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每個人都有一次被原諒的機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有誰是不犯錯的,恐怕沒有誰比犯錯的人更希望得到一次改正的機會了。
運動會教會我的 文|湯小小
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達·芬奇
父母一直在芬蘭工作,去年,我也結束了在國內的“留守”生活,轉到芬蘭的一所學校上學。
我暗暗下決心,在這裏一定好好學習,絕不輸給當地的孩子,可是很快我就發現,學校的課程表安排得並不緊密,家庭作業更是少得可憐,而留給學生運動的時間則非常充裕。放學後,很少看到學生捧著課本讀書,他們常常在操場上踢球,或者被父母送到遊泳館遊泳,而且,學校隔三岔五就會舉行一些體育比賽,不但學生積極參與,很多家長也會前來呐喊助威。
我很是不解,在國內,見到的都是父母逼著學生拚命學習,連星期天都是在各個補習班度過,即便如此,依然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難道芬蘭的父母就沒有這樣的擔憂嗎?同桌告訴我說:“學習什麼時候都可以補回來,身體的基礎打不好,以後可就補不回來了。再說,在運動中也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啊。”
在這種氛圍下,我也漸漸摒棄了在國內養成的學習為主的習慣,開始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運動,每天和同學們一起跑步、打球、遊泳。跑不動的時候,同學們會在旁邊不停地:加油“目標就在前麵,堅持一下,一定能成功的!”於是,我咬緊牙關,一直跑到終點。摔跤的時候,同學們會在旁邊鼓勵:“勇敢一點,站起來,接著跑啊!”於是,我湧出眼眶的淚水又咽了回去,爬起來,追上前麵的同學。比賽輸了,我沮喪不已,同學們卻滿不在乎地開導我:“沒關係,下次我們再贏回來,無論做什麼,都會有輸贏的!”於是,我的心情多雲轉晴,豁然開朗。
那次,學校舉行一場足球比賽,班裏的男同學基本都報了名,同時還有幾個女同學也要求參加。足球是男孩子的運動,女孩子湊什麼熱鬧?奇怪的是,老師並沒有拒絕女同學的要求,而且把她們和男同學編在一起,五人一組,每組輪番上場,每個人都有機會踢上一陣。
比賽開始了,每隊都奮力拚殺,但我們隊裏的一位女同學顯然並不會踢球,她在場上跑來跑去,始終也沒有沾到足球的邊,最後,她索性在場上慢悠悠地踱著步,充當“看客”。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隊很快就處於劣勢,我被這位女同學的表現氣壞了,忍不住大聲嚷嚷:“快跑起來呀,站在那裏幹什麼?不會踢球就不要參加!”
本來以為其他的隊員也會和我一樣催促那位女同學,沒想到,我的話音剛落,身邊的一位男同學就捅捅我的胳膊,很不高興地說:“你怎麼可以對隊員這麼說話呢?我們是一個團隊,要團結一致,而不是相互指責,趕快向她道歉!”
我認為自己完全沒有錯,女孩子本來就不應該踢足球,何況她根本就不會踢,完全是拖班級的後腿,而其他的隊員則堅持要求我道歉,最後,我們鬧到了老師那裏,請老師當裁判評評理。聽完我的陳述,老師非常嚴肅地說:“她今天踢不好,並不證明她明天也踢不好,她喜歡踢球,我們就不能剝奪她的權利,我們應該給每一個孩子均等的機會,讓他們自己體會自己是不是適合這項運動,值不值得為這項運動堅持到底。”
老師的一番話讓我無言以對,這件事讓我認識到了團隊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要尊重每一個人。
