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侃的是男生喜歡女生和無底線的討好女生的區別,後半段則轉為一種大學生即將畢業時,麵對曾經的女神那種悵然感。
總之整體上讓大部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學男生,會下意識的產生代入和自嘲,而聽到最後又會有一點點傷感。
第二首則和第一首對應,名字叫【喜歡和舔(女生版)】。
這首的曲風和上一版類似,但也做了不少的少女化的改變。
歌詞就完全相對了,寫的是一個女生對男生的喜歡以及無底線的討好,到最後同樣玩了一波小傷感。
錄製這兩首歌曲的時候,第一首江鳴州用了自己的本音,把嗓子稍微壓得更加青澀一點,唱了出來。
雖然用了演唱技巧,但聽上去就和純素聲那樣,非常的質樸。
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即便用了演唱技巧,聽起來卻像是沒用一樣。
而這種唱法自然是來自於c+級原創音樂人的技能。
第二首的女聲,江鳴州找到了網上最好的變聲軟件,用他音樂人的技能,把自己的聲音調成了女性聲音。
不是嬌滴滴的那種,也不是女漢子那種,總之聽起來有點清潤,像是這幾年他挺喜歡聽的【房東的貓】這個民謠唱者的聲音,大學女生味兒十足。
江鳴州的計劃,是等這首放出去後,便直接表明聲音是調音的結果,如果有哪位聲線相似的女歌手願意,可以找他授權翻唱。
而第三首歌是一首古風歌曲,名字也非常的口語化,直接就叫【古風啊古風啊古風】。
這首歌算是融合類,前三分之一用的是當前網絡上很流行的那種所謂古風感,聽起來有一種才子佳人的感覺,另外還帶了兩句京劇腔提升一下bi格。
大多數人聽起來都會覺著十分悅耳,如果是已經成名的網絡歌手創作,多半會被網友稱頌為有才華。
但是接下來的三分之一就是一段銜接的旋律了,從先前的流行古風開始轉向真正的古韻。
由於大多數流行古風是貼近於宋朝那種才子佳人的味道,所以即便是融合銜接,江鳴州也不太容易把最後部分弄成春秋戰國或是秦漢一類那種他個人喜歡的古樸的感覺。
所以銜接過後,這最後的三分之一依然是宋風的感覺,但比起流行的古風卻要古樸得多,完全由古琴、琵琶和竹簫等樂器混合而成。
當然這幾種樂器都是通過音樂製作軟件模擬出來的。
至於歌詞部分,則有點模糊,部分人會聽成是對於所謂流行古風的嘲諷。
但從另一個角度聽,又像是在鼓勵不同類型古風曲目的創作,隻要能夠悅耳動聽,聽出自己的感覺,就是一首好的歌曲,沒必要為此而爭論。
之所以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讓未來的歌粉們互相爭論,江鳴州知道古風圈本來就不夠龐大。
始終是一部分大學生年紀的人在玩,一旦畢業了上班了工作多了,就有不少人退出了。
而這部分大學生最喜歡的就是爭論和界定誰的古風才是真古風,這種感覺和漢服圈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