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層麵上,老百姓是否敢花錢和有多少存款沒有直接關係。隻要工作穩定有工開,且工資(經濟)持續增長,哪怕貸款負資產他們也敢持續花錢。除了花錢外,他們還會擁有幸福感,匆忙娶媳婦,然後沒心沒肺的生一堆娃過日子。
但如果失業在家,找工作困難,往後看不到發展的希望,哪怕有許多存款,且錢越來越值錢。但其實絕大多數也就不敢花錢了。工廠的東西賣不掉,工作崗位就更少,瘋狂減薪裁員。這就是蕭條。
這是日不落艦隊急著轟開我大清國門的原因,本土已經被他們自己玩死了,要是不想亂,他們隻有強製性把東西賣給我大清接盤,養活他們的工人。
扯遠了。
不論怎麼說,這場經濟金融保衛戰的主體部分已經打贏,剩下的就等著慢慢撿漏收關。
李曉蘭高興的在於,幾次遲疑後,最終她們家還是選擇信任局座,於現金價值最高點的時候大量拋售現金,換入昆山開發區的資產準備生產。
之前被五大銀號那些壞蛋開除掉的各方麵優質工人技師,不用費力去挖人,以撿白菜的方式簽了一堆終身製合約,就等著開工。
其他的大中小商人沒李家手眼通天,沒她們看的明白。但既然預期中現金價值已經走下降趨勢,那麼誰都不是傻子,都開始想辦法投資聘用工人了。
這是局座藍圖中的“大航海時代”,一條海路,帶動起投資製造熱。工價大幅上揚人又不夠用的時候,大浪淘沙,他們會喪心病狂的購買機器。因為不買就競爭不過別人。被別的奸商把命給革掉。
這會是大宋式的工業革命。現在仍舊隻是個概念,但火種已經開始熊熊燃燒……
許誌先已經撂挑子去探親了,且走之前定下了不開會,不發文件,不做決策的基調。
這實際等於提前對張子文讓路,張子文說了算。
誰都知道,往前許誌先所謂的發文和決定,大多數都是用於否定局座的腦洞。基本上一直以來在做事的就是張子文,其他人隻是按部就班的把關,一言不合就說“駁回”。
考慮老許的最高精神是害怕把戶部嚇死,口頭指示“突擊花錢”,各自整理財務報表提留足夠的發展公積金。
所以論花錢和做賬麼,張子文怕過誰來著,真的死命用錢了。
至五月十八日,大宋海軍造船廠正式掛牌成立。
其實海軍開的薪水相對不算高,但有傳說中的編製加成,且穩定。海軍困難時候也從來沒解雇過任何一個工人(犯錯亂來的除外),於是大招工時盛況空前,招工處險些被擠爆。
人們紛紛揮舞著戶籍文件表示:政治成分足夠優美,祖上三代良農,求帶走。
李曉蘭等奸商急了,哪怕在工價上溢價高達兩成左右,也競爭不過局座的口碑,基本上隻能招被他們挑選剩下的。
不過有經驗有功底的技師倒是被奸商們大量搶走了。對於這部分,海軍的政策體製注定了無法大幅溢價,但這些奸商對這類人可以溢價十倍甚至二十倍。
編製和穩定就算有吸引力,但畢竟有個價值可以量化,閾值到了,他們自然會跟著錢多的方向走。
於是現在的起步點是以李曉蘭為核心的奸商們更高些。他們已經組成了一定程度的同盟,揚言要在航海相關製造業上,和局座的草根工廠打一場硬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