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好遇到了活了數千年的萬歲狐王,這位是很有發言權的,自然要好好了解一下。
萬歲狐王微微沉默了下,突然揮手,那土地神直接消失,一層隱秘的屏障升起,隔絕內外,擺出推心置腹的姿態:“老夫很想,我族一切尚好,但卻騙不了自己的心,我族已經從上古的地霸主,到了如今苟延殘喘的地步了!”
不出意料,是一出長長的回憶。
老人家嘛,本來就喜歡回憶往事,萬歲狐王的往事又足夠多,這一講起來,真的就是下酒故事了。
黃尚細細聆聽,收獲頗豐。
仙劍世界至少還有妖界的存在,妖族可以聚集在裏麵生存,而西遊大世界就是三界,地人。
界就是庭所居,為三界之正統;
地界是幽冥地府的存在,為眾生輪回之地;
人界則是四大部洲所在之處,裏麵生活的不僅是人族,還有仙、妖、佛、獸等等。
在上,地在下,人界居於中央,是爭奪最為慘烈的地方。
上古之時,庭未立,妖族中盡是先妖聖,強大無比,可以穿梭來去三界,是名副其實的地主宰。
但隨著這些妖聖無節製地揮霍,不知對地反哺,反倒濫用地賜予的力量,大肆破壞,以致於氣數一降再降,一削再削,最終退出曆史舞台。
其後,庭立,帝在道教的輔助下,執掌地權柄,定三界之規。
再其後,地府立,塑輪回之道,令眾生輪回往複。
然後,人族取代妖族,成為人界之主,三界之名也正式定為地人,三才定位。
自然而然,曾經的主宰妖族,處境就十分不堪了。
不僅是上古妖聖的連連隕落,還有他們對於地造成了很多損害,都報應到後代身上。
“所以四海龍宮才那麼悲劇,那麼多妖聖才淪為了神佛的坐騎……”
如果沒有主神殿外敵入侵,黃尚覺得很公平。
得到的有恃無恐,那就讓你們嚐嚐得不到的滋味。
但現在,他站在兩方大局,考慮其中會不會被主神殿利用。
換位思考,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他是會好好利用一番的。
倒不是讓妖族反抗,明眼人看得出來,妖族沒有反抗希望的,卻可以製造矛盾,挑動其他勢力的爭鬥。
黃尚琢磨著,等到萬歲狐王回憶告一段落了,又問道:“我族現在還有妖聖存世嗎?”
“有的,他們……”
萬歲狐王剛要舉例,突然噎住。
黃尚知道,他不好意思。
都在人家神仙菩薩身子底下呢!
照這麼,野生的妖聖,十之八九就是孫悟空和六個結拜兄弟了。
其中就有蛟魔王,覆海大聖。
七聖齊出,算是妖族最後的輝煌?
萬歲狐王憋了半,憋出了一口氣來,喝了一口悶酒,突然看來:“你那火變,從哪裏領悟的?”
黃尚道:“西海岸往東北兩萬裏,有一座火焰嶺,我得西海龍王指引,去上麵尋純陽真火,機緣巧合下領悟了兩門神通!”
“真是那裏!”
萬歲狐王道:“此事非同可,你與那位,已經結下因果!”
黃尚眉頭一揚:“誰?”
萬歲狐王道:“上古妖聖金烏,後入佛教,為烏巢禪師,那火焰嶺又有一名,為浮屠山!”
“原來是他!”
黃尚微微點頭。
他那時就有猜測,隻是不能肯定,現在則完全確定。
西遊世界的烏巢禪師,有一是封神中的陸壓,按照洪荒流設定,還是上古妖庭帝俊之子。
但根據萬歲狐王的講述,這個世界的上古妖族,並沒有成立所謂妖庭,一尊尊妖聖根本不可能服從統一的政權,它們縱橫來去的野性,隻會互相爭鬥,打得崩地裂,真要統一起來,有了規矩,反倒不會滅了。
那麼烏巢禪師就隻是金烏所化,是為數不多從上古存活至今,又沒有當坐騎的妖聖,萬歲狐王有如今的基業,也有其指點,隻是後來覺得那位不懷好意,才斷了往來。
“這等大能,都是布局深遠,從西海龍王的指點,到火焰嶺的領悟,再到現在通過火變換了雷變,都有痕跡!”
黃尚念頭一動,腦海中浮現出《波若心經》。
烏巢禪師在原劇情裏傳給唐僧的,正是《般若心經》。
途中悟空還提醒了唐僧好幾次,讓他遇到困難,要多念經書,才能保持住佛心,不懼艱險。
很是諷刺。
所以……
又一個“巧合”?
“看來六耳獼猴早已在局中了!”
“一尊妖聖算計,所圖的也該是六耳獼猴的濃鬱氣數了!”
從萬歲狐王獲得了這些情報後,黃尚已經能夠確定了許多猜測。
氣數不可自查,但通過這次招婿,也能看出他的氣數之旺,簡直是心想事成。
懷璧其罪,才會被金烏盯上。
先在他的身上綁上一根根無形的線,平時按而不發,到了關鍵時刻,再通過這些因果之線,去影響乃至操控他的行為。
大能落子。
黃尚心頭冷笑。
局外人看著局內人算計自己的號。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