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夢,也是每個人的夢(1 / 3)

第一章 中國夢,也是每個人的夢

盡管每個人理想中的“中國夢”各不相同,但是,我們的同胞畢竟都在向著那一線清新的曙光攜手同行,那光明裏一定有我們各個夢想彙集在一起的結晶,那就是我們共同創造的中國夢。

不要僅僅活在當下

文|[美]薩妮·戈德 編譯|孫開元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新唐書·魏征傳》

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總結了很多生活經驗,這些經驗讓我們受益匪淺,少走了許多彎路。但是如今一些研究者發現,人們很多習以為常的經驗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下麵這些:

直視對方,更有說服力

我們早就聽說:直視對方的眼睛,能表達出你的真誠。但是如果你想勸說朋友做某件事,比如探險旅行,那就不要直視對方為妙。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目光追蹤技術發現,說話時目光注視對方時間最長的人,能說服對方的可能性反而較小,除非是對方早已經認可了說話者的觀點。“目光接觸能夠傳遞出大不相同的信息,可以是喜歡或感興趣,也可以是挑戰或恐嚇”,此次研究的領導人、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弗朗西斯·奇恩說。要想預見對方的反應,要考慮聽者的身份和你言語中的要旨。在一個友好的氛圍中,目光接觸能夠使雙方增進了解;而在一個互相敵視的氛圍中,直視對方可能具有挑戰意味。

拍照增強記憶

拿著相機拍下照片,把記憶保留下來,這聽起來好像無可厚非,但是美國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拍照不但會在當時阻礙你盡情享受本應體驗到的快樂,還會在以後削弱你回憶時的印象。在這次研究中,研究者讓多位受試者在博物館裏盡可能詳細地記下一些指定的物品,拍照或者隻是觀看,兩種方法任選其一。第二天,拍照的那些受試者較少有人能叫出所拍物品的名稱,也較少能記住那些物品的細節。費爾菲爾德大學心理學教授琳達·漢克爾說:“原因可能是這樣的: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們就暗示自己‘完事大吉,該做下一件事了……’於是大腦就不會再做出可以增強記憶的一些活動。”

多說“我”,顯自信

你也許覺得,經常把“我”字掛在嘴邊的人都很自信。但是得克薩斯大學的一些研究者最近做了一項研究,他們對人們的對話和電子郵件進行分類,發現那些頻繁地使用“我”的人,比那些使用這個詞頻率較低的人更缺少自信。“我、你、他之類的代詞反映了我們的注意力關注在哪裏”,研究者之一、得克薩斯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彭尼貝克說。喜歡使用“我”的人關注自身,可能是因為自我意識強、不安全感,或者迫切地想得到他人的喜歡。相反,那些自信的人使用頻率更多的詞是“你”,他們把大部分注意力投向了外部世界,並且希望得到積極的反饋信息。

癡迷於健康飲食

研究者們最近通過對50項研究進行分析發現,對“吃什麼好”思考太多,會幹擾你達到目標。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心理學研究者傑西·胡伯茲認為,我們的選擇越多,就越有可能偏離自己的目標。“如果一個人過多關注自己以後的飲食和健康,可能對此時的飲食習慣產生幹擾”,傑西說。“比如,一個人如果打算晚些時候去健身房,可能就會因為沒時間做飯而吃一些垃圾食品。”那麼應當怎麼辦?養成一個你可以輕鬆實行的良好生活習慣,比如每天早上吃同一種健康早餐,或者下班後步行回家,把好習慣堅持下去,就不必因為考慮太多而分心。

活在當下

傳統智慧告訴我們:你不應該留戀過去。但是,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對很久以前的事情有戀舊情結,能夠增長一個人對未來的自信。那麼過去和未來在我們的腦海裏有著怎樣的聯係呢?研究者解釋說,念舊記憶讓我們自己對他人的親密感更深。念舊記憶可以擴展我們的社交聯係網,從而增強自信,讓我們能更加樂觀、自信地生活。打個比方,如果你回憶起了上中學時和同學手拉手溜冰時的快樂,那麼你會對過去的生活有種滿足感,從而對現在的自己感覺更好,並且對未來更有

信心。

燈光越暗越浪漫

如果你想調暗燈光,以此來增加浪漫氣氛,或者增強你的吸引力,那你可能就會浪費一個晚上的大好時光了。加拿大多倫多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研究發現,開亮燈光可以使任何一種氛圍和所有的情緒都得以強化,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研究者安排了一組人參與了一係列測試,包括品嚐從淡到濃的雞翅醬汁的味道、聽到從負麵到正麵的詞語後的反應、評價幾位女士的魅力等,而進行測試的屋子燈光一次為明亮、一次為昏暗。結果發現,在燈光較明亮的屋子裏,人們的味覺更敏感、對詞語的反應更強,人們在光線明亮的屋子裏對女士們的評價也是更有魅力。其中的科學機製尚未研究清楚,但是多倫多大學研究者說,明亮的燈光可能會對我們的情緒係統產生刺激作用,因為我們本能地感覺明亮意味著熱量、熱情,從而提高了我們的感受力。

凡事順其自然

現在很多人推崇一種心理技能:認知重建,也就是重新評價我們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從而讓我們獲得最佳狀態。在我們遇到自己難以預見結果的事情時,認知重建大有用武之地。不過,一項新研究發現,當人們遇到可以改變的情況時,再使用認知重建來搪塞,就會使我們更緊張和沮喪。原因何在?美國蘭卡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艾裏森·特洛伊認為,這是因為認知重建會阻礙一個人采取有效行動糾正出現的問題。想象一下,比如你的人際關係如日中天,部分原因是在於你的揮金如土。而通過認知重建,你可能會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也就難以懂得花錢要量力而行的道理。而如果一個人無論錯誤大小都能給自己找到借口,則可能會造成積重難返的惡果。

