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劉逵因指引天機需避嫌政務,暫免中書侍郎,改任同知樞密院事(代理樞密副使)。
趙挺之複出(臨危受命姿態),帶特進銜出任中書侍郎(主持工作)。
至此局勢明朗化,幾月前小道消息和地攤文學的預判成為現實,這也預示著,關鍵國策上的重大轉向……
七月十七日聖旨到達海軍:
海軍建設發展之快,已不適配縣級架構,基於過大的經濟總量和日趨複雜的海事環境考慮,特許大宋皇家海軍擴軍至一廂(兩萬五千人)。
原蘇州與海軍合並,同上州,仍為行政區海軍。
另,撤銷上海務,其轄區以及業務管轄權整體並入海軍,以更大的出海口,適應更大的海軍規模和海事環境。
張子文不屈不撓,麵對困難不折腰,臥薪嚐膽做貢獻,省略三百字誇獎……
加張子文龍圖閣直學士(後補委員進升委員),知海軍軍州事(行動)。原海軍知事許誌先幫扶把關、建設海軍有功,加樞密直學士,通判海軍(行政)。
欽此(趙佶趙挺之畫押)。
海軍秘書長陳實轉發這份文件時心情古怪。少許擔心又少許興奮,真不知道該怎麼看待局座,大抵就是又愛又怕。
可喜的是陳實照樣升了,出任海軍錄事參軍(紀律監察)。劉光世升海軍軍部都統製。
不止如此,皇長子京兆郡王加海軍節度使(名譽封地)。這估計是皇後娘娘的操作,張子文就是皇後娘娘指定的往後的皇子護航人。
這個時期的這種操作,就已經具有一些達班子的意味了。趙桓是海軍的最高名譽領導人吉祥物,而張子文是他的管家(執政)。
隻等什麼時候海軍收編禁軍,同屬上四軍嫡係,並升個大都督級,那麼趙桓就一定是皇太子。張子文不但是執政一定還會兼任太子太師。
對這意料之中的任命張子文總體又有些懵逼,也不知道老趙他們搞什麼飛機,難道……他們獲知了我小張打算對老許係反攻倒算的意圖?
也興許是趙明誠這個留級生使壞了,進讒言後,把許誌先弄成了平級?
是的這次升職,含金量最高的其實是許誌先這孫子,他和張子文是真的各方麵平級,的確是張子文主政,但許誌先有一票否決權。也就等於沒他簽字,重大決策做不了。
趙明誠這廝總體混不成了,小肚雞腸能辦什麼事?真的是個留級生,原本此番他該畢業了,可惜因為一些波折,他還需一年補完學業。
當然張子文自己也好不了多少,也算留級生,不過名譽比他好聽些,張子文大抵是因為建設國朝之需求,立即讓太學知識青年小張下鄉上崗,從而暫時“犧牲學業”。
相反是李邦彥這混世魔王,真的以優等生姿態畢業了,起步也相當高,這次調任海軍簽書(秘書長)。另外聽說這個壞蛋後期和荒唐俊混跡在一起,此番荒唐俊也跟著李邦彥南下創業了。
這樣的新形勢新姿態,恐怕張子文也要適應好一陣子,有得亂了。
這像是個段落終結,同時又是另一個段落起點,下麵的路怎麼走,張子文心中早就有了具體藍圖,同時,也知道會有數不清的困難需要去逐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