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魏地,太玄門(2 / 2)

百裏之外的一座山坡上,盤坐著一名白衣少年。

“唉,真是無趣啊,那個笨蛋居然沒有跟上來......”

低笑落下,白衣少年隨之消失不見。

......

燕國有鄰近大國,名魏。

魏地有超級大勢力太玄門,傳承萬餘載,橫跨東部仙山,足足有一百零八座主峰,代表一百零八種古老傳常

曆史上,也曾出過數尊大能。

雖並非代代皆有大能鎮壓,但在這片世家聖地力量薄弱的區域,堪稱聖地之下最強勢力,稱霸周遭數十個國度。

一年一度的太玄門招徒大會來臨,堪稱盛事。

周邊數十個國家數萬名修士前來報名,場麵極為火爆,但最終卻隻能有三千人留下。

葉凡化身一個無名龍套,堪堪墜著三千饒尾巴入門。

由於名次靠後,並無各峰長老主動招攬,於是葉凡“極為懂事”地自行前往拙峰,這個曾經輝煌、而後落敗的主峰。

拙峰,曾出世過一尊大能。

自身不僅執掌不弱於世家古經的自然大道,還有九秘之一——皆字秘鎮壓底蘊,堪稱輝煌一時。

直至五百年前,最後一任拙峰峰主力戰搖光聖地太上長老而死後,拙峰傳承就此斷絕,輝煌落幕。

與異常瑰麗、仙氣縹緲的其他主峰相比,拙峰十分荒蕪,雜草叢生,甚至不時渾身漆黑的烏鴉“呱呱”而過。

“不是吧,好歹曾經也是太玄門的最強主峰,這基建就不能上點心,好好搞搞?”

“如此落敗,怎能招到弟子,怪不得一年不如一年。”

即使心中早有準備,但登上拙峰的他依然忍不住吐槽。

拙峰傳承信奉“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大巧若拙”的宗旨,翻譯成白話就是:完美的事物好像是有欠缺的,充盈的事物好像是有殘缺的,靈活的事物好像是笨拙的。

這是純正的道家思想,道德尊的法統之一。

拙峰喜歡藏拙,信奉厚積薄發。

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即是當代傳人李若愚。

初時,不過太玄門內一介無名卒,苦守拙峰的老人。

一朝悟道後,修行進境一日千裏,最終成就準帝道果。

後世的張文昌,亦不甘示弱。

修行幾千年,還在化龍境蹉跎,每當人們擔心其會不會因壽元耗盡老死之際,他就會險而又險地再升一級,騷得一批。

“嗬嗬,你這不是來了麼?”

這時,一名身形佝僂的老人分開荊棘,顫顫悠悠地走來。

“見過峰主大人!”

葉凡心中一驚,此人竟能與周邊地相融,瞞過他的感知,定然隻會是那名老人了。

來也怪,太玄門有一百零八座主峰,各峰峰主大多在化龍境,其中傑出者已成就仙台。

譬如,隔壁星峰,這個門派祖師之後,以往歲月曾出過太玄門一半宗主的星峰之主,即是仙台境大修士。

作為與諸多峰主同代的門內老人,修為不過道宮境圓滿,距離四極境都要差上一線,遠不如同齡人。

“我名李若愚,並非拙峰之主,隻不過是苦守拙峰的一名普通弟子罷了,若是不嫌棄,就叫我一聲師伯吧。”

老人渾濁的眸子中閃過一絲回憶,樂嗬嗬地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