在長期的運動中,我整個人慢慢地發生了變化。“豆芽菜”身體變得強壯了,人也樂觀活潑了很多,而且,以前摔一跤就會哭鼻子,現在即使胳膊被樹枝劃傷也不會掉一滴眼淚,以前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就會鬱悶很久,現在則學會了笑著麵對失敗。連父母都驚訝於我的變化,在電話裏告訴爺爺奶奶,說我現在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男子漢。我深刻體會到,運動真的能讓人學會很多東西,比如堅強樂觀,比如堅忍不拔,比如團結合作,比如尊重他人,這些知識伴隨我們一生,比書本上的那些東西更重要。
載於《少年文摘》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隻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但不是必經之路。了解生活,增加閱曆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融入社會才可以。
改變命運的咳嗽 文|小程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諺語
那一年,我到省城打工,在一家門窗加工點落了腳,盡管我很珍惜這份工作,幹的也非常賣力,可老板卻是一個十分難伺候的人,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借口找茬,而且動不動就要挾讓我走人,隻是我的堂叔是他朋友,我是堂叔介紹來的,他一直不好意思辭退我。另外,我剛到這個城市,人生地不熟,找起工作十分麻煩,我便一直忍氣吞聲地幹著。
那一天,工點所有人都在一個工地上安裝,天空下起了小雨。我給師傅到工棚裏取雨衣,可剛到門口,就聽見老板和會計在裏麵說話,像是在爭吵。我輕輕地站在外麵聽了一下,原來,老板剛才又接了一個小工程,要的很急,想把人都帶過去,可這邊的活還沒有幹完,他便想留我一個人在這裏幹。會計不同意,說那邊幹完了大家可以到景點轉一轉,就算給大家的福利了,留下小程一個人不好,傷孩子的心。可老板卻不在乎,對會計說:“就留他在這,傷就傷,我早就想把它攆走了……”我聽到這裏,頓時火冒三丈。
那一天,我真的被留了下來,在雨中一個人幹活。想著老板他們坐著火車到另一個城市,然後到景點遊玩,我越想越委屈,淚水止都止不住,我在這裏半年了,每天都辛苦地幹著,可老板從來沒有把我當這裏的人,到處貶低我,一股強烈的報複欲望在我腦海中萌發出來。
晚上,雨下的很大。此時,我又餓又冷,在工地打更的大爺那裏等著雨晴回去。大爺得知我明天還要來,看我凍得有些發抖,便讓我住在他那裏,又讓我和他一起吃了飯,好久沒有這種溫暖的感覺了,我止不住的哭了起來,大爺忙問我怎麼了?我擦了擦眼淚,隻說了一句“幹活不順心”,便再也不說啥。
我一直沒有睡,半夜裏悄悄起來,到了老板的臨時工棚。那裏裝著這次工程的很多配件,折合起來也得有個幾千元,我戰戰兢兢地拿出了打火機,想鑽進工棚裏……可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聲咳嗽,嚇得我立刻蹲了下來,心狂跳不止,我再也沒有勇氣實施我的報複計劃,迅速地跑回打更大爺屋裏。
大爺正準備下床,見我進來,笑著說:“孩子,起夜了。”我嗯了一聲,“我也起一趟。”大爺懶洋洋地對我說。我的心這才放鬆下來,我知道那聲咳嗽是大爺的,但沒有引起他的懷疑。但那一夜我一直沒睡,心一直在咚咚的跳著……
早上,我迷迷糊糊地醒來,大爺不在。我起身走到外麵,突然看見大爺正在老板的臨時工棚外轉悠看著,那一刻,我明白了昨天晚上的一切……
許多年了,我已有了自己成功的事業,但這件事一直記在我的腦海裏,每次想起來就覺得後怕。如果沒有大爺的一聲咳嗽製止了我的衝動,今天,我不會事業有成,也是那聲咳嗽,讓我懂得了人生有許多事需要冷靜地處理,否則會後悔一輩子。
載於《時代青年》
人生有很多做出決定的時刻,可是有些決定如果不加以製止,就會誤入歧途,毀了一生。意識到自己錯了的時候能夠及時懸崖勒馬,真的是可貴的事情!
