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附錄:災害365天(3 / 3)

24日(1878),英國護衛艦"尤裏狄斯"號翻船沉沒,死亡398人。

24日(1974),巴西圖巴朗市遭洪災,至少有2000人喪生。

24日(1988),中國上海匡巷站311次列車和208次列車正麵相撞,死亡29人。

25日(1669),意大利埃特納火山噴發,死亡20000人。

25日(1911),美國紐約市一服裝廠失火,死亡145人。

25日(1913),美國俄亥俄、印第安納、伊利諾伊等州洪水泛濫,500人在大水中喪生。

26日(1812),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市地震,死亡20000人。

26日(1988),巴基斯坦巴爾蒂斯坦縣一村莊發生雪崩,死50多人。

27日(1890),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遭龍卷風襲擊,死亡106人。

27日(1953),美國俄亥俄州康諾特火車相撞,死亡21人。

27日(1964),美國阿拉斯加州地震,死亡118人。

28日(1920),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遭龍卷風襲擊死亡220人;美國印第安那--俄亥俄州遭龍卷風襲擊,死亡71人。

28日(1964),阿拉斯加8.3級地震引起海嘯,使131人喪生。

29日(1982),中美洲喬納爾火車突然爆,炸死亡100多人。

30日(1828),秘魯利馬7.2級地震引起海嘯,死30人。

30日(1899),英國"斯特拉"號船沉沒,造成100人遇難。

30日(1872),南非波特希特斯勒斯火車出軌,死亡38人。

31日(1931),尼加拉瓜馬那瓜5.6級地震,死亡2450人。

四月

1日(1793),日本雲仙火山爆發,死亡53000人。

1日(1873),英國"大西洋"號輪船沉沒,死亡560人。

1日(1946),美國夏威夷希洛市遭40英尺高的海嘯衝擊,179人遇難。

2日(1936),美國佐治亞洲的德勒和蓋恩斯維爾分別遭龍卷風襲擊,421人喪生。

2日(1972),孟加拉國納斯拉巴德遭龍卷風襲擊,死亡200多人。

3日(1881),土耳其塞歐島地震,死亡約5000至7000人。

3日(1884),"丹尼爾·斯坦曼恩"號客輪在桑波羅島遇難,124人喪生。

3日(1905),美國伊利諾伊州濟格勒煤礦爆炸,死亡46人。

3日(1918),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醫院失火,死亡38人。

3日(1974),美國俄亥俄州塞尼亞鎮遭龍卷風襲擊,死亡300多人。

4日(1905),印度康坎格拉地震,死亡20000多人。

4日(1953),土耳其"丹盧皮納爾"號潛艇被"納博蘭德"號貨船撞沉,艇上81人全部遇難。

5日(1815),鬆巴哇島通勃洛火山爆發,該島12000多居民中隻有26人幸免於難。據估計,這次噴發導致該島附近島嶼上3700多居民死於饑餓。

5日(1850),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大火,死亡30人。

5日(1949),美國伊利諾伊利聖安東尼醫院大火燒死77人。

5日(1988),中國甘肅西和縣太石河鄉崖灣石弟礦塌方,死15人。

6日(1958),日本知床半島台風,死亡90人。

7日(1989),前蘇聯一艘核潛艇在挪威海域失火後沉沒,42名官兵葬身海底。

8日(1911),美國亞拉巴馬州利特爾頓煤礦爆炸,128人喪生。

8日(1954),加拿大航空公司客機失事,死亡37人。

8日(1961),英國"達拉"號客輪起火沉沒,死亡236人。

8日(1987),南亞地區合作聯盟討論會報告:南亞每年有2萬多人死於狂犬病,其中印度約20000多人,尼泊爾150人,斯裏蘭卡50~60人,不丹30~40人。

9日(1868),美國"海島"號輪船失火,約68-103名乘客喪命。

9日(1987),中國浙江景寧縣一客車超速轉彎墜入水中,死34人。

10日(1963),美國"思雷舍"號潛艇沉沒,129人全部喪生。

10日(1968),"沃漢"號輪船在新西蘭沿海觸礁沉沒,死亡50多人。

10日(1972),伊朗吉爾穀地震,死亡5044人。

11日(1008),伊拉克納瓦爾地震,死16000多人。

11日(1952),泛美航空公司一架飛機墜海,52人遇難。

11日(1965),美國中西部遭龍卷風襲擊,死亡401人。

12日(1908),美國馬薩諸塞州切爾西市大火,10多人喪生。

12日(1921),中國寧夏固原6.5級地震死亡約10000人。

12日(1927),龍卷風襲擊美國羅克林普林斯,造成約200人死亡。

12日(1945),美國俄克拉何馬、阿肯色、密蘇裏等州遭龍卷風襲擊,共死亡112人。

13日(缺)

