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末日火山的火焰(2 / 3)

高麗第五次拒絕承認擊沉過宋軍護衛艦。

十月,張子文再無耐心,秘密授權宋國海軍第四驅逐艦隊指揮官劉光頭,讓其根據情報,在朝鮮海峽伏擊高麗水軍,最終擊沉高麗戰艦九艘。

朝鮮海峽事件吸引注意力的同時,七十人規模的海軍陸戰隊從西京海岸線登陸,在女真傭兵、高麗內部土匪的掩護下突擊西京監獄成功,救走被秘密關押的宋國海軍和子民。

事件一度導致東亞世界震驚!

各方進行譴責,都要求宋國給與解釋,大宋朝廷也讓張子文解釋。

張子文說“不存在,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海軍,我沒了解到有宋國海軍艦隊違規軍演的事,如果了解到,後續會召開發布會,請大家耐心等候官方消息,切莫人雲亦雲”。

突擊西京監獄的事件張子文是承認的,但那不關宋國海軍的事,乃是宋國失蹤人員的家屬湊錢,一群沒有節操的女真和朝鮮籍傭兵幹的。

同時指控:監獄中的宋國人,證明了高麗是相當不負責的邪惡國度,西京監獄事件,表明了當時宋國護衛艦確是高麗官方擊沉。

高麗表示:拒絕認可張子文的指控。並於多種國際性場合說是張子文私自頂風作案,自導自演了當時的黃海事件,意圖抹黑、栽贓、碰瓷高麗。

至十一月,內部問題重生的遼國烏爾古德胡樂部族叛亂,處於自顧不暇狀態。

考慮到張子文在朝鮮海峽擊東亞小強戰艦的喪心病狂事件,大家認為結仇太深不可能化解,且高麗確實可惡,恰逢遼國內部叛亂,哪怕趙佶也受購了高麗人的挑釁。

宋國朝廷判斷:遼國不會這個時候插手高麗事務。

至於政和三年十二月,大宋正式對高麗宣戰!

為避免和敏感的遼國產生誤會和摩擦,不能動用陸軍。海軍承旨張子文被皇帝委任,帥皇家海軍主持對高麗之國戰。

政和四年四月宋高之戰白熱化。

圍繞原本就存在領土爭議的濟州島,發動了當時地球規模最大的海戰。彼時,張子文親自登上排水量四萬噸的京兆郡王號戰列艦督戰。

海軍大將劉光頭帥第二艦隊,第四艦隊,第五艦隊,第六艦隊參戰。

至五月初,以大交換比全殲高麗傾國海軍總計排水量一百七十萬噸的戰艦。並占領被高麗實際控製的濟州島。

局座的小兒子就於這時期因百日咳夭折。好在還有兩個小女兒,以及一個類似鐵憨憨、和四九一樣厚道的長子,名叫張衛國。蔡文姬幾次想給鐵憨憨改名卻沒得逞,張子文警告開封縣戶籍口:誰辦了我找誰麻煩。

至六月,宋第一代中程轟炸機成熟量產,從盟國日本的長崎海軍基地起飛,以及臨時修建的濟州島海軍基地起飛,大規模轟炸半島東北部。

七月,高麗位於半島東北部的工業以及防禦工事基本瓦解。

八月至於十一月間,宋國海軍陸戰隊陸續一百三十個機械化野戰營從半島東北部登陸。

陸戰隊指揮官劉光世存在戰術性失誤,三戰一勝一平,部隊傷亡不小,戰局一度相持不下。

致使了剛從喪子傷痛中恢複的張子文親臨半島戰線,親自主持民事和思想工作。軍事上仍舊放權劉光世指揮。並於不可能的速度下,臨時建設了半島東北部空軍基地。

政和五年四月,宋軍集一千七百架中程轟炸機,轟炸高麗首都開京。

高麗的頑強程度超乎估計,堅持至政和六年二月才正式宣布投降。

挺火協議簽署前,驍勇善戰的遼國大將耶律塘沽平定了部族叛亂,開始忌諱宋國。

考慮到遼皇仍舊無心戰爭,首相蕭的裏抵不同意介入宋高之戰。但又考慮到為避免高麗被整體占領,從而進一步威脅到遼國鴨綠江邊境。於是遼國介入了宋高談判,默認高麗戰敗,但不同意宋軍過開京以南。隻默認開京以東北地區為宋國軍事占領區。