後退不一定失敗 文|荒沙
對於每一個人,他所能選擇的奮鬥方向是寬廣的。 —— 愛因斯坦
大學畢業後,我應聘到了一家大公司,需要經過三個月的考察期才能轉為正式員工。其實我還是蠻有自信的,我相信通過我的實力可以得到這個崗位。可我不得不麵對一個殘酷的現實,我所在的部門隻缺一個編製員額,我必須和一同進入公司的李明競爭這一個崗位。
令我沒想到的是,李明的素質和能力非常高,可想而知我們之間的競爭是多麼激烈。那段時間裏,幾乎是我成一件事,李明也會成一件事,我獲得公司的表揚,李明也會獲得公司的表揚……可有時競爭並不是良性的,比如,有時我加班到深夜,李明為了讓領導看見,他也加班;有時我病了,根本無法上班,可李明會趁這個時候再幹成一件事……就這樣,我們之間越來越不信任,雖然表麵上沒有過結,但心裏卻都在較著勁。
終於有一天,我們之間的矛盾瞬間爆發,發生激烈的爭吵,從此,我們再無交流和溝通。那一天,經理和主管突然找我談話,說為了更好地鍛煉我,公司準備調我去分公司那邊,我一聽,腦袋嗡的一下。我知道和李明的爭吵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我有責任,可其實我挺委屈的,這件事包括同事們都說責任在李明那一方。現在把我調到了分公司去實習,明顯是在懲罰我。可我能怎麼樣呢? 經理和主管一起找我談話,說明這是公司已經決定的事情了,我服從也服從,不服從隻有走人……
那一天,我一個人孤獨地坐在廣場上,回憶我來到公司這兩個月來的點點滴滴,我哭了,突然感覺自己很累,每天都在一種高強度競爭和壓力中渡過的,沒有一天快樂的日子。我也突然感到,在這種惡性的競爭中,我的人生不會有很好的作為,也不會提高和進步,我決定離開這裏。那一夜,我無眠,打電話給我敬重的高中老師,訴說我心中的苦悶,老師的一個提問讓我徹底開朗,我決定服從安排,到分公司再去鍛煉一個月,然後另謀出路。
在分公司的這段時間裏,我注重總結教訓,雖然這裏和公司總部沒法比,無論是人員,還是工作都非常簡單,但我還是謙虛地和同事們學職場交際,學管理,學技術,我快樂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為我的未來積攢財富。當我把實習鍛煉當成人生積累,摒棄單純追求利益得失時,我突然發現我的人生變了,變得開朗了,豁達了,也變得沉穩了,我也在這段時間裏學到了職場裏的很多東西,也學到了生命中的很多東西。
轉眼間,實習期結束了,我和同事們快樂地告別,奔向了另一家公司。這家公司雖然沒有實習的公司好,但我很快地適應了這裏,打開了局麵,半年後我便當上了主管。一天,我到南方參加一個企業管理培訓,正好遇上了將我下調到分公司實習的主管。他說起把我下調到分公司的事,一臉的遺憾,說那時沒有掌握實情,可他還是不解地問我,當初為啥服從分配。我把老師開導我的問題轉述給了主管,對主管說:“兩個人拔河,是後退者勝還是前進者勝。”主管一愣,隨後笑了,對我說:“當然是後退者勝。”我笑著對主管說:“當初我就是想到了後退者勝,才會後退一步到分公司鍛煉的。”主管聽後笑了。
那天,我和主管聊了很長時間,得知李明還在公司當員工,他好像也沒有了剛來時的激情……可我卻對我的工作前景充滿期待,我一直在慶幸我的人生後退了一步,正是這後退的一步退出了我人生的成功。
載於《時代青年》
後退不是為了妥協,隻是為了積蓄力量,尋找機會。願我們能學會做一個敢於後退敢於轉彎的人。
走錯路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文|孫道榮
人生因意外而美好——雪萊
拐了一個彎,爬了一個坡,又拐了一個彎,路越來越窄,崎嶇難行。同行的朋友堅定地說,一定是走錯路了,那個景區他去過,沒有這麼難走的路,也不需要這麼長時間。
我的車沒有GPS係統,朋友拿出手機,打開電子地圖,一定位,果然偏離了原來的既定路線,走錯路了。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在一個山凹裏,要饒過這座山,再過兩座橋,才能回到去景區的主幹道上。是退回去,重新找到主幹道,還是繼續沿著錯誤的路線向前?
