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王二忍不住又拿了一片,這片少了一邊麵包皮,白白嫩的,外挺內軟,更加酥軟可口。
王二又拿起第三片,他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又新鮮的麵包,熱熱的燙燙的反而讓香甜發散地更加徹底。
“好吃!真好吃!我沒什麼好的!你不開個麵包店太浪費了。”
“謝謝。”
寧佳滿意地露出微笑,又朝楊予欣看去,“不過我隻是照著教程調配而已,你揉的麵團也很棒。”
楊予欣的表情呆住,“真……真的嘛?實話,這是第一次有人誇我!”
“不至於,你爸媽就沒誇過你?”
“有也有吧應該,不過……”
“誇什麼誇,整那些沒用的幹嘛,趕緊吃不就好了嗎?”
“那就失去意義了。楊予欣同學,謝謝你幫忙。”
“嗯、嗯……今簡直跟做夢一樣!寧佳同學會謝謝我……還一起做出這麼好吃的麵包……”
“還好吧,隻要你以後別再浮誇地迎合我就好。”寧佳仍舊不忘叮囑。
“嗯嗯。”楊予欣心滿意足地嚼著麵包,似乎在靜靜思考。
看到她的模樣,王二忽然覺得,她其實很想改變自己,但八成不知道該怎麼改變。
正因為寧佳算是個明星,於是一言一行在楊予欣眼中都會放大,她會多想很多,為什麼別人會這樣做那樣做,到底是我做錯了什麼。
可有人會產生“我哪裏做錯了”這種想法,恰恰是他人不願意認錯的結果。
一邊叫孩子誠實和知錯就改,一邊自己卻逞著大人的尊嚴,即便犯錯也死不承認,卻遷怒於孩子,這樣的家長應該不在少數吧。就好比出題老師不嚴謹,題目錯了還要讓孩子強行作答,那孩子便會在錯誤的試卷裏絞盡腦汁地給出一個答案,僅僅是為了一個所謂“正確”的√。
對寧佳而言,她也漸漸理解為什麼楊予欣會是這種性格。
楊予欣來之前鬆蘿老師什麼都沒,僅僅給兩人一個比賽。“努力改變”VS“本我懶惰”的比賽,實則是對社恐症治療方向上的分歧。
事實則是,楊予欣其實一直很努力地想要改變,隻是努力地有點過頭。
或許換一套衣服就能給自己的內心武裝起來什麼,實際上卻是把自己更加封閉了。
想要主動加微信來證明自己不自閉,卻又很委婉地視圖掩飾,被拒絕以後臉色還是很難看的,明她太在意這些細節了,別人恰恰並沒有想太多。
於是又回到舊我,一味地承認別人正確自己錯誤,不斷重複家庭裏遇到的交流障礙,讓試圖重新蘇醒的自信被摧毀殆盡。
“下次做蛋糕吧,其實我本來就是想做蛋糕來著……”
寧佳嘀咕道,打從心底不情願地捧起咖啡。
不管是真心話還是事後諸葛亮,這句話聽起來並沒有讓人不爽的感覺。
而且莫名其妙地,和她的一種隔閡或者鴻溝好像突然就煙消雲散了。
“嗯,我,我也感覺到了,不過沒敢問,其實高筋麵粉不太適合做蛋糕。”
楊予欣用相當低的聲音,寧佳則是大度地點點頭。
這時候王二疑惑道,“我還是沒想明白,花了幾個時做出來的東西,幾分鍾吃完了,到底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