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已經成為周和曦逃脫“魔掌”的一張王牌,所以,那神奇又瑰麗的故事一直到大周使團啟程返京也沒講完。
不過,蕭禹的注意力已經暫時轉移到老泰山身上,他滿以為周孝會留在曼沙身邊,這種自信滿滿的以為一直持續到太女“禪讓禮”結束。
同一天時間,周和曦將太女之位卸下,千華公主立刻“接盤”,西涼女帝稱之為“禪讓”。這種古怪的儀式以及儀式背後所蘊藏的意義,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曆史上都不曾出現過。
眾臣雖有異議,卻無人反對。
誰讓他們西涼開了新篇章呢,女帝執政,各種新政早把他們“調教”的見怪不怪。再者,一連多日的觀察,長公主的確不適合儲君之位。雖然這位公主滿腹才華,冰雪聰慧,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懶貨,成親前,每天隻知道吃吃喝喝,成親後,每日行程變成吃吃喝喝睡睡,諸如什麼讀書啊,參政啊,練習弓馬騎射啊,在她身上統統不見。
作為儲君便這樣懶怠,日後若成了帝王可咋整?
不,他們決不允許這般可怕的情形出現!
於是,女帝奇思妙想的“禪讓禮”舉行的異常順利,欽天監、司禮監以及文武百官異常配合。
當眾臣看到氣色頗好,走路也比從前輕盈的千華公主後,心中的疑慮逐漸被打消了。
這些日子,宮中上下都傳顏神醫為了幫千華公主調理身體,費心費神,幾乎耗盡一生所學,並將風神穀最神秘的醫術拿出,在他的調理下,千華公主身子大好。之前他們還不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今日得見容光煥發的千華公主,眾臣皆鬆了口氣,幾乎異口同聲的在心底說了句:天佑我西涼!
禪讓之禮結束,蕭禹左等右等也沒等來女帝加封老丈人為夫王的旨意,疑狐中,劉武就已經打探到,宜安侯回了寢宮後立刻著人收拾行裝,大有隨使團一同上路的意思。
蕭禹震驚的不知說什麼才好。
他曾無數過設想,假如周和曦必須留在西涼繼承帝位,那麼他,一定要留在她身邊相伴一生的。
於周孝來說,曼沙“死而複生”,這樣令人大悲大喜且痛徹心扉的經曆竟沒能將他留下。
回到寢宮,左右不見周和曦,蕭禹便追問左右,劉武就忙道:“王妃被宜安侯叫去了。”
蕭禹突然鬆口氣。
……
周和曦心中一直繃著一根弦,來西涼之前她便知父親不會留下,可真到離別這一刻她才恍然發現,決斷是那般艱難。譬如她,剛從曼沙那裏感受到一二母愛滋味便要離開,心中已經百般不舍,更別提父親,他的大好年華,最絢爛最耀眼的感情全部給了那個女人……其實,父親留下也沒什麼,不多留,一年半載也是可以的。
莫說她,就是繼母和姨娘們也能接受的。
一對苦命鴛鴦,一別十四載,他在這兒陪伴她一年半載的怎麼了?
“爹爹,您叫我……您的行裝已經收拾好了?”這麼快,她們明日才要啟程呢。
“來了這麼多天,我還沒有出去走走,西涼的街市,民風民俗都還未得一觀。”
“所以您準備……”
“提前一天離開,你娘若問及,就說我去看看她治理下的盛都究竟如何,明日晌午,我在城門樓前與你們彙合……”
“爹爹,您有沒有想過,娘知道了會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