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有些高峰要留給仰望(2 / 3)

不是的,截至2009年年底,阿裏巴巴的總資產達到300億美元,居國內網絡公司第一。

這就奇怪了,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主要原因在於,阿裏巴巴雖然是馬雲創辦的,但他並不具有控股權。相反,為了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與主人翁意識,他把公司的股份都分給了高層管理與普通員工。他自己擁有的股份極少。

還是先來看看其他幾位富豪吧:丁磊持股58.50%,史玉柱持股72.57%,陳天橋持股60.00%。

馬雲呢,持股究竟少到什麼程度?你們先來猜一猜。30%應該有吧?沒有!10%總有吧?沒有!怎麼也得有5%吧?沒有!難道是1%不成?就連1%也沒有,他僅僅持股0.57%!

馬雲是這樣解釋的:“我持股最多的時候也沒有超過7%,僅為象征性持股。有人問我為什麼這樣做,我的解釋是:我不想以自己一個人去控製大家。隻有這樣,其他股東和員工才更有信心和幹勁,企業才具有無盡的活力與廣闊的發展前景。所謂‘錢聚人散,錢散人聚’嘛!”

這就是一個一流企業家所持的心態。他或許把自己當作一名企業家,但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過老板。馬雲用一種均富的方式,來傳遞對團隊夥伴的信任,同時加強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夥伴們之間的默契與信任比金錢、比股份更重要。

在《2009中國海外上市互聯網IT企業家族財富榜》上,雖然馬雲僅以3.45億元財富排名第20位,但是,阿裏巴巴集團卻有八人上榜,成為擁有“富翁”最多的公司。其中,阿裏巴巴總經理衛哲更是以5.93億元的個人財富超過了馬雲。

阿裏巴巴取得的驚人成功,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成功,更是一種高貴人格所鑄就的奇跡。很多時候,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人品與境界的高下,也最能決定一個人究竟能走多遠。

原載於《青年博覽》

馬雲的成功在於不斷地跟人分享勝利果實,從而阿裏巴巴不斷壯大,到後來集思廣益,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善於跟別人分享勝利果實,將會團結一大批人才跟隨你。

顏回的學習態度

文|林振宇

文也好畫也好,作品所能具備的最大使命,不是直接描繪世界,而是為描繪世界提供切口,或者想象。

——七堇年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稱讚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當初拜孔子為師之時,才十幾歲,他個頭不高,麵黃肌瘦,衣著也很破舊,並沒有給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後來,孔子漸漸地發現,這個學生讀書非常用功,從來不遲到,而且每次弟子們回家吃飯,顏回總是最後一個離開,飯後又是第一個來到學堂,然後捧書誦讀。時間久了,孔子就覺得很奇怪,這個學生有點兒特別,同樣回家吃飯,為什麼他每次來的都這麼早呢?

有一天,孔子派人偷偷地跟隨他,想看個究竟。

派出去的那個人回來後,如實地向孔子稟報,說顏回每天回家,隻喝一碗菜湯,有時吃不飽,就到井邊,用水瓢舀水喝,然後很高興地去上學。

原來,顏回的家很窮,住在貧民區。父親在城外種地,母親給人家幫工,所以,都不回家吃飯。每天早上,顏母總是把菜湯做好了放在鍋裏熱上,才外出幹活,顏回放學回家就隻能喝菜湯充饑了。

顏回連飯都吃不飽,隻要有書讀,就覺得很幸福,即使麵對常人都無法忍受的苦難,顏回也絕不會改變他對理想所持有的樂觀精神,他的學習態度,難道不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嗎?

顏回之所以能夠端正學習態度,和他的學習動機是分不開的。顏回的一生,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做官或經商,而是跟隨他的老師,誌於聖賢之道,雖異常艱難,卻鍥而不舍,終得大成。不幸的是,顏回英年早逝,但是,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價值,正因如此,他的名字才千古流芳。

反觀當下的學生,讀書的動機隻是為了當官,找份好工作,掙大錢,少有像顏回那樣,誌於聖賢,追求較高的道德修養,其目的就是為了構建一個理想的社會。

我們年輕人應當效仿顏回,端正學習動機和態度,勤奮刻苦地讀書,待學有所成之後,更好地報效國家,服務社會和人民。一個人,隻有樹立高遠的理想,才能激發自身的潛能,在學習的道路上,克服萬難,進步也最快,終會抵達光輝的頂點。

原載於《中學生》

讀書是為了什麼?對於今天的大學生來說,這個命題甚至都有點大了,現在存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讀書為了什麼的問題了,而是,讀書不讀書的問題了,許多人隻是讀自己的專業書,其他書一概不看,那些枯燥的專業書,真正讀的恐怕也是寥寥無幾。看吧,這就是現狀!