14日(1912),英國豪華巨輪"秦坦"號與冰山相撞沉沒,1502人遇難。

14日(1944),為盟軍運輸彈藥的"福特·斯迪坎"號貨輪在印度孟買港發生大爆炸,造成1376人死亡。

15日(1872),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島遭颶風襲擊,死亡200多人。

16日(1934),日本長崎市遭大火,死亡2000多人。

16-18日(1947),美國得克薩斯城輪船爆炸,死亡552人。

16日(1951),美國"阿福雷"號潛艇在英吉利海峽失蹤,75人遇難。

17-18日(1956),日本東北關東大風雨,死亡100人。

18日(1880),美國密蘇裏州馬什菲爾德遭龍卷風襲擊,死亡101人。

18日(1902),危地馬拉大地震,死亡12200人。

18日(1902),危地馬拉塔科那火山爆發,死亡約1000人。

19日(1940),美國紐約萊克肖爾鐵路公司火車超速出軌,30名乘客喪生。

19-20日(1989),中國四川瀘州、自貢遭風雹襲擊,死亡259人。

20日(1912),美國密西西比河洪水泛濫,死亡250人。

20日(1986),孟加拉灣客船因暴風沉沒,死1200人。

21日(1853),伊朗設拉子地震,死亡14000多人。

21日(1939),美國俄亥俄州監獄起火,322名囚犯喪生。

22日(缺)

23日(1940),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家夜總會失火,死198人。

24日(1771),日本八重山7.4級地震,死亡11861人。

25日(1843),日本厚度海嘯,死亡45人。

26日(1812),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城震塌,12000多人被壓死。

26-27日(1865),美國"沙爾塔那"號船失火,死亡1547人。

26日(1946),美國伊利諾伊州內帕維爾兩火車相撞,死42人。

26日(1952),美國航空母艦"黃蜂"號撞毀驅逐艦"霍布森"號,死亡175人。

26日(1986),前蘇聯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嚴重泄漏,直接死亡31人,另據專家估計,到2006年死亡人數將達75000多人。

26日(1989),孟加拉國中部遭颶風襲擊,死亡約1000人。

27日(1718),聖文森特島蘇弗裏埃爾火山爆發,死1000多人。

27日(1917),美國科羅拉多州黑斯廷斯煤礦瓦斯爆炸,死亡121人。

27日(1989),中國湖南沮羅市遭龍卷風襲擊,死亡15人。

28日(1903),土耳其馬拉茲蓋特6.3級地震,死亡2200多人。

28日(1914),美國西弗吉尼亞新河煤礦爆炸,死亡187人。

28日(1924),美國西弗吉尼亞本伍德煤礦爆炸,死亡119人。

29日(1855),土耳其布爾薩6.7級地震,死亡1300多人。

29日(1903),加拿大艾伯塔省特特爾山山崩,70名村民遇難。

29-30日(1924),龍卷風襲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和南部使115人喪生。

30日(1979),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的默拉及火山爆發,死60人。

五月

1日(1900),美國猶他州斯科菲爾德煤礦爆炸,死亡200人。

1日(1929),伊朗科佩特7.2級地震,死5802人。

2日(缺)

3日(1305),中國山西懷仁大同6.5級地震,壓死約2000人。

3日(1851),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大火,死亡30人。

3日(1968),布蘭尼夫國際航空公司一架厄勒克特拉班機失事,機上88人全部遇難。

3日(1972),墨西哥的墨西哥城遭洪水,死亡37人。

4日(1897),巴黎義賣市場大火,燒死150名婦女。

4日(1963),埃及馬格格渡船超載沉沒,185人喪生。

5日(1910),美國斯亞拉巴馬州一礦井爆炸,死亡83人。

5日(1930),緬旬7.3級地震,死亡6000多人。

5日(1972),意大利艾利大利亞航空公司一客機墜毀,機上11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喪生。

6日(1853),美國南諾沃克一列火車墜河,死亡46人。

6日(1837),德國巨型飛艇"興登堡"號在美國新澤西州上空失火爆炸,3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死於火中。

6日(1987),中國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場大火,191人喪生。

7日(1840),美國密西西比州馬特徹茨遭龍卷風襲擊使500人喪生。

7日(1842),多米尼加聖地亞哥地震,死亡4500人。

8日(1902),南美洲馬提尼克島培雷火山爆發使約3000~36000人喪生。

8日(1987),中國江蘇130號客輪被一拖輪在南通港附近撞沉,死105人,失蹤6人。

9日(1927),美國阿肯色州派恩布拉夫遭龍卷風襲擊,死亡92人。

9日(1989),中國江西省遭暴風風雹襲擊,死亡34人。

10日(1892),美國華盛頓州羅斯林礦井爆炸,死亡45人。

11日(1870),墨西哥奧哈卡市地震,100多人被壓死。

11日(1953),美國得克薩斯州韋科市遭龍卷風襲擊,死亡114人。

11日(1971),中國雲南永善7.1級地震,死1641人。

11日(1972),英國兩艘貨船在離烏拉圭蒙特多7英裏處的普拉特河狹窄的河道中相撞爆炸,兩艘船均被炸毀,死亡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