原載於《知識窗》

那些習以為常既已成形的生活經驗,並不是為了固定這個世界從而形成規則,而是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生活的切口,讓我們有了辨別真偽的能力。

演奏好自己的“主旋律”

文|青果青成

為了生活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熱愛人生吧。

——羅丹

斯賓塞曾說:“時間有限,不隻是由於人生短促,更是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這話引起了我的深思。走到今天,已過不惑之年,回頭想想,自己做了多少不該做的事,說了多少不該說的話,傷了多少不該傷的人,走了多少不該走的路……一言以蔽之,很多的精力、時間都花在不該花的地方。富蘭克林說:“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廢物。”照此說法,自己很多的寶貝都被自己當廢物扔掉了。他還說過:“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豈不是在浪費、糟蹋生命嗎?

一個沒有思想或思想淺薄的人,注定會做一些不該做的錯事、傻事。正如古人所說:淺水大魚不遊,淺土大木不長。由於自己的不足,南轅北轍、緣木求魚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這樣做的結果得給自己造成多大的傷害、損失?有些事情,一旦錯過了,可能就造成終生的遺憾和傷痛,因為,人生從來都不出售回程票,一旦出發,就沒有再返程的機會了。

所以,做最有意義的事情應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命題。

五月天有句歌詞叫:“有些事還不做,你的理由會是什麼?”可能有些人會說,再等一等,過些日子一定認真去做某件事情。可是,過了一些日子後,他早已把那件事忘到九霄雲外了。就是說,一些不做的借口、理由往往都是一些人不負責任的謊話。我有一個文友就是這樣的,他的文筆極好,可是自從出過一本詩集後就再也沒有寫過任何東西。但是我們見麵時,他都會說,他得把自己構思好的一部長篇抓緊寫出來,可是這話他已經說過無數遍了,就不見他的那部長篇問世。私下裏,我們一致認為,如果他認真去寫,按照他的文字功力,應該能寫出一部較好的作品來。可惜,他把時間都用在出去遊玩、喝酒上了。

所以說,任何借口、理由都不該成為我們的羈絆,應該說做就做,而且,那件最有意義的事應該是我們的首選,就像腳下那麼多條路,我們要選擇的,就是那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美國詩人弗羅斯特說:“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事實就是這樣,選擇得靠自己決定,而你選擇的內容往往就決定了你今後的命運。所以,該做什麼,必須慎之又慎,兒戲不得。

學者胡適說,人生本沒有意義。就是說,人生如果有了一些意義,那都是我們賦予它的。一些事情本身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就是因為有了我們的參與、付出,才有了結果、神韻、風采,而這些東西,又豐富了我們的生命。比如,那些傳神的畫、受人稱讚的書籍、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新發明,等等,這些都是一些人的傑作,這些傑作,讓他們的生命變得飽滿、閃亮、充滿價值。做最有意義的事情,目的就在於此。

當然,人不是機器,需要必要的休息和停頓。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我們會時不時地停下來喝喝茶、聽聽歌、賞賞花、讀讀書……做些看似無用的閑事。正所謂:有張有弛,事半功倍。白岩鬆喜歡看楊煉的詩歌,而詩歌看似跟他的新聞工作沒有什麼關聯,但是他曾說:早晚有一天,所看的內容都會有用的。事實上,那些閑事、閑情,能調節心情、潤澤心田、營養筋骨,進而使自己變得更強大、更精神,從而能把該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所謂的閑事、閑情都是“小插曲”,而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你的“主旋律”,要把它演奏好,演奏到極致。

原載於《新青年》

許三多說: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那麼你呢,你的有意義的事是什麼呢?

不  急

文|寒青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製利害,可以待敵。

——蘇洵

人很容易急,自己吃虧了、上當受騙了、利益受損了……每每此時,人就容易急。而急的下一步,就是跟人言語相譏、針鋒相對、據理力爭、針尖對麥芒,一番刀光劍影下來,往往兩敗俱傷。自己不但沒有討回真理,還白白惹了一肚子氣,賠了夫人又折兵。有時由於願望落空了,人也跟自己急,跟自己過不去,結果隻能把自己傷得遍體鱗傷。所以,遇事不能急。

人生如行獨木橋,一急,就容易慌張,一慌張就容易跌落下去,而橋下往往是急湍猛流或萬丈深淵。人生亦如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急,就容易不慎,不慎就容易招致慘敗。

不急,隻能不急。

唐代名臣裴度在擔任中書令期間,有一次,正準備和屬下一起喝酒,就在吃飯前,一名手下慌張地跑來告訴他,大人,您的官印不見了!眾人一聽,也都著起急來,但他一點也不急,笑著對大家說,官印不可能丟,一定是放在什麼地方忘記了,等想起來了自然就會找到的,並吩咐繼續擺宴喝酒,欣賞歌舞。

在整個過程中,他談笑風生,好像根本就沒發生過丟官印的事一樣。深夜,酒足飯飽之後,眾人正準備散去,這時,手下興衝衝地來彙報,說那個官印還在,沒有丟。大家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他笑了笑說,我一想啊,就是下麵哪個小官把官印拿去蓋私章了,如果大張旗鼓地去查,他一害怕,可能就把官印扔到水中或是火裏,那時就真找不到了。如果先不處理,他就會悄悄地把官印送回來。眾人聽了,都稱讚他遇事冷靜,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