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笑眯眯的說:“我大孫子是個男娃兒。既然是男娃兒,到歲數了就更該上戰場,該跟著康來將軍保家衛國了。總不能人家別處的娃兒們為了保護我們在疆場上拚死拚活,我們自家的娃兒卻縮在家裏不出頭吧?我家大娃兒從小就立誓要為自己父母報仇,不上戰場,他怎麼報仇啊!”
旁邊吃飯的一個比較大的姑娘不滿的說:“奶奶!是你自己說的,保家衛國不分男女!等滿了16歲,我也要上戰場殺敵!我早就對你說過啦,以後一定要像康來大將軍那樣做個了不起的女將軍!”
老婆婆還是笑眯眯的,“那二丫你可要加緊訓練嘍!軍隊招收女兵可比招收男兵嚴格的多了。你這個模樣,”老婆婆上下打量了幾眼自己的孫女,“你這模樣離女兵的要求差遠嘍!”
“我肯定還會長高的!”二丫漲紅了臉,“隻要我平時多吃飯多幹活,我一定會很快長高的!”
坐在一起的另兩個小的也嚷嚷著自己長大了要參軍保家衛國,聽得陸寧一莫名有些感動。
老婆婆歎口氣說:“唉,你說康來將軍那麼好的一個人,為什麼到現在也沒成個家呢?雖然有義子義女,但到底平時沒個知冷知熱的貼心人啊。”
這話題幾個半大孩子沒法參與,都沉默不語,各自低著頭扒飯。
陸寧一笑著說:“那康來將軍必定是不願意因為家事而拖累國事吧。這女子要是有了家室,想要幹成一番事業,就更不容易了。”
老婆婆深有同感的點頭說:“就是,想當年我也曾上過戰場,還做過女兵營的伍長呢!可惜成了親不久就有了孩子,為了照顧孩子,隻能回來種地了。”
“大娘,你還曾經當過兵?”陸寧一有些驚訝地問。
“是的。早些年胡岐軍隊進犯燕西,我便和村裏的幾個姑娘一起去參的軍。我們幾個可都在那次戰鬥中立下了功勞,戰友們還戲稱我們是‘燕西鐵娘子’呢!”
老婆婆打開了話匣,便津津有味地給陸寧一講了一些自己年輕時參加的戰鬥,重點說的是胡岐軍隊是如何的殘暴凶惡,自己這方是如何的英勇,當然也說了一些胡岐軍隊的戰鬥習慣和戰鬥弱點。
陸寧一奉承附和了一兩句,也趁機說自己雖沒有其他長處,但有幸跟著走鏢的師傅學了一些防身招式,聽了她說的故事也想參軍保家衛國,向她打聽了康來所帶領的威遠軍的駐地方向。
陸寧一借宿時向老婆婆一家說的借口是投親不遇,所以老婆婆以為這是她找不到親人心中茫然,一時起興做的決定,聽了她的話,語重心長的說:“你還是不要倉促的下決定,戰場的苦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後來見陸寧一態度堅決,老婆婆才不再說什麼,不但給她指明了威遠軍的駐地方向,並且還給她詳細講解了附近的地形地貌。
在老婆婆家住了一宿後,第二天早上陸寧一就告辭了離開了。她按照那位老婆婆指點的方向,向駐守在燕西的威遠軍駐地行去。
西北邊疆苦寒,這才剛剛入秋呢,就已經刮起了凜冽的寒風,路上偶有的幾個行人,都裹著厚厚的棉衣。
修煉到築基以後,陸寧一的身體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畏熱畏寒了,但她還是取出寒衣將自己裹緊了,免得自己看上去太過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