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時疫(1 / 2)

可這樣一個天縱奇才的戰神,卻在一次不大的戰役中莫名其妙戰死於折柳穀,將星隕滅,薑家沒落。

想起薑堰之死,元皖依舊忍不住扼腕長歎。

他在燈下看著手裏的奏折。

起初,還是隨意閱覽一番,看到後麵,卻一下子看入了迷,他凝神靜氣,借著昏黃的燈光認真閱讀起來。

不過數千字的內容,他卻翻來覆去,仔仔細細看了兩個多時辰,反複推演琢磨,推敲這些政策的可行性。

簡直是天縱英才!

這樣精密周詳的措施,就連他這個老將都未必想的出來。

寧王,果然不愧是薑堰的兒子。

元皖無限感慨。

“我老了,天下還是交給年輕人吧!”

天蒙蒙亮時,他命令親兵取來他的印鑒,蘸了朱砂,在奏折上蓋上。

“把奏折送去給寧王。”

長安拿到奏折時,一臉的不敢置信,她對著奏折上蓋的官印左瞧右看,直至確認真實無誤,還是有種不真實感。

昨天還那樣頑固不化,死都不同意招安的人,怎麼過了一夜,就完全變了態度?

真是不可思議!

“鎮南侯府世代鎮守閩州,元皖二十不到就跟隨鎮南侯離京來到閩州,在這裏生活了三十年,對這塊土地感情深厚,閩州就如同他的第二故鄉。何況,再怎麼說,元皖也是一方名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又怎麼忍心看到閩州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景象?之前梗著脖子不同意招安,隻不過是過不了心裏那道坎,等他想通了,自然就會點頭。”

薑孚琛把奏折交給身邊的親兵,吩咐八百裏加急,送至燕京,呈給永嘉帝禦覽。

武夷山義軍得知朝廷招安的消息,各個都歡騰雀躍,興奮不已。

他們揭竿起義,不是為了功名利祿,不過是為了掙一口飯吃,如今戰敗,本以為必死無疑,卻沒想到朝廷不僅赦免了他們,還為他們籌謀了生計,解決了溫飽問題,這簡直是皆大歡喜!

隻是,這樣歡快的氣氛並沒能持續多久。

連日的暴雨衝垮了堤壩,雨水溢出河床,大水帶著一些沒來得及掩埋的戰死士兵屍體衝到了山腳下的村莊。

屍體在高溫潮濕中腐爛發酵,毒素堆積,村子裏有亂跑的野狗啃食了屍體,很快就發病而死。

一個路過的村民撿到了野狗的屍體,帶回家剝皮抽筋,吃了一頓狗肉,結果一家都染上了疫病,不到一日,全家都口吐白沫而死。

這件事並未引起村民們的重視,隻簡單收斂了這家人的屍體,將人葬入墳墓就結束了。沒想到,當天夜裏,參與屍體收斂的村民也都染上了疫病,還未來得及醫治,就都當夜暴斃。

官府一開始還想瞞著,可這疫病卻比他們想象的更可怕。

疫病如洪水般迅速在閩州蔓延,不到三天的功夫,附近幾個村莊的人都染上了瘟疫,全部死光,就連閩州城內也出現了感染者。

百姓們都害怕瘟疫的厲害,想逃往別的州避難,卻因為混亂,把瘟疫傳播到了別的城池。很快,閩州臨近的揚州出現第一例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