹皮等,用力按壓在出血部位上,然後在傷口上用手絹或布折疊成方形或長方形加壓包紮。此法多用於毛細血管、靜脈和四肢小動脈血管損傷出血,也是最常用的緊急止血法。

2、手壓止血法:緊急情況下,用手指、手掌或拳頭壓迫創口或壓迫創口最近的動脈分支,以阻斷血流,達到暫時止血的目的。

3、加墊屈肢止血法:在腋窩、肘關節、國窩部、大腿根部加墊屈肢,再用繃帶角巾綁緊固定肢體於屈曲位,控製關節遠端血流,以達到止血目的,此法用於四肢遠端大出血,尤其是四肢遠端斷離或動脈出血。但合並骨折時不宜使用此法。

4、止血帶法:止血帶通常使用橡皮條、三角巾、毛巾,緊急情況下可用繩子等,一般用於四肢大動脈出血。但應注意以下幾點:

·紮止血帶的部位要在創口上方,盡量靠近創口,最好不要與出血麵接觸

·紮止血帶的部位,必須先襯墊紗布、繃帶或布塊,或可以紮在衣服外麵,這樣可以避免損傷皮下神經。

·紮止血帶時鬆緊要適宜,太緊易損傷神經,太鬆不能達到止血目的。

·紮止血帶的時間要認真記錄,每隔半小時或1小時(溫度低時)應放鬆約1-2分鍾。因為綁紮時間過長可能引起肢端缺血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