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總是步履急!
為了趕在元旦之前回到長安,李世民領太子急隨軍重臣先行西去。
捷報露布早已傳遍沿途,途徑各州官員攜百姓迎於道旁,鑾駕至處,“萬歲”歡呼聲不絕於耳。李誠這一路倒是非常的安靜,跟在九六李治的身邊,沒有去搶風頭。
至長安已經是臘月二十八,捷報和鑾駕的回歸,讓本就濃鬱的喜氣達到了巔峰。貞觀盛世再也無人能擋的降臨了,大唐的氣氛如烈火烹油。
入城之後,李誠悄悄的離開大隊,李治對此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就是他的老師李誠,不喜歡在人前賣弄榮耀的大唐青年俊彥第一人。
懷貞坊張燈結彩,坊民彙聚於坊門外。李家中門大開,盡管李誠刻意低調,但是到了家門口,卻沒法子繼續低調下去。
坊長(裏長)率數百坊民迎接,李誠早早翻身下馬,大步上前。裏長長揖高呼:“某等恭迎侯爺大勝而回,為大唐賀,為侯爺賀。”
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李家在懷貞坊的名聲一向很好,誰家有點難處來求告,都是能幫則幫。坊民之中,多有被李家雇傭者。李誠素來是街坊們的驕傲,今李誠攜封侯而回,上下坊明與有榮焉之餘,也知道今後李家就是懷貞坊遮風擋雨的大樹。
“誠拜謝各位街坊!”李誠正色回禮,坊內老者奉上洗塵酒,李誠豪飲三碗,這才算完。
一番儀式下來,算是與街坊們達成了一個默契。今後隻要在不違法亂紀的前提下,大家有什麼麻煩求到李誠這裏,作為懷貞坊的代表人物,李誠有義務庇佑這些普通人。
當然現在李誠的地位,足以震懾一些宵小,但也架不住有腦子不清醒的權貴。
李家中門大開,一身誥命服,盛裝出現在門口的女人有三個,誥命崔氏、誥命武氏、誥命張氏。見李誠出現,三女同時下拜:“恭迎郎君,郎君為李家光耀門楣,妾等無上榮光!”
光耀門楣在這個時代是很重要的事情,之前李誠隻能算在寒門的範疇之內。封侯之後,誰還敢說關中李家是寒門?都不用李家出手,長安百姓都能用口水淹死他。
也就是說,從李誠被封侯的那天起,關中李氏從政治上確立了地位,徹底的跳出了寒門的桎梏。至於什麼時候變成門閥,那還需要時間來沉澱。
事實就是這麼作弄人,並不願意做門閥的李誠,卻被大環境逼著走上了門閥的道路。他不這樣做還不行,非要反著弄,就不是另類那麼簡單了,那可是走上了直接對抗天下的道路。
李誠作為現代的思維方式和道德標準,在這一刻已經放棄的差不多了,徹底的融入這個時代,才是他眼下必須要做的事情。因為他不是一個人,身後是一個家。
家人部曲列隊兩行,夾道恭迎家主榮耀而歸。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神采,即便是崔媛媛這個關係不清不楚的女人,此刻也都盛裝出現在迎接的隊伍中。稍稍落後於三位誥命之後,倒是武約沒有出現。
李誠邁步走進家門的時候,下意識的抬頭看了一眼隔壁院子的牆頭,發現一張笑臉,還有對其他女人嫌棄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