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決定闖蕩
看了半天,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以前看到的《道德經》隻有四分之一,同時也驚呆了。原來這《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叫練神經,下卷叫練力經,段譽以前看到的《道德經》隻是上卷的簡化版,內容隻有這卷的一半左右。
同時段譽知道,這《道德經》的上卷叫練神經,並不止是以前知道的那樣是提高個人思想境界這麼簡單,那簡化了的基本功能。其真正的作用是按照上麵說的去修練能提高人的神魂,至於什麼是神魂,段譽不知道,但《道德經》介紹,神魂練到後麵可以離開自已身體,到很遠的地方去,甚至能控製物品,不知道跟傳言中的鬼魂有什麼不同。
《道德經》的下卷叫練力經,按上麵練習,能產生法力。法力,段譽呆住了,這不是跟傳說中的神仙所擁有的法力嗎?難道真有神仙?跟自己練的內力有什麼不同?
段譽心中很興奮,難道神仙真的存在?難道練習這《道德經》就能成仙?想想段譽就激動。他強壓著興奮,來到石床上,照著《道德經》下卷就練習起來。這《道德經》上麵的練習之法還帶有圖像,段譽先是參悟了三天,然後開始練習。
……
一個月過去了,這一個月段譽除了到海邊抓魚烤來吃就是練習。他發現丹田處原來練習內功產生的一絲近乎透明的氣團居然變大了很多,而且變成淡紫色,暖暖的,全身舒服無比。
他償試著運用這紫色氣團施展六脈神劍向著一塊礁石劈去,以往要用時間準備的六脈神劍,這次居然不用任何準備,隨手就能發出,並且之水桶大小的礁石應聲被劈開出一大塊,讓段譽興奮不己,他感到自己的功力比以前強了一倍有餘。如果這時候回到中原武林,自己一定是武林至尊。
償到甜頭的段譽停不下來了,他更努力的修練了,並且還同時修練《道德經》上卷,既然下卷這麼厲害,那麼上卷估計也不差,他可沒想到浪費。
又過了三個月,段譽一招六脈神劍就能把水桶粗的石劈成碎塊,他把以前好不容易劈出的那個狗洞劈成一個門,以後再也不用鑽狗洞了。並且他發現以前下海邊沙難抓魚要順著崖石連續施展十幾次輕功才能下到海邊,但現隻要兩次就行了。
更讓他開心的是,他以前運起內功,能聽到二十米左右的人小聲說話,現在估計五十米都沒問題,這應該是練了《道德經》上卷的功勞。
他估計,這時候回到雁門關的那個石洞,他一定能把血蜘蛛殺死。但他沒想到這麼快回去,這個地方一切太奇怪,他想好好在這地方修練,等修練有成再出去探尋找一下這地方的秘密,如果真成仙,就能以仙人的身份回到中原,回到大理,那是何等快事?
就這樣,段譽又沉入修練之中。
半年後的一天,段譽坐在石室的石凳上,看著石桌上的一堆物品。原來這天修練完畢,他無事就拿出從那地上的撿到的小袋子來看,他現在知道《道德經》這麼神奇,這裏的其它東西也都不簡單,特別是這個袋子,他真想看一下裏麵有什麼好東西。
不知不覺他的心都飛到袋子裏麵,他的大腦意識都想著進入袋子裏,誰知神奇的事發生了,他居然看到一個大小約三尺方圓的空間,空間裏放著各種各親的物品,有衣服、有藥材、有小船形狀的物品、有玉石做成的玉片……還有一些他看都沒看過的東西。
他戳了一下眼睛,睛前什麼東西都沒有,他失望了,這是幻想,可能是他太想了解袋子裏麵的東西,所以產生了幻想。
不對,我剛才看到的空間跟這石室不一樣,也沒這麼大!他再次模擬剛才的過程,當他集中注意力想要了解袋子裏麵的東西時,他居然再次見到剛才的東西。難道集中注意力就是《道德經》上卷所說的神識?他驚得合不上嘴。
然後他又集中注意力想著讓其中一件衣服飛出來時,這衣服真的飛出來了。他相信了,這就是所謂的神識,並且初步了解神識的用處。接著他把其它物品全都取了出來,就是桌子上的這堆東西。
他對衣服沒興趣,對“仙丹”不敢亂服用,對藥材不民懂,所以這堆東西他不知如何處理。但對那幾塊由玉石製成的玉片他倒時覺得奇怪,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呢?這不像是飾物,形狀沒有平時見到的玉佩好看,但品質卻更好,比他在皇宮的所有玉石都要好。他拿起來反複觀察,卻什麼也沒發發現,突然靈光一閃,他覺得這應該用法力或神識才能了解這玉片的情況。他便試著往玉片注入法力,卻什麼反應都沒有,反複試了三次,他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