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熱點作家簡介
陳曉輝,筆名逆楓,浙江金華羅埠人,現居上海。
知名作家,全國一級作文專家,作文教輔書暢銷作家,當紅青春作者,《讀者》、《意林》、《格言》等暢銷雜誌簽約作家,最受青少年讀者喜歡的青春美文作家,成長勵誌演講師,每年各類講座數十場,所帶學生遍及全國各地。主編策劃青少年閱讀係列暢銷書籍《這一生,隻為愛而活》等50餘部,著作有《中考作文有一套》、《高考作文有一套》、《來吧,和生命跳支舞》、《心似一朵蓮花開》、《總有一些愛流淌過你心底》等十餘部。曾獲第二屆青少年文學藝術獎特等獎,2011年湖南新聞獎三等獎。
二、美文閱讀
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
文/陳曉輝
那個微涼的午後,我正在家裏準備著第二天的出差行禮,門鈴突然響了,郵遞員將一封普通的信件遞至我手中,然後轉身離去。
拆開信封一看,裏麵有兩張信紙,一張上麵隻是寫著零星的幾個不規則的字——老師,我想做您的學生;另一張是密密麻麻的成人字跡,意思是他的孩子先天性視弱,隻能艱難地看見很近很近的事物,因此在學校裏常被同學們嘲笑和捉弄,孩子雖小,但懂事,受了委屈不說,隻是一個人偷偷哭泣。家長為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便讓她退學在家了,可孩子實在喜歡讀書,於是,家長經別人介紹,給我寫了這封信,請求我能單獨給她輔導功課。
看著那些雀躍在泛黃信件上的深情字語,再看看孩子那稚嫩的字跡,我似乎看見家長那期許的目光和孩子趴在桌上,頭努力低著,一字一字在信件上寫字的情景。心被濡濕,倏然難過起來,難以言表。我拿出手機,撥打信件上留下來的電話號碼,允諾免費給他孩子複習功課,直到她重新上學為止。電話那頭,是家長的萬般恩謝。
那一個春風橫吹的周末,我見到了我的這位學生——一個非常拘謹而有禮貌女孩子。紮著兩個馬尾辮,穿著整齊幹淨的衣服,笑起來,臉頰兩邊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可也許因為知道自己視力不好,總是微微低著頭,似乎顯得有些自卑。
第一次見麵,我沒有直接給她補習功課,而是給她講了許多童話故事,如《大灰狼與小白兔》、《國王與大丞》、《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等,以此來增進我與她之間的感情,好進一步了解於她。她聽得非常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興趣盎然的樣子。時光倉然,一個小時似乎瞬間而過,轉身離開前,我給她做了一道測試題:讓她從前麵的幾個故事裏,隨意抽取一個關鍵詞,然後簡單地造個句子。她選擇了“撒謊”一詞,然後思考了兩分多鍾,一字一頓地說出了她造的句子——“月亮,是一個會撒謊的孩子”。說完,她捂著自己的小手,似乎非常期待著我的肯定。
這一句話,確實是我所未想到的,把月亮比擬成孩子,可以。可是為什麼會“撒謊”?句子應該還沒完整啊。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於是沉默了會說:“再認真想想噢,老師下次課來告訴你答案。”
走在回去的路上,腦子裏反複回想著剛才的那一幕——在離開的時候,我似乎見到了那淺淌在她眼角的淚。想到眼淚,我猛然大悟:“對啊,她是個視弱的孩子,隻能非常艱難地看清眼前的景物,而月亮,或圓或缺,她又怎能知曉?於她而言,她隻能從書本上或別人口中知道月亮的形狀,有人說它像一艘彎彎的船,而有人卻告訴她那是圓圓的滿月。既然她從未看過月亮,而月亮卻又無端變化,她便自然覺得它就是一個會撒謊的孩子。如此想著,我自責不已,她的造句是想讓我這位老師告訴她困惑在她心中已久的確切的答案,而我的回答,卻如一陣冰冷的風,讓她原本生機勃勃的春天迎來陰霾寒冷的冬日。”
第二日在學校上課,我拿她的造句“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問學生們是否正確,幾乎是一大半的學生都否定了這個句子,可當我將女孩的故事陳述給他們聽時,那些幼小的善良的心靈一下子便被感動填滿,千萬般要求我帶他們去見這位女孩子。
當我們40多位學生排成一排,依次出現在女孩家裏,並說著“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的造句真美時,女孩愣住了,然後衝上來,抱住我,哭了。她說,從來沒有人對我這麼好。最後學生們相擁一起,強烈要求女孩跟他們一同到我們的學校上學讀書,做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女孩允諾了,那是她第一次,抬起頭,正視我們。那淺淺的酒窩裏,綻開出一朵燦爛的自信之花。
數日後,我收到了女孩家長的來信,信的結尾這樣寫著:“孩子從未見過月亮,也看不見,但是,老師您卻在她心中勾勒出一輪美麗的月亮。相信,那皎潔的月光,會讓她走出迷頓、困惑與自卑的時光……”
讀完信,心中徜徉著一種溫暖的幸福感。是啊,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這是我聽過的世上最動人的句子。
【作家構思呈現】:
寫這文的時候,我腦海中反複浮現那個小女孩的身影,可愛、懂事也聰穎,隻是生命不公,她視力上的殘疾,讓她變得壓抑與自卑。當初如果我隻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普通老師去給她輔導功課,那麼,她心理上永遠都有那麼一種隱忍的殘缺。所以,師者或者家長,隻有俯下身子,真正去走進和關心孩子們,才能消除他們內心的陰霾,給予其一片自信與開朗的豔陽天。
而若此文隻單純地去描述女孩成長的事件,全篇會顯得很單調,所以,就需在寫作中運用情感線索的襯托。這樣的線索,通常是攫取生活中的景物,一草、一木、一葉或一花,如善心可以是花,生命可以如花,一個孤獨的老人可以是牆角一株柔弱卻又堅強的草的象征。而此文的情感線索便是月亮。通過“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的前後正確與否對比,揭示出文章溫暖與愛的主題,勾勒出了朦朧卻又清晰的意境。
所以,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與其真心想學好如何寫文章,不妨先試著去融入生活,靜心諦聽生命的聲音,讓筆端的文字順著心聲而淺淺流淌,那樣,會很美很美!
