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3)

教學大樓

學大樓安靜地屹立在校園中央。

有人說它是知識的海洋,船手們在這裏蕩著雙槳駛向勝利的彼岸;有人說它是茂密的苗圃,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鬆木棟梁;有人說它是火熱的戰場……還有人偏偏把它比作礦山。

滿樓的學生便是等待開發的礦藏,老師那比比劃劃的手臂就是開礦的鑽杆。明天,將從這裏源源不斷地流出純鋼……教學大樓啊,裝著祖國的明天和希望。

作業本

哪一個孩子沒有作業本?哪一本作業上不滲透著老師的心血?

一人交一本,講台上一摞;一班又一班,辦公桌上堆起了一座山。

那一方一方的空格,是老師的“責任田”。

他無論寒冬和暑夏都在這裏耕耘,流下的汗水,總使人想起山中那一道道泉源。他栽下一片片搖曳的桃林,結下了豐碩的金果。

那一行一行的字跡,是老師留下的腳印。為了讓孩子們長成棟梁,他夜夜在這些方格裏跋涉。不眠的燈光知道,他輸迸了多少忠誠;那支紅筆可以作證,他撹動過多少思索!

那一個一個的紅圈,多麼象老師熬紅的眼睛。眸子裏凝聚著父愛的尊嚴,瞳仁裏漾溢著母愛的波瀾。這雙眼裏沒有半點塵埃和汙點,日夜投射著純真的光亮!

啊,作業本,它分明是孩子們為老師製作的一枚枚獎章!

黑板

是誰的巧手,將大地工整的一方,剪貼在這潔白的牆上。別看它沒有色彩,也沒有華麗的圖案,隻是黑黑的一片。但它卻象金子一樣純淨,水晶一樣透明,星辰一樣璀璨!

老師站在“高地”上,統領著這塊神聖的領地。捏在他手中的粉筆好象一根針,引著知識的線,給孩子們縫製著理想的錦衣。教他們認識保爾和雷鋒,教他們懂得科學和祖國……

老師留在黑板上的那些實線、虛線、曲線、直線……說單調也壯觀。它可以變作滋潤的春雨,澆開那待發的春苗;又可以升起暖心的火苗,點燃那火熱的青春;還可以組成時代的聚光鏡,使孩子們看得很深、很遠……

講台

一抔土、一方磚;一方磚、一抔土……成了一個不大的扇麵。仿佛書籍在這裏集聚、組合,重重疊疊,壘起了攀登的階梯。

簡陋嗎?它有著美好的意境、巧妙的構思,是老師傳播知識的“希望的田野”;

小嗎?它的每塊磚都是觀古通今、通往未來的橋板。老師引導孩子們從這裏出發,去認識廣闊的世界!

老師的講台,儲存著多少深情和熾愛!文明,在這裏傳播;愚昧,在這裏掩埋……

電扇

它不停地運轉,把習習柔風輕輕地送到繁忙的案頭,拂去了他額頭的汗珠,也梳理了他紛亂的思緒。

它含情脈脈,目不轉睛地望著老師,看到他用那支磨禿了的紅藍鉛筆,又繪出一幅新圖,便加速飛旋,送去加倍的清涼……

戰士和星

(一)

夜來了,它,各就各位,從不缺勤。它知道,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它雖然很小,顆顆都晶瑩閃耀,就是掉進泥潭裏也光澤耀目,它徹夜裏放著不滅的光輝,為夜行人照路。那是希望的眼睛,人們看見它,就跨開大步奔向黎明。

啊,在邊防線上也有無數顆這樣的星……

(二)

晨風在山崗上鬧,將酣睡的大山驚醒。黎明來了,星星悄悄地隱去。它在東山巔留下了一句話:我還會回來的!

星兒上哪兒去了?它含笑融進了霞光裏……

我找啊找,終於找到了,在那小草尖上找到了它留下的腳印——一顆亮晶晶的水珠兒;

啊,在漫長的邊防線上,那一串守夜的紅星,也凝聚著這樣的露珠……

(三)

還有另外一種星星。

它跟真的一樣,晶瑩透亮,閃閃,爍爍……可是,風一吹,它動了,隻剩下一片平靜的水麵

連三歲孩子都不願下河撈星星。因為那是幻影,是假星星……

眼睛

太陽升起來了,科研所門前的光榮榜,最早沐浴在明媚燦爛的朝霞裏。好多人站在光榮榜前,望著照片上那一雙雙眼睛,沉思、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