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子安尋著孟懿寧的影子,找到了碎月樓,一進門便看見孟懿寧直立的後背。他走過去,拍了拍孟懿寧的肩。
“顧世子。”樂溯站起作揖,觀察著這囚困於大夏的北陽世子,他的臉上有沒有年齡屬性的淡然和沉靜。
孟懿寧看了眼顧子安,短劍緊握在手中。
樂溯笑了笑,雙手背後,站在窗前,看向車水馬龍的窗外。
“師父在我臨下山前占過一卦,向西而行,不出一月,會找到當年白家小女。果不其然,我終於在大夏的都城遇見了你。本來還不確定,前日璉王生辰,你送的玲瓏球便是你父親教你做的吧。”
孟懿寧思索一下,想到了那日在王府自己總覺得被人跟蹤的感覺,向前一步,問道:“那鶯歌拉著我去換衣服,也是你跟在後麵了?”她聲音後麵仿佛是冰淩。
樂溯有些尷尬的側過頭,“熙寧說,你小時候受過傷,背後有梅花印記。我也不曾見過你,隻能如此判斷。”
“手絹你是在哪裏得的?為什麼看著是新繡的?”
“就是新繡的”
孟懿寧的後背突然抖了起來“你什麼意思?”
“你和我去了鳳靈山就知道了。”
“你師父是靈鳳山莊的子聰散人。”顧子安說。
顧子安聽過這個名字,他師從一位歸隱山間的張道人。據說張道人乘仙鶴踏雲而來,他所過之地,天降祥雲,彩鳳飛翔。憑一人之力,以三寸不爛之舌結束了兩百多年前的多國紛爭混戰的局麵,戰火平息了近乎一百年。在這百年間,人們安居樂業,修生養息如此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張道人後來隱居靈鳳山,建靈鳳山莊。如今百年間,山莊有學士七十二人,是各國爭相搶奪的人才。這位子聰,顧子安曾聽說他不從不參與詭譎朝堂之爭,也不參與多國兼並聯合,是張道人最得意的弟子,接管了這道香鼎盛的地方,卻從不踏出靈鳳山莊一步。
北陽前君主顧章,冒著被燕戎死士偷襲的危險,六次親自來到位於國界的這處山脈,邀請子聰出山,但是都不得其願。
雖然,顧章沒有討得任何錦囊妙計,但是當時還駐守靈鳳山的將軍衛勇倒是討到了一處救命計謀。當年,因為北陽日益強大,燕戎君主於心不甘,派五萬大軍想拿下靈鳳山西邊的兆郡等三座城池和靈鳳山地區的肥沃的土地。那裏有河流直通北陽都城陽上,可謂是戰略要地。
衛勇守軍不過一萬人,燕戎大軍火速推進,就在城外安營紮寨,炊煙嫋嫋,把個城市圍得鐵桶一般。燕戎知道守軍不多,自覺三日之內便可拿下北陽城池。
困獸之鬥,背水一戰,別無他法。
衛勇一邊向都城求救兵,一邊在合圍之前快馬加鞭來到了靈鳳山莊尋求妙計。薑寧子隻給了一條建議:“能於不能,用於不用。善敵者,以利誘之,敵必取之而卒。”
三座城池以“品”字行排開,首當其中的兆郡,衛勇以一萬兵力集中於西南,東南兩側。派婦孺兒童守城,守兵退軍城外,伺機而動。兆郡不戰而降,希望燕戎不要屠城,黃金寶玉,美酒佳肴一並奉上。燕戎軍見此大樂,以為衛勇已經帶兵逃跑。當晚歌舞升平,謀劃著另外兩座城池的進攻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