【適用考場話題】:
殘缺 卑微 光明 溫暖 善良 生命 信心
和風說話的孩子
文/陳曉輝
陽光透過疏疏密密的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風一吹,便輕悄悄地跟著挪移了,淺淺的,碎碎的。這個寧靜的夏日的清晨,我一人躺在院子裏休憩,享受著自然的賜予。
鈴……電話鈴聲響了。是一位學生家長打來的,急促的語氣中敘述著對孩子的焦慮:“逆楓老師,孩子他最近不知道為何,經常一個人無端站在風中,順著風吹的方向,喃喃自語,凝思沉重的樣子。起初,我以為他隻是在風中思考,可是,每次回來他都會顯得很憂傷,這讓我十分擔心。”
給了家長些許的安慰和承諾之後,我突然想起有關於這個孩子的一個學習細節。記得,那是一次非常精彩的作文課程,我給學生們講了‘農夫趕集’的故事之後,班上所有的學生都因為故事的幽默與滑稽而捧腹不已,唯獨他眼望窗外,神情迷離,儼然是開了小差。課後,我走到他的位置上,微笑著問他上課為何開小差。他臉一紅,靦腆地答道:“老師,我是在聽風吹的聲音。”說完,他從座位上站起,奔跑著出了教室。當時,我隻是以為孩子淘氣未細想這事,現在結合前麵家長在電話中所陳述的內容,心裏不免產生疑慮:他為何會如此癡迷於風?又為何要憂傷?他們之間會有什麼樣的故事?
為了知道答案,我特意選擇了一個流光遍野的午後,給孩子們上了一堂作文寫生課,在給他們講了大約一刻鍾時間的景物作文構思技巧後,便讓他們自由觀察和寫作,而我,則站在樹蔭下,一直觀望著他。果然,沒過多久,他便站在風口處,順著風吹的方向,呆望自語著,任憑周圍的同學如何歡鬧與爭吵,他隻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我是靜悄悄走到他身後的,然後用手觸碰了下他的小手臂,問他在想什麼?他見我站在他身邊,顯得有些失措,支吾著不知如何回答。我握住他的手,半蹲下來,用微笑的眼神注視於他,然後問:“又在聽風的聲音?可以和老師一起分享你內心的漪漣嗎?”
男孩見我沒有絲毫的指責之意,嘴角搐動了下,可還是沉默了。於是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著說:“這樣吧,你把你內心的故事寫成一篇作文,然後明天交給老師看,好嗎?”
“嗯,老師。”他點了點頭允諾下來。
第二天,我批到了他的作文本——老師以前告訴過我們,要做一個悲憫的人,要為自然間的一草一木,為一個陌生人而感動,學會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愛。可是,這些時間,我突然發現那個天天早出晚歸的以替他人修補鞋子為生的老人好感人,她那麼老了,走路都蹣跚了,卻還要為生活努力著;我發現學校後麵那條小巷中有一隻黑白相間的貓咪好可憐,它似乎是被人遺棄了,沒人照料它;我發現牆角的那些柔嫩的草都很偉大,在那麼刺眼的陽光下,一直自信地挺立著,向藍天秀展著自己的美麗。我不知道如何像老師說的去向他們表達我內心的感動,但我覺得,風會將我的心聲傳播的,愛的種子是會蔓延的,對嗎?我期待著……
手握作文本,眼眶似乎瞬間灼熱起來,是的,是這些稚嫩卻又真誠的字語感動了我。我拿起筆,在他本子上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色五角星,並寫上了長長的批語……
是啊,盈盈自然間,風會傳播我們的愛。和風說話,讓我們讀懂了生命中那一掬最美卻也是最澄澈的心靈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