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二故鄉來人了
2008年12月底,鳳凰網為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40周年,在曆史專欄開設“知青個人史”專版,以《我在北大荒的日子》和《撫遠荒原的故事》為題,用兩個專版連續發表了我寫的回憶下鄉生活的兩組係列文章和照片。這之後,就是2009年的元旦了。
新年第二天,我的電子郵箱接到一封來信,標題是:《來自前哨農場的問候》。信中這樣寫道:
尊敬的楊先生:
您好!首先對您在北大荒特別是您在68團的開發建設中所做出的特殊貢獻表示崇高的敬意!沒有您及當年的開發建設者就沒有北大荒特別是前哨農場的今天.
我是前哨農場廣播電視局局長,叫鄭德強,很冒昧打擾您.很早以前就拜讀過您的>一書,今又在鳳凰網上見到了您的文章.對您在當年開發建設北大荒的傳奇經曆素然起敬,也激發了想進一步了解您的想法,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年的曆史是我們當地媒體的責任,所以打擾您想對您進行采訪,不知您是否有時間接待.
期盼您的回音.
再次敬禮!
黑龍江農墾電視台駐前哨記者站站長
前哨農場廣播電視局局長 鄭德強
2009年1月2日
這封信的標題和內容都令我十分感動,當即回信:
鄭德強先生:
您好!首先感謝您代表前哨農場給我帶來的親切問候!我已經整整30年沒有聽到來自前哨農場的問候了。您對於我們知青和68團當年給予的高度評價,我也代表我本人和我們這些當年參加過撫遠荒原開發建設的知青朋友們深表感謝。
關於采訪的事,說實在話我有點矛盾,首先我本人不過是當年上萬開發建設者中普通一兵,現在也是個很普通的人,真的沒什麼可采訪的,從這個角度說,我不具備被你們采訪的資格。但是,您又說:“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年的曆史是我們當地媒體的責任,”這句話又十分打動我。這樣吧,如果你們想做這個節目,我可以推薦一些當年真正貢獻比較大的知青,采訪他們的效果可能更好些。
聽說前哨農場在搞場誌,我沒有看到,我希望兵團開發時期和知青的貢獻應該占一定的篇幅和份量。
我再有機會去撫遠時一定前去拜訪。
歡迎您到哈爾濱來!
祝2009年萬事如意!
楊立偉
2009年1月3日
幾天後我又收到了回信:
尊敬的楊先生:
感謝您能夠念及第二故鄉之情給我回信.應該說這些年前哨農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聽人說您去年曾回來過,我也看到了您去撫遠拍攝的照片,第二故鄉的變化您的感觸應該是最深的,所以您及其他知青的貢獻不是筆墨能夠彰現出來的.我已與農墾電視台的編導聯係完了,但由於馬上年關了,所以拜訪的事隻能放在年後了.
關於史誌一事,我詢問了有關部門,據說總局史誌部門曾對前哨農場在場史中用較大篇幅描述知青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的史誌部門也曾經想與您聯係,但一直無果,這次聯係也算有緣了,年後我將和農場史誌部門去拜訪您,屆時還請還原曆史.不管怎樣的曆史都是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