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輕舸(一)(1 / 3)

作為湖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首府的武昌府素為重要的水陸通衢,路通荊襄、峴山之腹地,水扼大江、漢水之主脈。因此地利,商賈極為繁茂,京口以西稱為第一。泊稅務亭,賈船客舫,不可勝計,銜尾不絕者數裏。華清目見盛況,忍不住將李白《贈江夏韋太守》中名句一改,連連歎詠“萬舸此中來,連帆過鄂州”雲雲。

登舸之後,行速非人力可能為,是以從棗陽縣至武昌府陸路上快馬加鞭的緊張節奏緩和下來。艄公見趙當世、周文赫等人身材壯勇出手也頗闊綽,自是鞍前馬後服侍甚周,趙當世等人既得其適,閑情自現。

舷發離岸,不一日,至青山磯,當日微雨酥酥,江風沁涼,陸路上積累的疲敝登然消逝。夜泊春石夾口,一問之下,不知不覺間距武昌府竟然已出三十餘裏。武昌府數月前遭到過境流寇的襲擾,所以至今多有各地鄉勇團練結隊往來。趙當世等人住宿的口岸同樣駐有一撥江防汛兵,領頭是個年過半百的百總。聽那百總說,此地乃是武昌府與黃州當中一個重要的中繼點。湖廣僉事、分巡武昌、黃州監軍道袁繼鹹禦賊有道,數月前曾擊敗了老回回、革裏眼等多股流寇,為防流寇複來,近期正陸續自武昌府征發修工兵,前往黃岡修固城垣,城垣長達六千餘丈,工程量不小。

袁繼鹹此人趙當世有耳聞,有政才、長兵略,為人也極正派,與左良玉有些往來。若非有約在身、趕路日急,趙當世其實很想挺想登門造訪一番,親近關係。此外,武昌府亦是明宗室大藩楚藩所在地,楚王朱華奎是個風雲人物,早在萬曆年間就先後牽扯上“世子案”、“劫杠案”等奇事,又因富甲天下甚至惹上了朝廷的注意,就遠在西北的趙當世也在茶餘飯後聽人說起過此類談資。趙營與楚藩雖說相隔有些距離,可同在楚地,日後免不了會有交集,趙當世亦有拜會楚王的打算。當下既然沒得空閑,便隻能往後覓一良機與這兩人相見。

次日,舸經梅枝夾,到了這一段水路,大江兩岸的景色慢慢少了屋舍煙火,多了重巒秀色。到了晚間,來到宿地楊羅洑,卻又是好一番人間景象。此地雖非大鎮周縣,然人口稠密,且漁業極為發達,魚肥而價賤。趙當世購得大魚三尾,付百姓幫忙燉成白湯,味道鮮美無比。周文赫、鄧龍野及滿寧三個哪裏嚐過這等珍饈,三下五除二就將三尾魚消滅幹淨,趙當世隻得笑著再購四尾魚,供三名親養司的漢子一人一尾吃個痛快,自與華清共食一尾。平日裏食量較淺的華清也難得多吃了幾口魚,讚不絕口。

輕舟浮水,一日便抵黃州,相比繁華的武昌府,黃州就顯得僻陋安靜的多。唐代杜牧曾有詩句“平生睡足處,雲夢澤南州”形容此地之幽遠。州治黃岡縣一側背靠的江麵煙波浩渺,令人觀而豁然抒懷。但另一側正是袁繼鹹修建城垣處,倒是熱火朝天,多了人氣卻使整座城少了幾分靜謐。杜牧、王禹偁曾在黃州出仕,蘇東坡、張耒等亦曾在此地謫居,故而城內外也算有些古跡。然而一因時間有限,二因州城實在敝陋,趙當世等人並未久留。

離開黃州途徑赤壁磯,多斑斕奇石,直引得華清目不暇給,心情大悅。沿江而下,又一日達回風磯。此地一如地名,水闊無山,風速頗勁。江中多有礁石,洄流湍旋,水急浪湧,走舸遇阻穿行很是艱難。華清此前沒坐過江船,水平無風時還好,此時遭長時間猛烈顛簸經受不住,眩暈嘔吐,痛苦異常。趙當世抱著昏迷不醒的華清在走舸的烏篷

內整整待了一日,後來見華清著實痛苦,便中途登岸,乘馬走陸路,與艄公約定在下遊某處相會,自返程數裏,及入蘇東坡詩中“山下蘭芽短浸溪”的蘭溪鎮地帶方罷。一行人在鎮中休歇了兩日,等華清身體恢複七八,始才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