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用禮貌給咖啡定價(1 / 3)

第一輯 用禮貌給咖啡定價

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來自於超過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勇於創新,也許可以為事業打開新的局麵。

爛名字卻很燦爛文|奇清

致富的秘訣,在於大膽創新、眼光獨到八個大字。 —— 陳玉書

“爛”,這個字彰顯著對立統一。它有兩種相反的意思,一是“不好”,如那人很爛;一是有光彩,如燦爛。其實,許多事情“光彩”就包含在“不好”中。

在一些人眼中,馬雲是一個為公司取名字的高手,因為“阿裏巴巴”“淘寶”“天貓”,無不皆是絕頂地好。有些人也就常常請馬雲替自己新辦的公司取名字,這時馬雲往往會笑哈哈地說:“你要是不怕挨罵,我可以為你效勞。”於是,他給人講了“天貓”這一名字的來曆。

當年淘寶商城要換一個名字,馬雲的夥伴們都一起讓自己的腦子轉動起來,一時間有好多個名字彙集到了馬雲的案頭,比如“宏達”“天誠”什麼的。但馬雲覺得這些名字不是太正統,就是太直接,想像力不夠豐富。

那天晚上,馬雲在家衝涼,家裏的小花貓突然“喵喵”地叫起來,想到“天誠”這個名字,他的眼前不禁一亮,“天貓”二字閃現在腦際。興奮異常的他忍不住打電話告訴夥伴們,電話中傳來的卻無不是反對聲:“太土老帽了!哈哈,太‘土老貓’了!”

馬雲思忖:“這名字八成要成了。”第二天,他到辦公室一說,幾乎所有的人都搖頭,有人說:“這是一個什麼古怪的名字!”馬雲竊喜,既然人人討厭這個名字,說明這個名字獨特。名字本沒有意義,叫的人多了也就有意義了!

馬雲認為夥伴們罵,辦公室的人罵,公司的人罵,這還不夠,要是向社會公布,引起“罵聲一片”,這個名字就響亮了。他不顧公司人員的普遍反對,利用自己的“淫威”向社會推出了“天貓”。

果如馬雲所料,網民們都對這個名字“大肆開罵”了,結果罵的人越多,傳播得越快。先是“天天罵”;4天後,便有人開始為這個名字叫好了;5天後,許多人都說“天貓”這個名字太有意義,太有文化內涵了。甚或有網民說:“因為‘天貓’這個名字,我忍不住上去“天天瞄”。

2014年9月19日晚,阿裏巴巴正式在美國紐交易所掛牌交易,馬雲成為中國首富。11月20日,馬雲在浙江烏鎮出席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演講中他說:“今天,也許我公司市值很大。但15年前大家認為我不靠譜,公司不掙錢,想法又怪異,那時候別人說我很爛,其實我知道,沒有那麼爛。今天大家說你那麼強,其實我們沒那麼強。當別人認為你無所不能時,顯示你的危險已靠近。”馬雲這一番充滿著哲理與思辨的話,道出了他成功的奧秘。

想法別致,向世俗與保守挑戰,且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別人認為你的“爛”,它恰恰是你獨辟的蹊徑,一條通向燦爛的光明道。

載於《當代青年》

別人怎麼認識你,亦或者怎麼評價你,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不要被外界假象迷惑,做你最想要成為的自己。

執著與固執文|張宏濤

你應將心思精心專注於你的事業上。日光不經透鏡屈折,集於焦點,絕不能使物體燃燒。——毛姆

眾所周知,“執著”是褒義詞,“固執”是貶義詞,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因為執著和固執都是堅持己見,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有人笑稱:“如果最後你成功了,那你就是執著;如果失敗了,那你就成了固執。”但兩者的本質差異到底在哪裏呢?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執著的人,堅持的是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固執的人,堅持的則是自己的情緒和做事的方法。”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我想起了一些朋友,他們屬於執著的人,因為他們心中有夢想。他們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才不受他人意見的左右,堅持傾聽內心的聲音,走屬於自己的路。他們堅持自己的夢想,但並不死板僵化,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變的辦法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他們也會適當妥協,但為的是迂回前進。執著的人,執著的是目標,不是實現目標的手段。他們遵循夢想的指引,而不是受情緒的控製。

固執的人,則是受情緒左右,他們堅持的是自己的手段,而不是夢想。甚至,他們常常沒有夢想,也不會將眼光放得長遠,他們隻是受當下情緒的控製,非要按照某種僵化的方法來做某事不可。

