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三是燕戎的大日子,這一天是祈夏節,是燕戎信仰中太陽神的生日。
往年無論和平還是戰亂,燕戎貴族大臣、部落首領都會在燕戎王的帶領下在百越之外建造的巨大祭祀台之上,獻上九頭牛羊,作為對於太陽神的崇敬,而太陽神會保佑著每一位信仰它的子民。
這是一年之中非常盛大的節日,而孟懿寧就是頂住了這樣的節日,燕戎王必然會出來參加大典祭祀。白雲千載悠悠隨著越水奔騰,草原上放馬的漢子飛奔而過。若隻看人們對於這場盛大節日的準備,便會以為戰爭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多少傷害與創傷,但是孟懿寧行走在彩色的地毯綻放之間,陽光是斑斕的彩色,燕戎特有少數民族的吆喝聲回蕩在耳畔。各色圖騰紋路噴繪在牆上,羊肉的味道從街巷的盡頭就可以鑽入孟懿寧的鼻子中。
兩人吃了一小碗的酸湯油潑麵,在偌大的城鎮集市上走走停停。預想的一樣,你在街道上除了官兵,已經鮮少看到壯年的男子,相比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已經征到了軍營之中。
原本燕戎就不是一個人口充裕的國家,如今戰爭一打,棋子羅盤,滿盤皆輸。女人頂著雜草編製的簸籮,她們洗著衣服,晾曬著羊肉,打水,招呼客人,或者幹著平日裏男人才會做的粗重活,每個人的臉上都有著一份哀戚。
她們一日三次跪拜著天上的太陽,家中的圖騰象征,祈求神明保佑。
姑娘歎了一口氣,但是誰讓他們虎視眈眈入侵他國呢?但是,戰爭又與百姓和關呢?她整個人都糾結起來,有負罪感,卻又沒有負罪感。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讓整個小腦瓜都停止了轉動。隻能乖巧的拉著樂毅的小手,聽聽看看。
她倒是心裏一直沒有靜下來,在小城裏走走停停,卻聽到了很多百越口音的燕戎人。燕戎和北陽與其他國家不一樣,其他國家在很久以前是統一的中原國家,但是北陽和燕戎兩地偏遠,是由少數部族發展起來的國家。
由於當初部落的不同,他們每個地方的口音都幾乎不太一樣,一聽便可以把身份血緣都聽出來。孟懿寧想來奇怪,怎麼會如此多的百越人,按理說,水淹之勢,無人可逃。
姑娘與一個年邁的婦女攤販砍價著一袋子百香羊肉幹,婦女說著一口百越話,正好引起姑娘好奇的開口:“大娘是百越人?”
“姑娘也是嗎?”她聽著姑娘的口音也十分熟悉。
“小時候長在百越,後來搬走了。這是出了什麼事情?怎麼這裏如此多百越人?”
“小姑娘有所不知啊,那百越城不知道是不是觸發了天怒,被水淹了。還好我們的提前都跑出來了,才沒遭此大劫。”那老人搖著頭,眼神有些暗淡,“大約兩個月以前就聽聞北陽要打過來,百越城裏都是流言,當時也害怕啊,那可是北陽啊,於是我便和自己的小孫女逃走了,來這裏躲躲災難,準備等秋日一過再回去。誰知道回不去了啊,聽說王宮都被水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