幾個人一商量,反正是出來踏青遊玩的,也不急著趕時間,這條路雖然難走些,但地圖顯示,也可以到達目的地景區。那就繼續向前。
路不寬,也不平,看樣子是一條便道,一路上,也很少看到過往的車輛和行人,與通往景區主幹道上人來車往相比,異常冷清。路兩邊的山坡上,是層層疊疊的梯田,茂密的樹叢,以及零星的農舍。往前又開了一百多米,豁然開朗,是一片梨樹園,一樹一樹的梨花,或純白,或粉紅,或嫩黃,在枝頭綻放。在大家的驚呼聲中,我停車,熄火。大家跳下車,撲進梨樹園。
淡香撲鼻,空氣中彌漫著久違的清新之氣。大家都很興奮,就連當地陪同的朋友也驚詫不已,沒想到身邊還有這麼一塊淨土。
我們在梨園呆了很長時間。梨園深處,見到一戶人家,是承包梨園的農民,忽然見到我們幾個陌生人,好客的主人很開心,搬出來幾張木凳子,邀我們坐在梨樹下,喝茶,聊天,抬頭是藍天,低頭是潺潺流過的小溪,燕雀的叫聲,在花香中穿梭回蕩。很久沒有這樣放鬆了,很久沒有這樣沉醉了。我們幾乎忘卻了,我們本來是要趕赴那個著名的景區參觀遊覽的。
因為走錯了路,我們闖進了一塊景區的遊覽圖上根本沒有標識的山凹,看到了一塊幹淨的樂土,它不是景點,卻是一道異樣清新的風景。這是多大的收獲啊。
我是個路癡,經常會走錯路,這讓我耽誤了不少時間,心情也會變得沮喪,但也有很多時候,因為走錯了路,而看到了意料之外的風景,驚喜不已。
有一次,著名音樂人高曉鬆開車在意大利南方旅行,因為感覺走錯了路,他停下車,打開地圖查看,確認了此刻所處的位置後,他在地圖上尋找著正確的路線,忽然,地圖上附近一個名叫蘇蓮托的小鎮,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下車問一名路過的意大利人,這個蘇蓮托是不是流傳全世界的歌曲《重歸蘇蓮托》中的那個蘇蓮托?得到了肯定的答複後,高曉鬆欣喜若狂,立即改變線路,駛向蘇蓮托,那個他心目中的遠方聖地。高曉鬆後來回憶說,他沒有想到,因為走錯了路,而意外地有幸來到了蘇蓮托,那是他此行最大的收獲,而小鎮蘇蓮托本來並不在他計劃好的行程之中。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按照既定的思維,最快捷的路線,直奔目的地,一旦走錯了路,我們會感到特別懊悔,沮喪。可是,如果靜下心來,你會發現,走錯的路上,也可能有意外的驚喜等待我們,那裏可能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景。
我的家距離單位十幾公裏遠,每天,我都沿著那條最寬闊、最通暢、最快捷的路線,兩點一線,開車上下班。兩邊的高樓大廈,每一個紅綠燈,我都了如指掌。偶爾,我卻會選擇一條不熟悉的小路,繞行的道路,甚至穿過狹窄的小胡同和人頭攢動的老居民區,沒錯,我是故意走“錯”路的,我就是想看看,這個我似乎爛熟於心的城市,到底還有怎樣我所不知道的另一麵。
載於《作文與考試》
想去看海,意外邂逅小溪;想去高山,意外看見戈壁。生活中處處是驚喜。意外也是美的,不然怎麼會有你我的相遇!
做一株柔韌的小草 文|高小寶
生活就像海洋,隻有意誌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在思
曾經挪開過一塊已擱置了有些年月的大石頭,發現石頭底下竟壓著一叢枝幹彎曲顏色嫩黃的野草,看不出有多少株,隻是互相之間糾纏著,攀附著。當即暗自驚心,想,這麼重的一塊石頭,竟然沒有將這叢嬌嫩的草擠碎壓扁,她匍匐在地上,終年不見天日,枯榮自知,不輕易屈從上天的不公,自顧自地頑強生長,悲喜著自己的悲喜,真是令人又憐又敬!如果沒有這塊石頭的壓覆,她也該是鬱鬱蔥蔥,有花開,有果收,朝迎晨露,暮送夕陽,順著自己的生長軌跡,生命輪回裏,盡情綻放著精彩和美麗,該是何等的快意一生。
石頭挪開不幾日,接受了陽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潤,那叢野草顏色漸綠,竟也改變了她原來趴著的生長姿態,她的枝幹一天天立起來,翹首向上,在風中搖曳,欣欣然,似有一股充滿喜悅厚積薄發的勢頭。壓覆時不自棄,順境時順勢生,生命是何等的頑強和輝煌。我思忖,換作是人,在經受長期的磨難和不堪重壓後,也不會這麼快就恢複這樣的心態,振作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