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各有所想(1 / 2)

”妃子要靠自己的親信外臣和外戚的政治地位來加強自己的勢力,鞏固在後宮的地位。而外戚也需要妃子與皇帝加強親密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了子嗣的妃子,更需要外戚的幫忙,以便能使自己的子嗣登上王位,以保一輩子的榮華權勢。而外戚也希望自己支持的皇子能登上王位,這是一筆劃得來的政治投資。趙氏和她的弟弟就是這樣的關係。至於其他大臣,除了真有理想的會細擇其主外,其他在王位交替時多是通過觀望以選依靠。

自古用人一定先分辨賢能。賢,稱為有德;能,稱為有才。一國之主用人一定要使德勝過才,不使才勝過德。而現在正是考察大臣的好時機。”顧子安慢慢的說。“不過”他又笑了一下。“大家確實並不知道我是否是賢明的君王。所以,若要速勝,一是我們確要有所建樹。第二就是要尋找敵人內部的矛盾和漏洞。”

孟懿寧接過話“我知道趙家人都很自私,又互相利用又各有所想”。“對”,顧子安說“”特別是她的那個大弟趙一恩,當年一直在趙釵麵前瞻前馬後,無非就是想讓趙釵在我父王麵前美言幾句,升官加爵,我記得父王剛開始時覺得他為人虛偽,後來趙氏不斷的說他的好話。父王才慢慢接受。。但你知道,趙釵花錢如流水,她對她弟弟經常獅子大開口。雖然是一家人,但是明裏暗裏分得極細,她弟弟早已心生不滿。”顧子安頓了頓,聽著馬車外若隱若現的鳥鳴聲。

又繼續說道:“趙一恩其實算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的詩詞書畫都是當朝一流。但是他的德就不敢恭維了。而且內心裏自命不凡。他外甥顧崇武為人愚鈍,可能他早就掂量出來了。隻是不知他取而代之的心有多大?”

孟懿寧聽出來了個所以然,笑吟吟的道:“終究趙一恩不姓顧,若是讓他黃袍加身,也未免太不把群臣放在眼裏,總得為自己生後的名節考慮。他可能會……會……讓賢!讓顧崇武把王位給他!”

顧子安臉上帶著三分笑意:“他們現在一致對付我,所以沒工夫內鬥。我一死,顧崇武要登基,趙一恩肯定有主意打。”

兩人攀談著,張老拿著一個牙簽長的羊皮小筒進來。把筒內的紙條遞給兩人,微微笑道:“果然,有大批北陽的軍人換上了大夏的便服和軍服混入了邊境城中。”

“咱們就要漁翁得利了。趙二澤的兵馬已經陷入了泥潭。再派人深入到趙氏那裏,吹點風,咱們需要他們把各自自私的想法付諸行動。他們內鬥起來,咱們就省事了。第二,團結國內那些願意支持我們的將軍。第三,直搗陽上,風風光光。你說,是不是這個意思?”孟懿寧朗朗地笑著。突然間馬車上落了一隻小雀,嘰嘰喳喳的在頭頂的白紗布上跳躍著。

“趙釵既害死了父王,又害死了我。等顧崇武準備即位,咱們探尋趙一恩的動向,之後擇日公布此消息。”顧子安思考到,如今設想的細節還沒有補充完整,但是大致的計謀完全爛熟於心。

他心中所想孟懿寧已經說了大半,隻是具體如何安插?看到他探究的目光,姑娘露出潔白的牙齒,一副我就不告訴你的樣子,轉頭調皮的看了看欣賞的看著她的張老。

不一會兒,春夏又滿麵愁容的過來,端著濃濃的藥汁。

孟懿寧一看,“呦,這行軍的時候,你藥熬得倒是格外利索。”

“那是當然。”春夏有些神氣,“把爐子和泥土做的小灶台固定在車上,裏麵放點柴火就可以了。也不麻煩,就是太嗆。”她說著,孟懿寧才看見春夏有些嗆紅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