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人人如龍,自強不息!(2 / 3)

薑子牙搖頭:“來日是來日,今朝是今朝,貴族並不愚蠢,隻要將學宮摧毀,自可逆轉風氣,沒有時間發展……”

話音剛落,剛剛關上的城門外,突然響起了馬蹄聲,更有人高喝:“速開城門,北海有急報!速開城門,北海有急報!”

薑子牙掐指一算,輕咦一聲:“戰事將至?”

機不可洞察,大勢再也無法推測,但針對個人還是很有所了解的,何況烽煙戰火,從來都是最明顯的動向。

申公豹也敏銳地察覺到,有大事發生,而這往往也代表著變數的到來。

很快,他們就得到了消息。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推舉袁福通為首,一起反了。

原劇情裏,北海叛亂,是紂王七年春二月發生的事情,那時聞仲太師領命平叛,不在朝歌,才有了後來一係列荒唐事,否則以聞仲對紂王的管束,還真的不至於如此。

當然,那也是機安排,故意調開聞仲,讓紂王使了勁的作,觸怒女媧,妲己入後宮,將眾多忠良害死逼反,等到聞仲回來,發現家裏已經被破壞得千瘡百孔。

現在那些沒有發生,但北海的叛亂,依舊出現,並且還大大提前。

為什麼?

……

第二日早朝,黃尚麵容冰寒,俯瞰群臣:“北海諸侯為何會叛,誰能告朕?”

群臣先是噤若寒蟬,然後由首相商容出列:“稟陛下,老臣以為,北海七十二路諸侯所叛,既為九夷封山,無以壓製,也為妖人傳道,警示下。”

輔相微子啟出列:“商老之意,是九夷不該封山,任由巫蠻侵我邊境?”

商容淡淡地道:“非也,是妖人傳道,該立刻禁止,否則必遭動蕩!”

他的口氣極為不好,因為近段時間的表現,群臣萬分不解地發現,微子啟居然是站在黃裳那邊的。

你也是貴族啊,並且是最尊貴的皇親國戚,憑什麼支持那個家夥?

別商容翻臉,從前支持微子啟爭奪繼承人之位的大臣們,都紛紛離他而去,徹底失望。

貴族們和巫妖王一樣,怒了!

而商容更作為貴族階層的標準代表,在朝廷上屢屢發難,認為學宮的出現,會導致國家動蕩,必須要拔除。

之前都被微子啟擋了回去,可這回北海反叛,他們有話了。

商容一帶頭,眾大夫也紛紛出列,痛斥學宮弊端,各種帽子扣了過去。

紂王端坐於王座上,並不發表意見,微子啟則橫眉冷對千夫指,對於那些荒謬的邪,一一駁斥。

不過有一點他無法反對,此次七十二諸侯反叛,根源確實在他。

北海的位置,在東魯與九夷的上方,與兩處都接壤。

於是乎,從前三方形成了一個微妙的製衡關係,但自從微子啟與黃飛虎帶兵,將九夷逼得封山後,格局就變化了。

大商和八百諸侯的關係,是統禦中帶著對立。

四大諸侯鎮守四方,一旦中央勢弱,四方勢強,那最終結果必然是以下犯上,一旦中央勢強,力壓四方,換成一個守成的君王,或許還會維持現狀,如果是強勢的君王,肯定也會對四大諸侯動手。

這個關係放在四大諸侯和其他諸侯身上,也是一樣的。

如果四大諸侯強盛,那麼他們周邊的那些諸侯的利益,必然會受到侵害。

東魯作為目前四大諸侯之首,就是如此。

它本來有九夷製衡,那個蚩尤留下的種族,威脅性確實不,薑桓楚麾下的軍隊與之交鋒,互有勝負,再想要染指周邊,就力有未逮了。

可現在,九夷封山了。

那麼東魯騰出手來,麾下的軍隊會做什麼呢?

答案不言而喻。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倒黴了。

那為首的袁福通本來就與薑桓楚有矛盾,受到壓迫後,預見到自己的地盤會被逐漸蠶食,幹脆聯合一眾諸侯,放開了手,直接反了。

北海反的其實是東伯侯,但從統治角度來看,觸動的也是大商的政權。

而朝歌的貴族們,肯定隻會站在薑桓楚一邊。

大魚吃魚,魚吃蝦米,這是貴族的規則。

現在七十二路諸侯想要反抗一個大諸侯,怎麼可能放任他們破壞規則?

很多事情,就是這麼不講道理,或者拳頭大,就是道理。

在群臣的統一意見下,北海的反抗必須壓下,還順便能給學宮一擊!

朝堂上吵了起來,微子啟再是舌辯群臣,也漸漸落於下風。

因為商容使出了殺手鐧。

有人證表示,當初八百諸侯齊聚朝歌時,聽黃裳講易經的,就有袁福通。

聽了你的課,回去後就謀反了,什麼意思?

終於,位於王座上的黃尚輕咳一聲。

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對於這位人皇陛下,他們是很敬畏的。

黃尚不提雙方爭鬥,寒聲道:“北海猖獗,大肆凶頑,生民塗炭,今下頭等大事,是將戰事消弭,諸位愛卿,誰願帶兵平逆?”

微子啟立刻上前:“陛下,臣願往!”

商容也趕忙道:“臣反對,應讓聞太師亦或武成王平逆,確保萬無一失!”

近來西方犬戎又有異動,黃飛虎前去邊關坐鎮,不在朝歌,貿然調回顯然是不妥的,因此群臣都看向為首的聞仲。

聞仲之前沒有參與爭吵。

他是道家出身,對於貴族與平民之爭其實不感興趣,但那人道與仙道相對峙,自然也不會有半分相幫,能夠不落井下石就是性情高潔了。

看著紂王陛下的目光落來,露出詢問之色,聞仲想了想,拱手道:“老臣願往!”

群臣舒了一口氣,不少人都用得意的目光看向微子啟,而微子啟不慌不亂地道:“稟告陛下,學宮有位學子,也可當此重任,臣懇請他為聞太師副官,齊出北海,戡定禍亂,早日還下太平!”

此言一出,群臣臉色微變,就聽子的聲音悠悠傳下:“何人有此能耐?”

“薑尚,字子牙。”

……

“恭喜子牙,賀喜子牙!”

宋家莊外,宋異人帶著全家老,為薑子牙送行。

能得到陛下的委任,參與到平叛之舉中,可以是上了登之梯,宋異人由衷地為這位修了三十年仙,修得比自己還老的賢弟感到欣慰。

隻是親事告吹了,可惜了馬氏。

薑子牙同樣滿麵笑容,一想到元始尊所言的人間富貴,就這麼來了,那自是身輕如燕,表示宋異人永遠是他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