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初醒(1 / 2)

直到殺死神父那一晚,養子也並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如何殺死的神父,記憶中壓根就沒這段,取而代之是他口供中的畫麵,是那位黑色風衣男替他殺死了神父。

心理醫生後麵給養子做了心理健康測評,發現他的確有人格分裂的症狀,於是便開了相關證明,而因為這份證明,養子在法庭上被宣判無罪。

電影在這裏步入尾聲,隻是在法庭散去時,養子給心理醫生一個意味不明的微笑,緊接著便是心理醫生露出詫異表情的畫麵,電影到此真正結束。

電影的結局很令人費解,網上甚至有網友分析這是開放式結局,養子即可能是故意裝成精神病,也可能真是精神病,意見不怎麼統一,當初我還參與爭論來著。

隻是由於時間久遠,我都忘了自己是站的那派,好像是站裝精神病,又好像是站真精神病來著......

想著正談論這方麵的事,不定還能給路人甲的案子提供點借鑒經驗,我就將這部電影給老梁和蘇寧了一遍,打算讓他們參考參考。

誰成想,故事還剛講完,老梁和蘇寧就產生了意見糾紛,老梁主張養子裝精神病論,蘇寧則堅持養子真精神病論,關鍵誰都能拿出證據來,爭的不可開交。

但總得來,還是蘇寧的理由更可信更科學,了一大堆‘PTSD’、‘斯金納箱子’等係列學術名詞,聽得我一愣一愣的。

而且蘇寧還,我講的這電影故事主角的經曆和孫昊相似,聽到這裏我頓時不淡定了,隻感覺菊花一緊,問道:“蘇警官,你的意思是,蘇昊那子也被人那啥過。”

講真的,我有點同情孫昊了,一個男人被男人肛,那酸爽,估計一般人無法消受,最重要的還是心理方麵的創傷。

“陳破曉你腦子裏一裝的都是什麼東西,惡不惡心?”蘇寧滿臉嫌棄的瞪了我一眼,隨即繼續道:“我什麼時候他被那啥了,我就打一比方,他們是都有相似的童年痛苦回憶。”

“什麼童年痛苦回憶?”老梁開口問道。

蘇寧捋了捋額前的亂掉的頭發,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不是什麼陌生詞彙,最近好幾起校園暴力事件都還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就連我這過來人,也不是沒有親眼見識過。

學校是一方地,是社會的縮影,同樣存在階級和食物鏈,而有階級自然就要壓迫和矛盾。

“孫昊因為校園暴力,曾經一度退學,連高中都沒有讀完......”蘇寧可能是認為這與案件無關,欲言又止。

我是因為賦的原因,讀完高中就不願在浪費學費,而孫昊則是被人逼的退學,這對我的感觸很大,同時讓我有些莫名憤怒:“後麵呢?”

蘇寧被我冰冷的語氣嚇著了,看我的眼神都有些閃躲:“後麵他就整待在家裏唄,吃喝拉撒都由父母負責,到現在也沒想著出去工作。”

蘇寧的語氣中帶有一絲鄙夷的意味,對此我表示理解,我也瞧不起那些啃老的吸血鬼。

長吸一口氣後,我問老梁能不能把路人甲帶去市中心醫院,得趕緊把病號殘留的煞氣解決,同時決定之後孫昊的案子再怎麼鬧騰,我都不會再插手了,一切交給老梁他們警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