比如,有個人在野外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撞到了拐角處的一堵牆上,這堵牆是個荒廢的宅子的牆。他大怒,想要把牆給拆了再離開。但是拆牆的時候,他發現這麵牆特別結實,同伴勸他放棄,勸他繞路,勸他架梯子過去,他都不同意,他非要拆了牆再離開,這就叫固執。另一個人也在拆牆,但他拆牆是因為他知道牆那邊的地下埋著很多金子,隻要把牆拆了,就可以得到金子。他是有目標(或者說夢想)的,他不會拘泥於拆牆這種辦法,隻是他嚐試過架梯子,但牆太高;也嚐試過繞過去,但四麵都是牆,都一樣堅固,他隻好繼續拆牆。雖然一樣是拆牆,但這就叫做執著。

又比如:兩個人同時見到一隻兔子撞死在樹上,從此,一個開始守株待兔,另一個則不拘泥於死等,而會同時采用挖陷阱、用網、弓箭等多種辦法來捉兔子。前者堅持的是捉兔子的手段,所以叫固執;後者堅持的是捉到兔子的目標,他的手段更靈活,所以叫執著。

同一個人的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的時段也會有固執和執著之分。有個人曾經力排眾議,堅持要生產一種人人都能買得起的質優價廉的汽車。雖然多次失敗,他也不改初衷。後來,他終於成功了,他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就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汽車的汽車大王福特,這個階段的他無疑是執著。但十多年後,當汽車已經在美國普及,這種質優價廉但造型不夠豪華、舒適度不高、動力不夠強的汽車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品味追求了。親人們都勸他轉型升級,生產更符合人們審美品味的新款汽車時,福特卻拒絕了,還是堅持生產讓他成名的T型車,幾年後,福特公司的效益越來越差,被通用公司一舉超越,福特公司各地的工廠也一度關閉半年之久(直到幾年後推出的新車型才重振聲威。)這個階段的福特,無疑屬於固執。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也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習慣行為、觀點等都會有感情(特別是過去的經驗讓他成功過),當被別人否定時,就會陷入不良的情緒裏,然後不自覺地就變固執了。

當你堅持己見卻遭遇眾人反對的時候,要先想想:你是在堅持夢想,還是在被情緒所左右,在堅持某種手段?分清執著和固執,更有助於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同樣,當孩子堅持己見的時候,我們要先弄清楚孩子是執著,還是固執?如果是前者,要鼓勵,不要打擊;如果是後者,要設法委婉地引導孩子,不被情緒左右,把目光放長遠,用更靈活的方法去實現他的目標。

載於《才智》

執著是你永不停息的前行,固執卻使你蒙上了自己看路的眼睛,適當變通,收獲頗豐。

按自己的速度生活文|張倩茹

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王維

沈從文先生是20世紀中國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21歲的時候離開家鄉,到了北京,在宣武區租了個破房子開始寫作。那時,他還是個在文壇上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他並不跟當時那些如日中天的作家比,自己一個人蝸居在小房子裏埋頭寫作。當他寫到第五個年頭的時候,他在日記裏寫道:“我已經相信,我的文章在中國能夠進前十名了。”

後來,沈從文寫出一係列具有湘西風情的作品,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沈從文不盲目地跟別人比,不因別人超越自己而內心焦躁、惴惴不安,也不因別人遜色於自己而輕狂自大。相反以一顆沉潛之心,按自己的速度寫作,專注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不疾不徐。當他偶一抬頭,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許多人的前麵,成績斐然,令人咂舌。

曾聽一位教師朋友,說起過她的成長經曆。她剛從鄉下調到縣城工作,看到同事的教學進度很快,深感壓力之大。於是每天匆匆忙忙,攆著別人的腳後跟走。那段時間裏,她每天都身心俱疲,焦慮不安,陷入了巨大的惶恐之中。盲目地跟著別人走了一段時間之後,她實在受不了了,幾欲崩潰。

這時,她的父親對她說:“按自己的速度生活。不要受別人的影響。”從此,她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及時地調整了教學策略,按自己的速度來安排教學。一年後,她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令許多人望塵莫及。

試想,如果朋友一味地跟同事比,執迷不悟地追逐別人的腳步,且不說教學效果如何,僅僅是她的身心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和巨大戕害,就足以令人扼腕痛惜了。

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一夜成名,有的人甚至為了追求所謂的成功,不惜以身試法,做出令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按自己的速度生活,不受他人的影響,一點一滴地,孜孜不倦地勤奮努力,將我們腳下的路走穩,把身邊的事情做好,這實在是一種明智的生活態度。

“欲速則不達”是人所共知的道理。隻有我們看淡成敗得失,泰然處之,以豁達平和的心態,按自己的速度生活,不急不躁,穩穩地走好當下每一步,堅持下去,成功指日可待,也許就在下一個路口笑意盈盈地恭候著你。

載於《人生與伴侶》

每個人都應該去找尋那個最真的自己,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努力成為想成為的那種人。就像村上春樹說的那般貼切:你要聽話,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裏。

每一株小草都有夢想文|李紅都

世上最小的小人物正是最偉大的好事之徒——本耶明·惠奇科特

曉柳是給她頒發征文獎的那一天才知道的……那一刻,曉柳很吃驚:從眾多作者當中脫穎而出的她怎麼可能是聾人呢?

