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贏在那一會兒的堅持(2 / 3)

順境用來享受,逆境用來打磨自己。哪個更有用呢?都是一樣的,感謝你生命中的逆境吧,因為有了逆境,才有了你順境時候苦盡甘來的幸福。

贏在那一會兒的堅持

文|林玉椿

一日一錢,十日十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班固

吳鷹是UT斯達康的創始人之一,曾躋身胡潤中國百富榜第43名。在他還沒有創業的時候,曾經經曆過這麼一件事。

那年,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招聘助教,當時正在該校攻讀碩士學位的吳鷹與30多名各國留學生參加了應聘。就在考試的前幾天,留學生們打探到,這位教授曾在朝鮮戰場上做過中國人的俘虜。那幾位中國留學生紛紛“知難而退”,因為他們認為這位教授在麵試中國留學生時絕對不會有好臉色,與其自取其辱還不如自己放棄。

然而,吳鷹卻沒打算退出。一位中國留學生對他說:“你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又何必呢?”但吳鷹仍然堅持參加了最後的考試,考試結果出人意料,他竟然被錄取了!

吳鷹心中也充滿疑惑,便去詢問那位教授。那位教授這樣回答:“其實你在所有的應試者中並不是最優秀的,但你不像你那些中國同學,他們看起來好像很聰明,其實卻很愚蠢。你們是為我而工作,隻要當好助手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去理幾十年前的事呢?我很欣賞你知難而進和堅持到底的勇氣,因此我決定錄取你。”

有時候,成功就是贏在那一會兒的堅持。當別人都在議論紛紛,都在打起退堂鼓的時候,你是否會受到別人的影響,是否會跟著別人一起放棄?

這使我想起這麼一個寓言故事:一天,很多隻蝸牛在一棵樹下打賭,看誰能爬上樹頂。於是,比賽一開始,大家都奮力地往上爬。然而,由於樹太高,每爬一會兒就有一隻蝸牛放棄。放棄的蝸牛就在下麵議論起來:“這樹太高了,以我們的速度,根本就不可能爬到樹頂!”“是啊,不要再做這種傻事了!”聽到這些話,放棄的蝸牛就越來越多。到最後,隻剩下一隻蝸牛仍然堅持著往上爬,它絲毫不理會別人的嘲笑。最後,令人驚訝的是,它竟成了唯一爬上樹頂的蝸牛。大家感到不可思議,都想知道它是怎樣堅持下來的,沒想到,原來這隻蝸牛雙耳失聰,因此它根本聽不到其他蝸牛的抱怨和嘲諷。

堅持下來,既需要毅力,也需要自信,更需要定力。隻要自己認準了目標,隻要自己問心無愧,就不要去理會別人的議論與嘲諷。容易被別人的議論所左右的人是庸者,容易在別人的嘲諷中敗下陣去的,是懦夫。

當自己勇往直前時,在別人的議論和嘲諷聲中,不妨做個“聾子”,且自顧著前行吧。

堅持下來,你就是贏的那位。

原載於《中學生》

俞敏洪講過一個故事,他說登上金字塔的不光有雄鷹,還有蝸牛,你看堅持的力量多偉大。當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說不定,下一刻就有轉機。

後來居上

文|[英]彼得·霍姆?編譯|孫開元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

每個星期日的早上,當我們全家人走在通往聖彼得教堂的路上時,經常看到年齡各異的人們在大街上跑步。英國的多霧天氣給他們的跑步帶來了阻撓,但是我很欣賞這些晨練者的熱情。

不久前,倫敦舉行了一場馬拉鬆比賽,參賽者裏有一位名叫塞安·威廉姆斯的女士。我認識塞安,她在2001年參加過紐約馬拉鬆比賽,但是因為低鈉血症險些丟了命。

我在研究那些馬拉鬆冠軍的過人之處的過程中,偶然看到了一本書《後來居上》,是由一位名叫查理·斯佩丁的奧運會馬拉鬆比賽銅牌獲得者寫的。查理小時候的身體條件並不好,他上學第一次參加運動會跑步比賽時得了最後一名,但是他沒有就此放棄。查理後來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和他自己觀念的轉變密不可分。在這本書裏,他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曆程和奮鬥過程。

查理在書中說:“我相信,我的奧運會獎牌不是單由我的身體素質獲得的,而是憑借著我對於追求奧運會理想的熱情得來的。”

查理在賽場上經曆過無數次失敗,在一次失敗之後,他喝了幾杯酒。查理在微醉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認識到應該改變一下心態,尤其是他對自己所說的那些語言。查理發現,也許他在下意識裏確實覺得自己可以是個很好的運動員,但同時又缺少信心,覺得自己絕不會拿到什麼獎牌。每當大學校友們問他的運動生涯進展如何時,他總是習慣性地回答:“還不壞。”查理在反思之後才意識到,一種語言裏有那麼多單詞可選,可是他偏偏選擇了一個帶有“壞”的詞來形容他對於成功的努力。

成功者所持有的思想和言行通常會大大高於“一般”這個概念,而普通人很多時候會選擇“不壞”來定義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麵。查理選擇了特立獨行,他認為如果改變了自己的口頭語,就能改變自己頭腦裏的想法;改變了想法,就能改變行動;改變了行動,就能有一個嶄新的結果。