早年,宋國確立了無可比擬的經濟霸權,但仍舊沒人當回事,並舉國恐遼沒自信。直至政和六年,張子文帥海軍不講戰術,直接以鋼產量碾壓東亞小霸主高麗後,正式確立了亞太地區的海事霸權。

不好的在於,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又跨過大西洋,英國人已先於宋國走出戰爭泥潭,他們在一年前就徹底擊敗法國以及神羅帝國一眾醬油。以喪心病狂的速度吞並愛爾蘭島,並逐步展開了整合歐陸的軍事行動。

大量英國間諜在宋國活動,有傳言,宋國已量產的第一代轟炸機數據被竊取。但自始至終無法得到驗證。

因為至政和七年,宋國方麵仍舊沒有任何關於英國第一代轟炸機試飛的消息。

但海軍情報局,中書情報司,樞密院情報局,以及皇城司等幾大不同屬的情報機構,都獲知了英國的歐陸戰爭順利,現即將征服新大陸、擴張礦產和油井戰爭計劃。

政和七年四月,時任樞密使(首相)的張子文說服了大宋各方。

八月,大宋也出爐了自己的“東出太平洋、節製日不落之軍事計劃”。

張子文進行了全國動員,要求海軍配合工業部企事業,民間資本:必須先於英國人之前,推進北美新大陸。經略不是目的,一定要阻止英國人在新大陸生根!

時值北美大陸太亂,土著,歐洲盜賊小偷土匪通緝犯,以及各種被英國幹掉的流亡政府,抵抗軍勢力,就集中於北美大陸。

於公元1118年,英國艦隊到達北美東岸(紐約海岸),登陸之際被強烈抵抗,曾經一度殺的血流成河卻推進緩慢。

同年五月,宋海軍第五艦隊,第六艦隊,第七艦隊東出太平洋,於六月從北美西岸登陸(加州海岸)。

晚於英國人兩個月登陸,但陸戰隊指揮官劉光世不負眾望,帥首期三個機械化師,於八月末推至北美中部(北美大陸中線分割點)。

同一時間英國人也推至了北美中部。在當時,宋國海軍與英國海軍,雙方都未有開戰授權。最終相互不讓,隻能相互暗下使絆子,扔黑錘,捅黑刀,形成了戰略對持、戰術摩擦。

公元1119年,為彰顯科技和軍事肌肉,張子文乘坐宋國六萬噸排水量航媽訪問日不落進行談判,大抵還是和平為宗旨。

因亞洲局麵並沒有完全收拾,這時期要不是喪心病狂的英國強盜有占領北美資源區的計劃,張子文真的不主張遠渡重洋進行戰略對持。

暫時來說,宋國並不需要這裏的資源,隻是說既然英國人已經掀開了圈地運動,若大宋落後,豈不是以後要被他們說自古以來?

在當時,第四第六和第七艦隊從北美西岸搶時間登陸,是不得已為之。

這個時候英國很想對宋開戰,隻是說考慮到雙方科技,工業,產量,人口差距不小而始終遲疑。

為期一月的訪問具有戰略意義,英國被大魔王的座駕航媽唬住了,臥槽宋國人恐怖如斯……老子們的短程轟炸機還沒能以高良品率量產呢,他們卻是已經把戰機放在了戰艦上,作為一個戰爭平台推到了英倫來秀肌肉?

並沒任何一個英國人問“莫不是裝逼,你飛機真能從戰艦起飛嗎”。因為他們以國禮迎接局座時,真有十二架重型戰機升空盤旋,不是威懾,隻是秀肌肉,同時算是一種軍事禮節。

談判結果非常順利,英國人暫時放棄了開戰想法,和平為主,追趕工業技術為主。對歐陸其餘部分收關為主。

彼時,英國已經邪魔似的進入了****,發誓要兩年內,製造出英國自己的航空母艦,並趕超宋國。

但英國皇家科學設計院經過努力,卻失望了,其實這個想法不止宋國有,英國人很早就從宋國獲知了。

自己造的結果是:英國製造的甲板,不支持起降飛機。哪怕改用僅僅三噸的輕型戰機,也會因起降時候的重力瞬間放大撕裂甲板,導致下麵的火藥倉暴躁。何況,就算彌補了甲板技術,僅僅起降輕型戰機有個卵用,人家局座訪問秀肌肉期間,東京號航母上起飛的全是重戰!

英國的戰機隻需拉到宋國戰機的八成航速,一個機動就會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