看見自己絢麗的影子

文|學學

對事物的簡單了解在一個短暫充分的時間內可以做到,但是要通過多少世紀的培養和自我克製才能獲得它們的精神。

——泰戈爾

美國著名藝術家吉普森用彩虹和影子這兩個元素,進行了一種全新的繪畫嚐試。吉普森驚奇地發現,利用這種繪畫手法,取得了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它使原來陰暗、單調的影子,綻放出迷人、妖嬈的光暈和色澤。從這些影子上,他仿佛看到了一種生命的美麗和燃燒。

吉普森在街頭為一名建築工人繪畫。這名建築工人正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粉刷牆體,他的身上沾滿塗料和泥漿。吉普森用彩虹繪出這名建築工人的影子。畫作完成後,他發現,這名建築工人的影子灑滿金色的陽光,像披上了一道金色的羽毛,熠熠生輝。

這名建築工人看到吉普森為他畫的影子,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我曾經為自己的人生自卑、歎息過,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充滿了怨言和消極情緒。看到這幅畫後,我為自己曾經的那種想法感到自責和汗顏。原來自己身後也有一個絢麗的影子,這絢麗的影子,一直在伴隨著自己,這真的是一種神奇和溫暖。”

吉普森在街頭為一名清潔工人繪畫。這名清潔工人正拿著一把掃帚在清掃路麵。吉普森用彩虹繪出這名清潔工人的影子。畫作完成後,他發現,這位清潔工人的身後映襯著一道絢麗的影子。這道影子,曼妙、婆娑,就像一隻展翅飛翔的大鵬,翱翔在藍天,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這名清潔工人看到吉普森為他畫的影子,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這幅畫上。那一刻,他眼睛裏噙滿了淚水。他哽咽地說道:“原來我也有一個絢麗的影子,我為自己的人生感到自豪和驕傲。”

吉普森在街頭為一名交通警察繪畫。這名正在指揮交通的警察,不停地上下左右揮舞著手臂。吉普森用彩虹繪出這名警察的影子。畫作完成後,他發現,這名警察身後頎長的影子,就像是一朵盛開的鬱金香,嫋嫋婷婷,婀娜多姿。

這名警察看到吉普森為他畫的影子,驚訝得目瞪口呆。他輕輕地親吻著畫上自己的影子,喃喃地說道:“真是太神奇啦!自己原來也有這樣一個絢麗的影子,我為自己曾經顧影自憐,感到悲哀。”

吉普森為一名在課堂上的老師繪畫。這名正在給小學生上課的老師,是一個美麗的姑娘,姑娘的眉角卻有一種隱隱的憂愁。吉普森用彩虹繪出這名小學教師的影子,她身後的影子像盛開的向日葵,昂首挺胸,散發出金黃色的光芒。

這名女教師看到吉普森為她畫的影子,眼睛裏頓時洇上了一片晶瑩。她有些羞澀地說道:“原來我也有一個美麗的影子,看到這美麗的影子,給了我一種信心和力量,我不會再對生活抱怨什麼,這金黃色的影子會一直激勵我努力地生活下去。”

……

吉普森在他出版的《彩虹和影子》畫作發行儀式上,對參觀者說了這樣一句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身後都有一個絢麗的影子。永遠不要看輕自己、怠慢自己,在你的身後,一直有一個絢麗的影子,它散發出金色的光芒,照耀著你的人生。時常看到自己身後那個絢麗的影子,不僅是人生的一種智慧和聰明,更是一種人生的勇氣和力量。”

原載於《做人與處世》

我們是有兩個自己的,一個是肉體,一個是精神。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肉體上的豐衣足食,而不去關注心靈和精神上是否充實。精神上的充實,才決定你是不是真的幸福。

