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匠人們地位都不低,有護衛和獨立的帳篷,貨物五花八門,出價也看人而定。
黃尚起初準備買一把好弓。
真正來到塞外,他想起了一個原劇情裏戲份不多的角色,箭大師。
這位的作用,主要是為雙龍提供了兩把威震諸的兩百石神弓,刺日和射月。
兩百石,是什麼概念呢?
嗯,這麼吧,一把弓的弓力計算方法是這樣的,把一把弓固定在牆上,往弓弦上掛重物,等弓完全被拉開時,弓弦所懸掛的重物重量,就是這把弓的弓力。
而古代各朝代一石(dàn)重量不同,最低的三十千克,最高的六十千克,但基本上是看成五十千克。
所以一石弓能夠懸掛住五十千磕重物,就已經是強弓,唐朝武舉時,武舉人就用一石弓射長垛,騎射則一般用七鬥弓,否則怕拉不開來,反成拖累。
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老當益壯,算是比較靠譜的記載。
現在雙龍開的弓,是一百個黃忠。
黃忠:???
曲傲:(^^)
黃尚對於這位本家很同情,然後把他當成了強弓的計量單位。
既然來了,他自然很想認識一下那位能製造出一百個黃忠的強人,並買上一把比起火箭筒都要厲害的好弓。
但很可惜,經過多番打聽,現在根本沒有這號人物或者相似的傳承,草原上目前最強的弓也就五十石,相當於二十五個黃忠,據被突厥可汗收藏著。
既然好弓買不到,他尋思著就打造一把適合自己的武器吧。
之前兩柄劍器,短劍獻祭給了炮王的體毛,長劍與雷刀碰撞,碎成了渣渣,雖然加深了驚蟄的威力,但那一招用劍氣也可以施展的,並不需要獻祭武器。
而且與雷刀的碰撞中,也能看出,在沒有下無敵之前,一把能承受與強者交鋒的武器,還是很關鍵的,畢竟黃尚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功力,還達不到原劇情裏石之軒空手對敵的層次。
反正大宗師就是任性,大宗師之下的,還是不要浪了。
正巧手中有雷刀,如此好的材料,豈能浪費?
雷刀不合他用,現階段刀劍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刀重剛猛,劍走靈巧,毫無疑問目前黃尚的所學,還是偏向於靈巧,不可能為了一柄武器改變。
所以他希望把刀身內那一截充盈著異能的部分取出,重新鍛造一柄劍,就鑲嵌在劍身中央,能夠得到雷之力的加持便可。
嗯……
這麼一描述,怎麼一股火麟劍的既視感?
無所謂想不想,黃尚根據這個目標,開始物色起工匠來。
勢力龐大,一看就知道會黑吃黑的不合適,畢竟就算能以德服人,鍛造時日長久,也容易前功盡棄。
然後他就發現,沒有合適人選了。
特麼的全是會黑吃黑的。
“沒有管家和輪回者在身邊,不方便啊!”
黃尚感歎塞外民風淳樸,唯有找了個帳篷住下,等待市集的交易熱潮過去。
數日之後,不少商隊離開,空出的帳篷更多,果然冷清了許多。
拒絕了不少賣鮑薦鮑的黃尚,開始了新的一輪排查。
大勢力的匠人基本都給跟隨隊伍離開了,剩下的就是些勢力。
這些就任由他蹂躪……任由他友好交流了,不過凡事有利皆有弊,野心往往是伴隨著實力滋生的,沒有野心不代表淡泊名利,往往代表手藝不行,濫竽充數。
黃尚轉了一圈下來,發現排除幾乎是主辦方的突厥商會以外,其餘中型勢力的匠人,根本沒有那個手藝,為他鍛造一把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