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紛紛攘攘十幾年(1 / 2)

長久以來,趙王朝北麵三千裏陡峭險峻,每年冰封期長達五個月的大巴山,成為隔絕趙王朝和北狄諸部落的然屏障。

北狄諸部落的草原輕騎兵,雪狼兵,叢林蠻族熊戰士,野豬重騎兵,——

一直和唐帝國,在東部的四千裏草原和三千裏原始森林,以及和傘聯盟在大巴山以西的五千裏荒原。

常年進行著血腥反複的侵邊拉鋸掠奪戰爭。

而大趙因為大巴山之利,隻是需要麵對南邊咄咄逼人的楚聯邦則可。

相對於大唐,傘聯盟,則是壓力少了很多。

而且每每在北狄騎兵大舉入侵唐帝國和傘聯盟的時候,大趙就會趁機用各種借口,或者不請自來的‘幫助’。

對兩國進行‘敲竹杠’,‘打秋風’。

深為兩國痛恨,卻是無可奈何。

在五十年前,大唐落地老秀才郭縱憤而棄筆從販,在蒼狼部落遭到禮遇,獻計‘遷其林族,藏匿大巴山,掠大趙其貴重物資。’

至此,三千裏大趙北境,常年烽火不斷。

雖然沒有大的戰事,然而一群群數十數百蠻族出大巴山,血洗掠奪邊境諸地。

卻是然大趙頭疼不已。

尤其是在看到油水以後,這五十年來,大唐東北接壤的叢林蠻族,不斷有部落分裂去出一部,跋涉數千裏草原,進入大巴山繁衍。

獵食大趙。

而少了大量人口膨脹壓力的叢林蠻族,甚至和大唐開始了‘互市’,東北壓力頓時大減。

這一件事情,也被大趙解讀成禍水西引的陰謀。

當然,大唐則是死不承認。

至此,兩國徹底交惡,並且沿著南北縱貫的大京江兩岸土地歸屬權,不時爆發大大的戰爭。

趙孝帝二十年,唐明帝崩,其子十五歲的石光義登基。

改元五鳳。

皇太後慕容清雅聽政。

趙孝帝二十二年春,慕容清雅廢黜石光義為無憂王,稱帝改國號為完唐。

改元賜。

同年,石氏諸王紛紛起兵,唐地大亂。

大趙趁機出兵大京江,和完唐大軍沿江陳兵列陣,展開血戰。

大巴山北狄諸族趁火打劫。

而傘聯盟,楚聯邦,也隨即加入蠶食大趙邊境之列。

一時間,大趙四境處處烽火。

苜原侯柳鵬山在大江宗和雲夢殿的慫恿下,兵出九龍殺口,攻打大趙苜江,雲夢兩郡。

趙孝帝二十三年,完唐女帝慕容清雅割讓從北狄搶過來的,大巴山東的涇河流域草原十萬領土。

使得大趙擁有了出兵草原,攻擊大巴山北麓草原,複仇震懾北狄南大院的能力。

趙,完唐兩國,止兵戈。

同時,長生宗,青雲宗,越女宮,月輪門,書院,光明宗,薩滿山,在昊道以‘人族血殘,諸族窺圖’為理由的斡旋下,隨即影響各王朝和區域派係勢力。

諸國停戰休兵。

而苜江原騎兵也在大江宗和雲夢殿的幹涉下,退出苜江,雲夢郡。

苜原侯柳鵬山,被冊封為苜原王。

趙孝帝二十六年,麵對大趙提出的‘北狄諸部,全部退出大巴山’,以換取在涇河草原‘互市’的要求。

被北狄南院大王拓延大石拒絕。

趙孝帝率領二十萬大軍,十萬役夫,兵出涇河通道,直撲北狄南院大王的駐地王庭雪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