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幾日的樣子,紫禁城內掛起了經幡。
宮城內外披紅掛綠、彩燈琳琅,乾清宮門外的兩副巨型佛塔也已立了起來。
其他宮苑門口也都布著大大小小的佛塔,上麵的每一條經幡都是能工巧匠晝夜趕工精繡而成,很是精美。
亭台樓廊,掛上了各式華美的宮燈。
處處彰顯著富貴、喜慶和祥和。
二十幾日車馬顛簸,蒙古親王吳克善已臨近京城,再過不出兩日便要到京了。
孝莊算著哥哥入京的日子,心思卻愈加沉重起來。
蘇麻道:“王爺很快就要到京了,太後應當高興著點才是。”
“我從小在哥哥身邊長大,凡事從來都有他護著,這情分即便是隔著千裏萬裏,也絲毫不減當年,我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也不似昔年非要常常見到才行的,隻要青格兒在咱們這兒過得好,哥哥那邊也沒什麼記掛,比什麼都好。可如今偏這麼不隨人願,要讓他舟車勞馬,不得安寧。”孝莊隨憶往昔,不禁感慨道。
“是啊,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很多事就看的開了!”蘇麻道:“既然如此,格格更該放鬆心情才好!皇上親政,國泰民安,本也該請王爺多來看看的,正逢年節,正是個好時候。”
“國泰民安,說得好啊!”她長籲口氣,道:“家和不是才能國安嗎?”
又道:“皇帝連自己的家事都無法平衡,豈不是要生出亂子來?”
“隻要是他們,平日裏能和和順順的,不給咱們找氣生。”她起身穿過耳間,來到花草廳,拿起一把銅花小剪,撥弄著一株含苞欲放的雪蘭,道:“我也就有心思,好好的侍弄我這些花花草草的了不是?我現在,讓這些煩心事攪和的,一點心情都沒有!一看到它們,腦子裏不是哪朵長得好,盡是些吊在心口窩上的煩心事。”
蘇麻勸慰道:“格格福氣綿長,放寬心吧,再多的事到了你那裏,終會化解的。”
孝莊愁的倒不是眼前廢後的事能不能化解,她歸根結底愁的還是皇上。
事事都靠她化解,即便化解了又有什麼用?
如今眼看著國舅要到京了,迎接的事也該安排上了,而他現在連一點動靜也沒有!
大大小小的事,他挑著撿著管,不想管的就不管。
昨兒聽說貴妃身體不適,倒是著急上緊,竟接連幾日不上朝,就為了陪著貴妃解悶!
闔宮上下這麼多雙眼睛盯著呢。
他對貴妃嬌寵溺愛,貴妃的優越感就會大了天去。
遠了不必說,就看前明萬貴妃——自古以來,寵妾滅妻就沒什麼好下場,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到時候都是禍患!
蘇麻見她仍舊愁眉不展,道:“格格消消氣,您越是這麼想就越生氣,何不反過來想,皇上現在愈發精進了,不就很好?人都在慢慢成長的,咱皇上貴為九五之尊,但也是凡人哪,哪有凡人不犯錯的!”
孝莊放下手中的剪子,頗顯煩躁的道:“好了,不說這個了!說著說著就又繞回來了,就怕繞著繞著、攪著攪著就會越來越亂!”
“皇額娘好大的怨氣!”順治大步流星的進來,李總管急著在後麵小跑溜跟進來,驚慌失措的慌忙行了個萬福。
蘇麻嗬斥道:“愈來愈沒有個規矩!怎麼皇上來了也不報一聲!”
順治道:“是我沒讓他們報,怕擾了母親清靜。”跟著冷笑一聲道:“再說,皇父攝政王生前來的時候,不也不用報備麼?拘那麼多禮節幹什麼?”他不自覺的把‘皇父攝政王’和‘生前’說的著重,氣的孝莊倒抽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