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內外雖熙攘喧鬧,然本有幾分躁鬱的孟敖曹卻忽而沉下了心。偷眼瞧向楊招鳳,見他也恰是對目過來,當下兩人心照不宣,同時飲了一口酒。
那王姓少年嗟歎兩聲未聞應和,問道:“二位怎生都不說話?”
楊招鳳放下酒碗,笑道:“公子博學廣識,我等鄙陋村夫聽了,無地自容。”
那王姓少年笑笑道:“聽幾位口音不是本地人,是陝西來的?”
楊招鳳說道:“不錯。”岔開話題道,“這紹興、蘇州的美酒,我等隻聽過,卻從未有幸得嚐。公子年紀輕輕便有獲品五湖四海甘露的福分,好生令人羨慕。”
那王姓少年聽了,沉默須臾,微笑道:“家父在襄陽府經營些酒水生意,耳濡目染,免不得較旁人多接觸一些。”說完,將身前那酒碗往外一推,似不欲再飲了。
楊招鳳道:“此難得好酒,怎麼公子隻嚐一口便罷?”
那王姓少年搖頭道:“過猶不及,這酒是一等一的佳品,便不宜過度貪杯。所謂物極必反,倘若嚐之過甚,倦怠了那甘醇香爽,怎能長久?隻怕再嚐其他酒類,便如嚐淡水,寡然無味。”
楊招鳳點頭道:“公子洞見極是。今番隻這一壇酒,我幾個人分飲,剛好一人一碗,不多不少。”說著調笑孟敖曹一句,“老孟,聽清了嗎?這位公子是個有見識的,我不讓你多吃是件好事,否則你往後吃不下其他酒,腹中酒蟲喂不熟發作起來,豈不要了你性命?”
孟敖曹此時早沒了之前的氣焰,訥訥連聲道:“說的是,說的是......”
那王姓公子環視左右,聽到旁桌有數人醺然入港叫令劃拳聲越加聒噪,眉心微蹙,不悅道:“此間人恁多,吵得人心煩意亂。”言及此處,對楊招鳳點點頭道,“楊兄,多謝相請。酒既已品過,在下還有事在身,便先行一步。在下素不愛欠人情,與各位萍水相逢無以為報,就拿些不入眼的俗物抵作酒錢便了。”
他說完,向後一招手,兩名隨從中的一人立刻前跨一步,從懷中取出個手掌般大的小包,輕輕放在楊招鳳身前。
楊招鳳將那小包向外推推,道:“王公子何須如此。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求投緣而已。”
那王姓公子嘴角微揚,似笑非笑,也不搭話,隻再度朝他點點頭,便即起身,帶著兩名隨從繞出酒肆,沿道徑緩步離去。
孟敖曹見他三人走遠,一口將碗中酒悶了,問道:“參軍,小包裏是銀塊?”
酒肆人多口雜,楊招鳳將小包拆個小縫瞄了兩眼,隨即塞入懷中,道:“不是銀塊,是顆珍珠。”接著補充道,“還有大約七八粒碎銀,那珍珠有半個小指蓋般大小。”珍珠難得,遠比銀子珍貴。曾有品相圓潤無瑕疵的三錢重的珍珠要價超過萬兩。哪怕形態不太規整的珍珠,若重有六七分,價格亦七八百兩銀子上下。這包中的珍珠固然不算大品相也頗為尋常,但估摸著至少也能換近百兩銀。區區微薄酒錢,如何能與之相比,那王姓少年出手之闊綽,實屬罕見。
孟敖曹笑將起來:“早覺這廝像個火點,沒成想還是個空念攢子。”話裏頭“火點”指有錢人,“空念攢子”則指沒心眼的外行,均是黑話,“他老戧興許是大海翅,咱們何不海挖一番?”他已認定這少年的老爹是個大官,希望能有個敲竹杠的機會。
趙營缺錢缺糧,底下的兵士不清楚,但楊招鳳與孟敖曹這個級別的軍將自然知曉。綁票勒索是流寇的老招數了,是來錢的好手段。即便趙營現在已經歸順了朝廷,但諸如孟敖曹、張獻忠等積年
老寇,麵對利益的誘惑,終歸難以做到徹底金盆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