查理把他想要改變的事情寫在了紙上,其中有一張紙的標題是:“改變觀念”。他在下麵寫道:“改進語言=跑得更快。”在另一張紙上,他寫下了自己決心要改變的一些行為。

從此,每次當他在訓練時有了進步,他就告訴自己,這是一次完美的訓練。他相信自己的下意識會把這個正能量儲存在記憶裏。

在重大比賽來臨時,別的選手都是在督促自己要比以往更努力(隻是一種想法,其實未必能做到),而查理告訴自己要跑出一次完美的比賽。他的下意識告訴他,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為在他的記憶裏已經儲存了無數次的“完美”經曆。

查理的策略相當具有天才性,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查理在1984年倫敦馬拉鬆比賽中獲得了一枚金牌,同年又獲得了洛杉磯奧運會的銅牌。

原載於《知識窗》

人生比拚的並不是誰走得快,而是誰走得長久走得遠。有些人先天條件好,便可以快人一步,但這並不能阻擋那些條件不好的人一步步追趕上來。人生就是不斷追趕然後超越的過程。

有信念就有好運氣

文|[英]克裏斯·羅斯 編譯|龐啟帆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蕭楚女

尼克斯從來不迷信。

一天早上,尼克斯在刮臉的時候,注意到牆上的鏡子有些歪了,便伸手去把鏡子扶正,沒想到鏡子竟然從牆上掉了下來,碎了。尼克斯記得有人曾說過“打爛一麵鏡子,要倒黴7年”。但尼克斯認為這純粹是胡說。

上班時,尼克斯把這事告訴了他的幾個同事。“今天你要倒黴了。”他們都說,但什麼壞事情也沒發生。

下班後,尼克斯買了幾注彩票,結果,他中了一等獎。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大家認為在他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會給他帶來黴運,結果竟然給他帶來了好運!

第二天,尼克斯買了一本關於迷信的書,書上講的都是世界各地關於迷信的說法。讀完書後,他決定每件事都做一遍,看這些事是否會給他帶來黴運。然而,隨著他做的事情越多,他的運氣就越好。他再次贏得了彩票。在酒館玩骰子遊戲,他幾乎從頭贏到尾。事情變得越來越瘋狂,在某一天早晨,他還故意又打爛了幾麵鏡子。

“你們看,”尼克斯對他的朋友說,“一切都好得不得了!那些荒謬的事情我做得越多,我就越幸運。”

“但是尼克斯,”他的一個朋友回應道,“你難道沒察覺,其實你像我們一樣迷信?當你看到打破迷信反而給你帶來好運的時候,你就更執著於去做那些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迷信。”

尼克斯認真想了朋友所說的話,然後,他承認確實是那樣。他是那麼執著地去打破那些迷信,而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又確實是在注意那些迷信。第二天,他不再做那些迷信的事情。他又做回了以前的那個尼克斯,有時候運氣好,有時候不好,但他也不相信迷信。

他的朋友對他說:“尼克斯,其實是你的信念帶給你好運,是你的自信幫助了你,不是迷信。”

的確,信心滿滿地去做某一件事,成功的砝碼在不知不覺中就增加了。相反,你對自己一點信心也沒有,好運又怎麼會降臨到你的身上呢?

原載於《兒童文學選粹》

機會總是降臨在有準備的人身上。每個人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獨自奮鬥的日子,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日子,讓我們不斷夯實自己的基礎,最終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抓得住!

鏗鏘玫瑰

文|張素燕

強者容易堅強,正如弱者容易軟弱。

——愛默生

在濟南悅讀天下筆會的會議上,領導、專家、教授們都分別作了精彩深刻、繪聲繪色、聲情並茂的講座。在會議的最後,主持人深情地說:“在我們論壇上,有這樣一個女孩。她身體不好,隻上過兩年學,但她堅持自學,而且寫了很多東西,在我們的論壇上一直是最積極、最活躍的成員之一。今天,這位女孩也來到我們的筆會現場。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她到前麵來為我們講幾句話。”

我腦海中立刻掠過一個瘦弱的身影,個子不高,瘦長的臉上,有一雙俊俏的大眼睛。眼睛裏似乎總有些紅血絲之類的東西,眼神撲朔迷離,飄忽不定。頭發高高地梳起來,但發質不是很好,幹枯毛糙,發黃發暗。皮膚也粗黑暗紅,反倒襯得那發黃的牙齒有些白了。她上身穿一件普通的粉色半大短袖,下身配一件黑色小裙,裙子下麵又穿了一條黑色的緊身七分褲,看起來很像藏民。

昨天晚上睡覺前,我同屋的文友還在議論她,“唉,你們注意到那個隻有70斤的女孩了嗎?”“看出來了嗎,她很自卑,不像大家,都在一塊兒從容地談笑。她躲到一個角落裏,不說話。在車上時,她旁邊的人還嘲笑諷刺她。說,你是藏族的吧?你咋長得這麼賴呢?”“賴這個詞,一聽就不好,哎呀,對人家小姑娘打擊多大呀!你們發現沒,她也不跟誰說話,總是沉默不語。如果你主動跟她打招呼,她才緩緩地說一句,然後就又沒話了。看得出她很自卑。像這樣的人就多該給她鼓勵,給她勇氣,給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