那個春風吹皺了湖水的夜晚,曉柳按她給的QQ號加上了她。從網絡裏傳來的一行行文字中,曉柳知道她兼任著分廠的通訊員。為了完成通訊工作,她用筆在車間與人溝通,每了解一點信息,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曉柳很感動,鼓勵她寫下去,當一名優秀的企業通訊員,堅持寫下去,將來說不定還能走進作家的行列。

“我無法聽,這輩子隻能是個草根,活不出什麼價值。”她的字裏行間滿是無奈的憂傷。

“知道嗎?竹子也是草呢,卻可以長得比小樹還高……”曉柳的頭像在屏幕上跳躍著,從網絡中發過來的鼓勵,如一縷縷陽光,給夢想的種子帶來了破土而出的力量。

無數個夜晚,她的思緒在屏幕上飛跑,寫單位的好人好事,亦寫她人生的故事和生活裏的種種感想。

又一個春天來了,這一年的春天仿佛比哪年的春天來得都早。暖暖的空氣中,氤氳著桃花的馨香。那天,當她站在公司十大優秀通訊員行列中走上鎂光閃閃的頒獎台,從公司領導手中接過大紅的獲獎證書時,幸福的淚水奪眶而出。淚眼模糊中,她看到了曉柳的笑臉,一如窗外的桃花,開得正豔。

她從車間調到科室工作的時候,恍然間感到自己在做夢,她把手指放進嘴裏咬了一下,生痛生痛,疼痛過後,心裏滿是驚喜。

她把喜悅從QQ上傳給曉柳,也把顧慮發了過去:“我能行嗎?”

曉柳很快發過來一段話:“當然可以。你除了聽,其他方麵並不比別人差。別老盯著自己的缺點自卑得不敢挺起胸膛。還記得我曾給你說的話嗎——即使是一株小草,也有不斷長高的希望,更何況你有竹的品質。大膽些,接下文字崗位的挑戰!”

她鼓足勇氣投入到有些敬畏的文字工作中。打報表,統計稿件,修改通訊員來稿,編輯、排版並交付印刷……她感到自己身上有著使不完的勁。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因為無法聽,加上能看懂的口型也很有限,很多時候需要通過局域網與紙、筆與他人溝通,她想盡辦法克服聽障的困難,將工作做得和健全人一樣好。

又是無數個與時間賽跑的日子,她白天忙工作,晚上守著一盞孤燈,讀書、寫作、投稿,做習題和筆記……日子忙碌而充實。

一年四季的風吹過,竹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曉柳接三連四地聽到她的好消息:考上了成教本科班,征文在市裏獲獎了,文章發在知名雜誌上了,作品被收錄在結集出版的叢書中,加入了市作協,加入了中國殘疾人作家聯誼會,加入了省作協……曉柳很欣慰,聾女孩和洛河邊的那排小竹林一樣,雖然還不夠茂盛,但已走出了低穀時的陰影,有了追求夢想的信心和勇敢……

那天,她坐著電梯走進編輯室,站在7樓的窗口向下看去,視界的明朗和開闊令人心情愉悅,她已有了勝任工作的從容和自信。她知道,這不僅是空間上的高度,更是她人生的高度。

如今,她已切實地感受到了——隻要有關愛的土壤,隻要有鼓勵的春風雨露,隻要小草自己不放棄長高的夢想,帶著感恩的心和回報陽光雨露的渴望,不斷地汲取陽光、積攢力量,小草也有長成竹林笑傲寒風的希望!

載於《心理與健康》

佛家雲:眾生平等。我們不去嘲笑誰,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夢想的主宰者。

郎鹹平:信念的力量文|張文超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爾

他出生於中國台灣桃園縣,父親是國民黨空軍少將,母親是名高中教師。18歲那年,他考進了台灣東海大學經濟係。雖然他很喜歡經濟學,可由於數學偏科,導致他的學科成績不甚理想,他就那麼吃力地跟著。

不久以後,有位在美國頗有名氣的微觀經濟學家來校做學術報告,這位教授在講座中闡述了許多最新的經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