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病狀有更深度的了解、控製,景洪帶人去往村民家中探望病情。
回來之後,他麵色愈加沉重,道:“大家都來說說,現在最迫在眉睫的是什麼?”
“查到病原,就能控製和根治病情。”有人道。
“對。”大家紛紛讚同。
景洪點點頭,道:“是啊,不過眼下還有一件事比這更重要。”他道:“性命,盡全力保住每個災患的性命。”
他將太醫分成兩組,一組仍然深入到災民中間控製病情,延緩病患的痛苦,一組留在這裏翻找病曆,探究病原。
“現在的形勢十分緊張,已經沒有時間耽擱,今日必須把所有的近似案例都查閱一遍。”他對留下的那些人道。
望著堆成小山一樣的病冊,很可能又是一個通宵之夜,但是大家知道,麵對災民的生命,現在這些付出都不算什麼,他們毫無怨言,執筆埋頭查閱、記錄。
景瑜也在其中,看著他們輕車熟路的翻著病冊,很想為此也做點什麼,卻苦於不知從何入手。
她在麵前海量的書中抽出一本翻開,隻見字體類似草書,飛若流雲,若不仔細看,十分難以辨認。
見她目光呆滯,景綬笑笑,道:“認不清就別難為自己了,禦醫們所書是縮寫字體,要看懂可有的鑽研一段時日。”
她問道:“但是從前,我也看過宮裏的記檔,處方的字都是很清晰的小楷,卻不像這般難辨認。”
“那是因為你看的不是純醫學記檔,你看的是內務府記檔。”景綬翻著手中的書頁,道。
這幾天跟著太醫們去診病,耳濡目染,親眼見著他們細致入微的問診,景瑜不是沒有悉心研磨。也正因本就有藥學方麵的基礎,對於病人出現的各種症狀也都有所了解,雖不精通,可也一聽就明白,尚且能和書典中看到的對應一二。
然而這病冊卻著實難倒了她。
就算再有悟性,字看不懂豈不是白費?
景綬問道:“你想看嗎?”
景瑜點點頭。
隻見他將毛筆擱在筆架上,回去住處,取了本書回來。
“我這裏有本《醫學處方縮寫詞典》,你拿去看看,背會這個再看就不難了。”他將手中厚厚的書遞給她,道。
景瑜翻了翻,裏麵的字跡密密麻麻,便知要想學好,絕非一時之功,不過自己眼下幫不上忙,便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抱著詞典背起來。
學習膳食記菜譜的時候,需要背誦的食材、佐料等等非常繁複雜亂,甚至有很多生僻字和沒見過的材料,背起來無法通過理解而背誦,更何況後來學習藥膳,更要背藥材,難度就更加可想而知......但她擅於梳理、掌握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速記,再加之記憶力很好,此時也急於想跟上大家的步伐,著實背的很快,一個時辰的功夫,書頁已經翻了十分有三。
景洪他們幾乎一夜沒合眼,將近淩晨的時候,實在撐不住了,趴在桌上睡了會兒,用過晨食,便又開始幹活。
太醫們似乎找出了症結,現在正討論原因,以及最近的應對策略。
“正如景太醫所言,在病原還不確定的情況下,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先保住重病患者的病情,還有延緩病者的疼痛,這幾樣是應該齊頭並進的東西,而不是忽略了任何一樣。”太醫道。
“那麼現在,就先根據現有所能掌控的力量,給村民們派藥吧!”景洪點頭應道。
“是的!雖然病原已經有了眉目,但是村民可等不起!”景綬道。
太醫們的意思,雖然現在開的方子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但是先決眼前的病痛卻很重要。
他們正商議藥方子,所提到的幾味藥,景瑜數算數算,腦海細細過一遍,將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記下來,粗略回憶一下那幾味熟悉的,猜測著病症的屬性。
牛黃、蛇膽用來清熱、解毒,一般帶有發熱症狀的瘟病都含有此類,並不稀奇,其餘也都尋常。
藥方子一出來,馬上有人接了單子去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