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酒宴過後,隴縣仿佛恢複了平靜,與往昔一樣。
但是,生活在隴縣的人,都清楚,隴縣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刻,隴縣以縣長為主,人人都得俯首。
而在這一段時間之中,衛餘娶許家女子,許家在隴縣地位日益高漲。
“大人,你找我?”
縣丞路明走進來,對著衛餘笑了笑,道。
“嗯!”
微微頷首,衛餘示意路明落下,然後方才一字一頓,道:“縣丞,開墾荒地,安置流民的事情,進行的如何了?”
“稟大人,由於官府出錢,民眾出力,安置一事早已經落下了帷幕,至於開墾荒地,由於驢與曲轅犁極為好用,如今的每一戶都有二十畝田地,隻等著開春耕種!”
“撕拉!”
書房中之上,火爐通紅,屋子裏麵溫暖如春,屋外天寒地凍,衛餘與路明,陳到三人相對而坐。
木炭在火爐之中放肆,劈裏啪啦響個不停,將安靜的氛圍打斷。
“朝廷下令各州郡豪傑自舉義兵,討伐黃巾賊寇,大人以為我們當如何?”陳到眼中滿是炙熱,沒有人不想參與戰爭,更何況是一個絕世武將。
聞言,衛餘沉默了。
他清楚,漢末以來,宦官與外戚你來我走,政治黑暗,而當今人皇更是昏暈無能,驕奢淫逸,沉迷於酒色,公然買官,百姓怨聲載道。
可以說,此時的百姓已經被逼的走投無路,暴起反抗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望著紅火的木炭,衛餘長歎一聲:“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徒呼奈何——!“
衛餘清楚,東漢亂而至亡,最大的弊端就是對於百姓的忽視。
不管是宦官還是外戚,亦或者董卓都是如此。
東漢末年,隻有在乎百姓者,才得到了最後的勝利。
一如劉備!
“大人,我們是否要響應郡守的檄文,率領大軍出擊黃巾?”陳到再一次追問,道。
衛餘目光閃爍,沉默了一會兒,道:“黃巾之亂,旦夕之間,就會平定,我們當地處涼州,根本沒有操作的可能性!”
“三百兵丁太弱小,不管是在何處,都是一群炮灰——!”
說著,衛餘望著陳到:“叔至,你放心,有朝一日,你必然會在戰場之上,建功立業,成為不世名將!”
“但是,這個時候,我們根基未聞,還是應該以隴縣為基礎!”
衛餘思考了一會兒,便拒絕了陳到的建議。
他心裏清楚,這樣做雖然有好處,但是壞處同樣不少,而且此時此刻的自己太弱了。
在加上大環境不成熟!
作為一個後世人,他清楚記的一句話:“槍打出頭鳥!”
而且,還有一句話叫做:高築牆,廣納糧,緩稱王。
如今的他,還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這個時候,衛餘清楚,是最脆弱的。
任何的不確定外力,都有可能讓剛剛搭建的草台班子散掉。
“可是大人,黃巾暴亂大起,如今隻有正是建功立業的最佳時機!”陳到望著衛餘,一字一頓,道:“而且黃巾暴亂,各地豪傑並起,英雄縱橫於大地之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