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世界僅有的佛指舍利出土(1 / 1)

第三卷 禮儀·風俗·宗教 第七十六章 世界僅有的佛指舍利出土

陝西省考古工作者繼發掘秦兵馬俑後,又在發掘清理法門寺塔基下的地宮時首次發現佛教極為珍貴的聖物佛指舍利,以及唐代皇帝贈賞的金銀器、絲織品、瓷器等大批珍貴文物。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9公裏的法門鄉,在西安西部100公裏處。法門寺塔始建於東漢,原為四層木塔,明代隆慶年間毀於關中大地震,明萬曆七年起重建為49米的磚塔,是唐、宋時的宮廷寺廟。

法門寺磚塔西半部於1981年8月24日倒塌,為了重修佛塔,1985年起,又拆掉了搖搖欲墜的殘存東半部,1987年3月間清理塔基時發現了地宮天井,4月起在地宮內陸續出土了一批稀世珍寶。

特別具有重大意義的是,在地宮的前中後三室及後室下小龕中,發現保存完好的四枚佛指舍利,經與在甬道中發現的碑石誌文和有關文獻勘驗,確係唐代皇帝多次迎送的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據現在所知,這是世界上僅有的佛指舍利。

史籍記載,法門寺分得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手指骨,置於專門修建的塔中,故名"真身寶塔"。佛骨是佛教極赤珍貴的聖物,唐時每隔30年開"真身寶塔"一次,由皇帝率眾臣迎佛骨至長安供奉,送還法門寺時,皇室朝廷都要贈賞一批珍貴的器物,地宮甬道中出土的一塊《物帳》碑石,詳細地記載了唐代幾個皇帝贈物的名稱和數量。據初步統計,31.48平方米的地宮內共出土金銀器121個,玻璃器17件,珠寶、玉器約400件、顆,瓷器16件,石器12件,漆木器及雜器19件鐵器16件,還有大量的絲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