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書房記(1 / 2)

鄱陽書房記

}h2}鄱陽書房記

}pc}陳世旭

鄱陽湖是我的第二故鄉。

我的青春——人生最寶貴的年華,是屬於它的。在鄱陽湖口的一個小沙洲上,我曾經生活了將近十年。我在這裏播種希望,流了汗,還有血。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可怖的風暴和洪水,同時也用暖人的陽光和鼓動帆的風,粗暴而又溫柔、無情而又寬厚地鑄造了我的生命之舟。在那之後,我的關於歡樂與痛苦的最深切的經驗,我的最熱烈與最陰沉的情感,乃至我創作靈感的源泉、我的審美理想以及藝術追求的激情和情致,都是同它聯係在一起的。

清晨,風在水上滑行,湖邊的泊船輕輕地搖動,偶爾撞出親昵的響聲。一隻水鳥在桅杆頂上打了個趔趄,翅膀散開來,拍了幾下,終於站穩。然後,就神氣活現地站在那裏,不時勾下頭,啄一啄羽毛。

大白天,天和水在很遠的地方連接起來。天上一絲雲也沒有,水被天照出一片白亮,刺得眼睛生痛。不時有冒著濃煙的拖船拽著的駁船,和綴滿了補丁的絳紅色或土黃色的帆從那白亮上劃過。

薄暮時分,最遠的天邊,橫著條狀的金色雲霓。巨大渾圓的太陽,在那條雲霓上麵若有所思地注視著將要進入黑夜的世界。一行雁筆直地向上揚著,在它麵前緩緩移過。一片帆長久地在太陽的圓心處停著,凝然不動。淡淡的紫色的暮靄彌漫過來,把湖罩在一片柔和、明亮的光暈裏。

到了夜晚,霧氣一團一團在黑暗深處浮起,湖上的航標燈飄忽不定、時隱時現。然後,遠處越來越清晰地現出一些起伏不定的輪廓,那是對岸的山巒。漸漸地,山巒上的光亮越來越廣大,似乎有個人高挑著一盞雪亮的燈,正從容不迫地在山的那一麵攀上來。那盞燈終於一點一點地從山脊露出,漫無邊際地照亮了幽藍的夜空。這是月亮。所有的星星都隱沒了,而在默然裏湧流的湖粼粼地閃起光來。湖邊的蓼草靜靜地擺動,偶爾響起魚躍的聲音。幾隻水鳥被驚起,拍著翅膀從草尖上掠過,又消失在另一片草叢中間。

然後,我與鄱陽湖一起,經曆了巨大的曆史演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社會獲得重生的機遇,也讓我有可能走上寫作之路。

而鄱陽湖的演變,則是整個社會演變的一個縮影。

鄱陽湖因鄱陽縣得名。作為江西第一大縣,建縣兩千多年間,曾經水運興旺,商賈如流,檣帆林立。至近代,隨著立體交通的逐漸普及,一度失去原有的繁榮。而如今,生態正成為鄱陽縣的最大優勢:湖泊數量和麵積位列全國前茅,是中國湖泊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湖生態堪稱全球之冠,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和天鵝棲息地,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濕地。在生態文明時代,鄱陽縣依托其所轄之千湖,以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為目標,正有聲有色、多姿多彩地日益發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