讓人心永續向你聚攏

文|段奇清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

——孫中山

誰都知道,興辦企業就是要不斷地“滾雪球”。它包括兩個方麵,一個是讓資本不斷變得雄厚,一個是讓人才一天天增多。而資金的向你彙集,歸根結底是人心向你聚攏。

她和他相識於1989年。

那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已七年的她,從二姐創辦的大眾計算機公司出來自己獨立創辦公司還不到一年。從加州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的他,與她也有著相似的經曆,他先後在英特爾、智慧科技等知名IT企業工作。這一年,他也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兩個都是年輕人,相同的創業經曆似乎更是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兩人很快熟悉了起來。

1992年,她所創辦的威盛電子到了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可她感到最為緊迫的就是技術力量不夠。這時,有一個人常常浮現在她的眼際,不錯,這個人就是他。因為在之前的交往中,她已了解到他在結構設計領域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是華人信息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她一定要把他請來。

人家是一個獨立企業的領辦人,為何要來受你的轄製?可她相信他會來。在她力邀他加入她的公司時,他果然就來了。有了他的加盟之後,她的威盛電子如虎添翼,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他何以就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公司,來協助她發展事業?這一時成了一個謎。

有人說,是因為他欣賞她的魄力,她的那種對人生事業的追求。是的,她是銜著金湯匙出世的,她繼承父親的遺產,讓她幾輩子也用不完。可她卻偏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實現自己的價值。1988年,她辭去了二姐為她安排的大眾計算機公司副總經理的職務,以母親送給她的一套房子作為抵押,向銀行借款500萬新台幣,買下了矽穀一家小公司,這家小公司也就是以後的威盛電子。

也有人說,他是看中了她的樸實,而這一點卻與他正好相同。她無論在多麼重要的場合,人們看到的她就一套簡單的黑色外套,一個簡樸的黑色包包,更不用說有什麼奢侈的首飾了。可他呢,從來沒擁有過自己的小車,要去哪裏,不是搭乘同事的便車,就是招了出租車就走。

其實,這些都是,也都不是。她真正讓他佩服的是對人的一片真誠。不說她對他,她幾乎對所有的員工都是這樣。她要是覺得你是人才,是一個好員工,她會想盡辦法讓你去她的公司。根據不同對象,給你以高薪、授予你以高職位,這是一定的。但她做得更多的是,充分讓你感到被重視,從最基礎去建立你對公司的忠誠度。

他說,不久前他曾經和公司一位中級管理員聊天,證實了他當初的看法。這位中級管理員說,正是她的這種與員工爽朗的相處之道,幾乎讓所有的人都願意跟著她,並產生示範與連鎖效應,讓她的公司不斷得以發展壯大。

在家族企業中,大股東對職業經理人往往不放心,可她從來對職業經理人都是大膽授權,在其旗下的30多家公司中,她幾乎都不親自參與經營,也從來不由她一個人說了算,正因為此,人們稱譽她是全球科技圈最會用人、借力使力的企業家。

是的,她就是台灣的王雪紅,被稱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之女,他是陳文琦。福布斯公布的2011年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王雪紅與陳文琦以68億美元的資產榮登台灣榜首,成為新一代“台灣首富”。

王雪紅既要將IT越做越大,還不斷進軍其他領域。她先是進軍太陽能產業,2011年伊始,她又收購了英國手機視頻平台公司藏紅花,並購買美國遊戲公司遊戲巨作價值4000萬美元的股權。前不久,她跨界收購了香港TVB,更是展現了她進軍傳媒產業的信心。

在他們事業大發展的曆程中,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王雪紅與陳文琦結為夫婦的事了。其實,這無不顯現了她征服人心最為傳奇的一幕。

也正是由於他們的樸實,讓這兩個惺惺相惜、性格相投的人,在成為珠聯璧合的事業搭檔之後,又成了伉儷情深的一對。當年,陳文琦在應邀到威盛公司之後,他一不在台灣購房,二不買車。會聚攏人心的她幾乎沒多想就力邀他住進了自家樓上的閑置空屋;上下班,陳文琦也會搭乘王雪紅的便車。一來二去的,人們就看到了他們發在公司網站上的一條喜訊,大意是說:董事長王雪紅與總經理陳文琦已在美國結婚,希望大家也為他們高興。這一天是2003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