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北大荒來信(2 / 2)

我寫了複信:

建倉:

你好,來信收到。書是舊的,抱歉了,隻能是方便時再彌補。

驚悉你的父親張廷順同誌十年前就逝世了,請接受我遲來的哀悼!你和你的母親把他的遺骨安葬在撫遠,讓他魂歸北大荒,我想他的在天之靈會心慰的。

這幾年我也回過幾次前哨,如果再有機會去,我爭取去富錦看望你和你的母親,代我向她和你弟弟們問候,祝你們生活幸福,我想,這也是你父親最大的心願。

關於我們之間的通信聯係,剛寫了一篇小文章發在博客上blog.sina..cn/s/blog_492c8c700100ul0f.html,如有不當之處請見諒。

楊立偉於江蘇啟東

張建倉,這個北大荒生長的孩子,曾經在部隊服役20多年,又回到了北大荒。建倉的父親,晚年退休已經到南方生活,可是在他逝世後,遺願仍然是魂歸7000多裏外的北大荒。建倉的母親和大弟至今也生活在北大荒。“建倉”這個名字,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是為什麼起的:他飽含著老一代北大荒開拓者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要把北大荒建設成北大倉!

北大荒啊,從第一眼看到你就迷上了你,離開多少年,依然魂牽夢繞著你!多少開發者直到逝世他們還要魂歸到這片黑土地!他們的子孫還要繼續生活在這裏!奮鬥在這裏!看到建倉的信,想到他的父親和一家人,使我想起當年開發撫遠荒原的戰友們,想起丁指導員,想起老馬和他的後代......“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就是北大荒開拓者的奉獻精神,是北大荒人最引以自豪的寶貴精神財富!

北大荒啊,這片神奇的土地!

《撫遠拓荒者》這部記錄我親身參加撫遠開發荒原五年經曆的28萬字長篇紀實文學,是2001年出版的,距今已經十年。十年前,建倉剛剛從部隊轉業回到北大荒,十年前,建倉的父親還健在,十年前,我剛40出頭雄心勃勃。十年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隻是短暫一瞬間,但對於每個人,卻是一段漫長而寶貴的無法重複永不再來的人生。《撫遠拓荒者》用十年時間才走進了一位北大荒下一代人的手中,我很榮幸。

有兩位“80後”的網友曾經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暢談OF嗬嗬”說:“非常喜歡‘紀念上山下鄉運動40周年!’一係列的博文。真實生動地記錄了當時艱苦的環境下,你們那一代人高尚的品質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作為‘80後”的我們,一定要多向你們學習!”“藍色妖姬”說:“我就是前哨人,如果沒有當年你們的付出,就沒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前哨的變化很快,歡迎下次來玩。”這說明“80後”的新一代中,依然有理解知青,理解北大荒精神的人,我很欣慰。

兩天前,也就是9月16日,是我下鄉到北大荒撫遠荒原37周年,謹以此文紀念。並紀念建倉的父親張廷順同誌,紀念老一代北大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