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製造玄虛,藉以揚名
做生意要揚名,但是怎樣才能揚名呢?這裏麵有許多學習。說白了,揚名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做廣告,而揚名的手法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廣告策略。胡雪岩是一個熟諳揚名之法的高手,他十分善於運用這些方法來擴大自己的影響,這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手法就是欲彰彌蓋。顧名思義,這種方法也就是當自己想讓別人都來關注某種商品時,反而將之看守很緊,裝做絕不願讓人看到,引起別人的好奇心,從而達到揚名的目的。
一次,胡雪岩在沒有發家之前,家中頗為困難,但是家中可典當之物已沒有多少,於是他就想把自己家中一隻貓賣掉。但是一隻貓肯定賣不了多少。他老婆也說他盡出荒唐點子。突然胡雪岩靈機一動,同夫人耳語一陣,老婆聽後頓時拍手稱妙。
第二天,胡雪岩外出,他在門口大聲地告誡他老婆:
"好好照看我的貓兒,這種貓全城找不出第二隻。千萬不能讓外人知道。要是被人偷走了,那就要我的命了。這貓就如同我的兒子了。"
胡雪岩天天都要這麼說上一通,鄰居們耳朵裏聽多了,心裏止不住地好奇,很想看看這貓究竟長得啥模樣。可是,胡雪岩老婆管得緊,誰也見不到那隻貓。
有一天,那隻貓猛然掙斷繩子跑到了門口,胡雪岩老婆趕緊把貓抱了進去。正巧在場而又眼快的人,看到那隻貓是幹紅色的,且全身上下連尾巴和腳上的毛須都是一片幹紅色。見到的人沒有一個不驚奇不眼紅的。當時,消息就紛紛揚揚傳開了。
胡雪岩回家後,一聽有人見到了他的貓,就痛罵他老婆,把她打得呼天喊地。
不久,這消息傳到了一個當地的一個富紳的耳朵裏,於是這個富紳就派人用高價來買這隻貓,胡雪岩堅決不肯賣。越是如此,富紳越不肯罷休,一定要買,價格越出越高,胡雪岩還是不肯賣。後來好說歹說,允許富紳看一次貓。看了之後,富紳更覺稀罕,無論如何要得到這隻貓。最後,終於以三十萬文錢把貓買走。
富紳把貓帶走的那天,胡雪岩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還狠湊了他老婆一頓,整整一天長籲短歎,惆悵不已。
富紳得到貓後高興極了,想將它調教好了獻給皇上。可是,不久便發現貓的顏色漸漸淡了下去,才半個月就成了一隻普通的白貓了。富紳馬上帶著貓去找胡雪岩,哪知胡雪岩早就搬走了,不知去向。
原來,胡雪岩是用染馬纓的辦法把貓的顏色給染了,染的次數多了就成了幹紅色,而他以前所有告誡老婆的話和打罵老婆的行為,不過是借以引起人們注意的手段而已。
胡雪岩的賣貓交易當然屬於詐騙,但這隻貓雖是名符其實的"偽劣商品",尚能維持半個月的效果,畢竟要比現在有些拿到家就壞的商品卻要好多了,於道德上說來,絕不輸於那些不法商人。
然而,不管胡雪岩賣貓的性質如何,都不應該影響我們對交易所采取的形式的關注。因為無論是詐騙還是誠實的買賣,在招徠顧客這一點上完全是一致的。假若胡雪岩的這隻貓的毛真是幹紅色的,而胡雪岩又真想高價出售,那最後三十萬文錢的成交價不也是對他"策劃成功"的一個證明嗎?
胡雪岩計謀的關鍵就在於:既要讓潛在的顧客知道,又要讓他不知道,或者說,為了讓他知道,就要故意讓他不知道。鄰居可以聽見這隻貓叫,但卻看不見這隻貓。先是"千呼萬喚"不肯出來,再加上一次"猶抱琵琶半掩臉",可以說把早期準備都已充分完成了。到富紳獲悉胡雪岩的幹紅色貓時,揚名廣告的任務已經完成,餘下的則是談判技巧,此處就不談了。
人類的天性是共通的、永恒的,一切與人類天性相吻合的計謀也是永恒的,胡雪岩的手段因為調動或說利用了人類這種共通而永恒的天性,同樣也成了廣告術中傳世佳作。廣告史上多次出現過匿名廣告,連著幾天出現的都是引人注意但又讓人不知就裏的廣告,甚至空白版麵,等把讀者的好奇心吊足了,才轟然一下推出產品及其牌號。在廣告業中,類似胡雪岩手法的這種廣告,甚至有了一個專門的稱呼,叫"預備性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