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葉扁舟(大結局)(1 / 2)

寇承武一人一馬,終於到了北山軍營,懷著沉痛出示了兵符,可是他沒有聖旨,名不正則言不順,軍中又有榮王的細作,當麵反駁,場麵一度僵持難下。

直到韓素趕到,以高武侯爺和世子的軍功人品為陳詞,慷慨激昂,總算說服了大眾,最終斬殺了榮王派來的細作,全軍跟隨寇承武進京勤王保駕。

本欲進京勤王的寇承武卻在此時接到了太子的傳信。

太子和肅王在北海與北魏再度陷入困戰,而在此時西雁又聯合了絳族餘部趁機進犯邊境,急需支援。

太子要寇承武停止進京,榮王在京孤立無援,暫時不成大患,保住邊境百姓才是首要大事。

於是寇承武帶領高武軍轉向,與韓素分為兩路。

寇承武帶領六萬高武軍前往西境禦敵,而韓素則帶領其餘兩萬高武軍行往東境,清理絳族餘部。

寇承武帶領六萬精兵馬不停蹄的趕路,行至半路峽穀時,突然受到西雁大將的伏擊。

即將敗戰之際,寒翊雲帶人前來救援。

原來寒翊雲早就收到了西雁派兵埋伏的消息,因為與寇承武通信不上,所以他帶領兩千七俠盟人火速從青野出發,日以繼夜才趕到此地,總算來得及救下他。

二人在峽穀會合,隻能暫時駐紮在此地,思考破敵的對策。

深夜的軍帳仍然亮著明晃的燭火,寇承武與寒翊雲站在臨時刻畫的地勢圖前,沉默不語。

寒翊雲想起白天救寇承武時,所在的那一處峽穀天險,若以火箭和落石夾擊,必定能雙麵截斷西雁的後路。

寒翊雲指向地勢圖上的那一處險地,道:“承武,你認為此處如何?”

寇承武搖了搖頭,“此處過於危險,以軍中士兵的身手,還不足以在此處設伏,隻怕還沒有到達這裏,就已經死了。”

寒翊雲勾嘴一笑道:“你難道忘了,還有我帶來的七俠盟人,他們在兵法應戰上雖然不如你精心訓練的士兵,但是江湖中人要到此處,相信身手絕對足夠了。”

寇承武適才點頭笑道:“還是大哥想得周到。”

接下來三日的時間,眾人都在準備火箭和落石,對與西雁的應戰,也都是能避則避,不能避就派幾個人出去對戰。

等到第四日的時候,火箭和落石都已經準備妥當,寇承武親自出麵迎戰,寒翊雲則帶領一千七俠盟人於前夜摸上了峽穀的天險處。

這場戰事維持了不到一個時辰,他們便合力將西雁的大將及數千雁兵活活堵死在了亂石之下。

西雁淩王南宮拓此時遠在西境,得知此次敗戰的消息,仍然不懼前行,誓要趁機攻下大明,卻不料突然收到雁帝的聖旨,逼其退兵回國。

之後,梅青瀟出現,寇承武才知道原來雁帝下旨退兵是中了他的挑撥之計,西雁的危險目前暫且退去。

太子與肅王這邊的戰事膠著,北魏此次可謂精兵盡出,實在不太好對付。

肅王與太子商議之後,設計北海敗戰,佯裝敗逃,魏兵見勢,在後窮追不舍。

肅王將其引入琅壁,引發了事先布好的水雷。

水雷連連炸毀了北魏的兩艘巨艦,北魏林王發現中計,不敢再行進攻,隻能大船停駛轉舵。

可是不知何時,後方又有明軍出現進行圍堵,他們的後路也被斷掉了,而兩邊被奇高琅壁圍住,根本無法脫身,隻能背水一戰。

如今明軍已經士氣大振,魏軍卻士氣低下,此局北魏已經難以突圍。

西雁退兵、絳族戰敗、北魏全軍覆沒,這一個又接一個的消息連著傳入京城,榮王已經接近瘋癲,他不願意相信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無用之功。

尹齊進言,他們的手上還有寧淑妃,而且蘇景陽還在京城,現在的首要之事,便是將蘇景陽也抓進宮。

蘇景陽早就收到了寒翊雲的消息,已經離開相府帶著府裏的人躲入了聽風閣裏。

雪姑娘來到他的廂房,送來最新的消息。

“蘇公子,他們已經在率兵趕來京城的路上了。”

蘇景陽點頭道:“雪姑娘,有勞你了。”

“這是我應該做的。對了,總舵主讓我們準備一下,最多三日,他會親自進城,入宮營救淑妃娘娘和鎮國公主,您也要做好出城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