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外傷應急處理
第7章 創傷
創傷是指皮膚、肌肉或骨骼組織受到外力打擊而導致的疼痛、出血(包括外出血和內出血)、皮膚破損、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創傷又稱為開放性損傷。創傷包括切割傷、刺傷、擦傷、紮傷、裂傷、穿透傷、撕脫傷等,
創傷的傷口處理應根據創傷部位、大小和深淺而定。小的淺表創傷可用雙氧水或新潔爾滅衝洗後,外塗紅汞,或外貼"創可貼"即可。較大傷口要用無菌敷料包紮。但較大且較深的創傷應結紮或壓迫止血,用幹淨布簡單包紮後,速去醫院進行清創處理。如在野外遇到創傷,可用清水或白酒、鹽水清洗傷口,然後做結紮或壓迫止血等臨時處理。
根據傷情輕重選用複方新諾明、青黴素、頭孢菌素等。創傷應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嚴重創傷並有大出血伴休克者應進行抗休克治療。
實用家庭療法:割傷及擦傷的13種緩解疼痛的方法
生活裏到處都有這類不愉快的小插曲。削小黃瓜時,不小心削到手指;你的狗對你太親熱,不小心抓傷你的手臂;你修理家中器具時,螺絲起子未握緊,不小心轉到自己的手。你可用廚房裏或醫療箱裏的物品,在家中自行處理這些割傷及擦傷。以下提供你所需的急救常識。
●止血。最快的止血方式是直接施壓。在傷口處放一塊清潔、吸水的布--繃帶或毛巾,以手壓緊。如果找不到布,可以用手指取代。通常會在一、二分鍾內止血。假使直接施壓法無法止血,可將受傷的手提高超過心髒的位置,以減低傷口處的血壓。繼續施壓一陣子,應可遏阻流血。
●清潔傷口。這是為了防止感染,並降低傷口處的皮膚永遠變色的機會。以清水加肥皂或隻用清水衝洗,稀釋傷口處的細菌,並清除殘屑。同時,如果未將傷口上的沙石物去除,它們可能在皮下殘留色素,使皮膚像刺青一樣。輕輕地清潔傷口,一天二次。
●用彈性繃帶綁住。止血後,或血流較慢後,用布或彈性繃帶將傷口綁住,以對傷口施壓,但勿阻礙血液循環。如果傷口發生在手臂或腿,你可捏手指甲或腳指甲,以檢查血液循環是否無疑。當你捏下時,指甲會變白,當你鬆開後,指甲應恢複血色。必要時,可將繃帶調鬆一些。
●壓住加壓止血點。如果傷口血流不止,需要立即就醫。但在你抵達醫院前,在傷口及心髒之間找到離傷口最近的加壓止血點,壓住。加壓止血點即是可測量脈搏的部位:手腕內側、上臂內側到腋窩的半途中、鼠蹊部(腿與軀幹交接處)。將動脈壓向骨頭。血流停止後,鬆手一分鍾左右。如果又開始流血,再重新壓住止血點。
●勿使用止血帶。割傷及擦傷的急救方法很多。但止血帶的方法太極端也很危險。一旦你使用止血帶,你可能因阻斷血液循環而喪失受傷的手或腳。
●塗抗生素軟膏。抗菌軟膏的產品效果都很好,使用含三倍抗生素軟膏及正確繃帶的人,其複原速率較其他人快30%,但需小心那些含新黴素或含許多防腐劑的軟膏。它們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如果你對某種軟膏有過敏反應,你的擦傷處將發紅、發癢,且可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