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偏心眼(1 / 2)

回家的路上,秦桑已經同香蘭和柳葉說好了,果子給香蘭點,自己留點,剩下的拿去奶屋,就說是昨天摘的沒顧上拿。秦桑想著,依王婆子的性子果子到了她手裏十有八九和二房四房沒關係了,還不如提前分了。

“香蘭,果子收好了,別被人發現了。”秦桑小聲提醒,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

回到家,趁著院子裏沒人秦桑先回屋把馬蜂窩,草藥,果子收好,才出來放置了豬草。提著籃子裏的果子和野菜去前院了。

秦家宅子分前院後院,前院正中是堂屋,兩大間,秦老漢王婆子住一間,幺女秦金枝住一間;東邊三間住著大房一家五口人,夫妻倆一間,兩個兒子一間,閨女一間,廚房在堂屋邊;西邊本來住著二房,三兒子成親時王婆子說老三媳婦是鎮上人,喜歡清淨,聽不得後院的豬聲響,讓當哥哥的和弟弟換換,然後二房一家住到了後院,三房自老三成親後就住到了鎮上,一年也就回來幾回,但西邊三間卻還是三房住著;一進院子右手邊搭了個雞窩,裏麵有六隻老母雞,左邊則搭了個棚子放材;後院西邊三間住著二房,夫妻倆一間,秦桑和柳葉一間,秦長林一間;東邊三間住著四房,夫妻倆一間,閨女一間,餘下一間空著;不遠處豬圈,茅房,一小片菜地都在後院。

走到廚房把野菜從籃子裏拿出來,秦桑提著果子出來,“奶,你在屋裏沒”,走到堂屋門口立住。王婆子曾交代,堂屋除了吃飯的時候女娃沒事別亂進。

王婆子重男輕女的思想是相當嚴重,男娃是寶女娃是草,女娃吃飯都是浪費糧食,連帶兒媳婦也是。大兒子是心頭肉,過了三年有了二兒子,三兒子和老二差一歲,奈何老三嘴巴甜會來事哄人,王婆子是喜歡老三喜歡的不得了,老四性子直不討好,後來有了幺女更是丟一邊了,所以在秦家王婆子這,後院的二房四房是不討喜的,有什麼好事都沒兩房的事,兩房的人與大房對上都是吃虧。

“打完豬草還不趕緊喂豬去,嚎嚎個啥,皮癢了不是。”王婆子一頓罵,“進來吧,有啥事。”

秦桑掀起門簾進了屋,看到王婆子和秦金枝坐在炕上嗑瓜子,她進來了也沒停。“昨天幫小弟上山砍柴的時候看到樹上果子長的真好,想著摘了果子讓奶嚐嚐,誰知道一個不小心被馬蜂蟄了。昨天光顧著跑了,摘了的果子沒有撿回來。今天打完豬草上山撿回來了,奶你嚐嚐。”走上前把籃子放到了小桌子上。

秦金枝伸頭看了看籃子裏的果子,眼笑眯眯的,“看樣子你吃了不少留了不少吧”,手摸了摸頭上的新頭繩,挺了挺胸脯。她和秦桑相差兩歲,生的隨王婆子,讓人一看一臉的刁鑽樣,麵色偏暗,五官一般,骨架大顯胖。比之秦桑,不是差的一點半點,因這王婆子更不喜秦桑,總覺得老閨女十六歲了還沒想看好人家都是因為她,對秦桑態度更是惡劣。“知道了,擱那走吧。”抬眼看都沒看秦桑一眼,“趕緊把豬喂了”。

“那我出去了。”秦桑轉身就走,至於王婆子說的喂豬,她壓根沒接茬。家裏分工明確,她,柳葉和香蘭負責打豬草,挖野菜,香草負責喂豬,喂雞;小弟長林和來喜兩人負責家裏的材火,但大多都是小弟砍的柴,來喜劈的材;大伯母隻負責做飯,農忙的時候二房四房女眷還得下地幹活,她不用,後院的小菜園也是二房四房打理的;大伯四叔和大房的家寶平時下地打理,水是四叔一個人挑。所以,秦桑就當沒聽到,回屋整理草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