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不打擾別人的不幸(1 / 3)

第六輯 不打擾別人的不幸

不要去打擾別人的不幸,給別人留一點自尊,留一個生存的機會。

劉和平:讓自己成為一束光文|麥淇琳

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拉·封丹

2014年,一部製作陣容驚人的大戲《北平無戰事》橫空出世,首輪剛剛播完大結局,就被媒體譽為年度電視劇,更成為近幾年罕見的“現象級電視劇”—— 從曆史到現實,從人物到製作,從台詞到扮相的方方麵麵,都引種種熱議。而《北平無戰事》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它的背後站著一個金牌編劇——劉和平。

劉和平生長在湖南衡陽,他自幼輟學和父母一起被下放到農村。那時候,他的父親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悉悉索索穿衣去魚蝦市場找小商販們拿新鮮魚蝦。市場很大,父親戴著鬥笠,挑著擔子,擔上挑著兩隻木桶,年幼的他就這麼被父親牽著手,在彌漫著臭魚爛蝦氣味的市場從東頭走到西頭。父親在一個賣魚蝦的商販前停下來,正在忙活的商販把一桶小魚小蝦過秤給父親,而他就會站在攤販邊觀看整個市場的熱鬧以及小商小販們的人間百態,不覺得地上的濕滑,也不為市場充斥的的腥味而厭煩。

在農村沒有學上,父親卻要求他堅持讀書,在父親的心中隻有讀書當官才是光耀門楣的大事。父親跟別人借來課本,一個字一個字教他,而年幼的他也隻能用讀書寫字來打發寂寞單調的日子。後來,父親的好友舉家遷往別的城市,臨行前將家中一箱書籍送給他,那是一箱曆史書,這是他沒有機會看到的書,他如獲至寶。每當夜晚來臨,他總是借著昏暗的燈光翻看那些書,他就像一隻春蠶,饑渴吸收知識,而又吐出富有光澤的蠶絲。小小年紀,他就寫了一出描繪鄉村集市的樣板戲搬上鄉村的舞台。

在經年的摸爬滾打中,他進過文工團,演過樣板戲,也曾為圓父親的心願而投身官場。幾年後,他創作出了《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滄海百年》、《李衛當官1》等幾部聞名遐邇的精品。他寫帝王將相,千古江山。正是與寫作匹配的寒門經曆,以及對曆史的敬畏,塑造了他更加成熟的曆史觀。他的中國曆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熱播海內外,引起業內的廣泛好評,令他一舉躍入著名編劇的行列。

隨之而來的榮譽、掌聲與媒體報導卻令他仿佛身處霧霾的空氣,他的人生失去了方向感。一次,他與朋友一起參觀攝影展,在展會上看見一係列名為《侘寂》的照片,照片上有古樸的舊陶器、麻布質地的圍巾、粗糙簡單的木門,脈絡分明的枯葉,一幅幅照片營造出簡素靜謐,而又令人感受到寧靜的力量。朋友說,侘就是貧困、寂寞、幼拙、素雅、自然的意思,在簡潔安靜中融入質樸的美,而寂就是時間的光澤。朋友的話以及照片的寧靜給了他暗示,很多人以為人生的幸福是不斷去擁有物質、名譽、財富和地位,反複奔跑追逐。而人生真正的幸福感卻是在適當的時候摘掉所有的光環,在寂靜的時光裏讓自己成為一束安靜的光芒。

他來到廬山過濾心情,平複心境。原來,追求越多,失去越多。真正搞文化建設的人,要把自己放在一個低姿態的位置,隱秘而偉大才能創作出更好的經典作品。從廬山回來後,他過著離群避世的生活,用7年時間精雕細琢一部電視劇作品《北平無戰事》,這對很多編劇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但劉和平耐住了寂寞,在時間的光澤裏創作出了這部不可複製的經典。《北平無戰事》獲得如潮的好評,有記者問他:“費7年之功打造一部作品值不值得?”劉和平說:“文化的遺傳就是作品,我隻要50年後還有人看我的作品,我就多活了50年,這麼美好的事,有什麼不值得?”

是的,世間最長久的美好,就是擁有侘寂的力量,在樸實無華的修行中抵達寂靜智慧的心靈彼岸。劉和平在時光的靜美中讓自己成為一束光,沉默不語地沉潛在簡單樸實的歲月裏,溫暖自己也照亮別人。

載於《新青年》

生命跟作品一樣,都需要靜靜打磨。在簡單的生活裏,耐心的蟄伏和努力,認真對待自己,對得起自己的付出。

勞麗詩:在心裏養一朵菩提花文|陳小藍

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 —— 朗費羅

2014年9月19日,阿裏集團在紐交所上市,她以阿裏集團上市敲鍾人的身份出現在媒體麵前,當媒體追問她是如何看待自己從奧運冠軍到淘寶店主再到阿裏上市敲鍾人的華美蛻變的時候,她從容回答說:“這些得益於我在低穀期的磨礪和沉澱。”

她出生在廣東湛江一個普通家庭裏。5歲時,她的哥哥在業餘體校學跳水,母親每天帶著她接送哥哥去體校訓練。她被跳水訓練的彈網吸引住了,趁大家在跳台訓練時,她一個人溜上了網。她的大膽和良好的協調性令教練認定她是個跳水的好苗子,在教練的動員下,她加入了業餘體校正式學跳水。由於訓練的艱苦,她生了一場大病,病好之後她卻打了退堂鼓。在母親的勸導下她堅持下來了,這一堅持就是4年,也正是這4年光陰磨礪了她的意誌和鬥誌。

9歲那年,她參加湛江市運動會,比賽當天她發了高燒,母親勸她退出比賽,可是一想到每一次的比賽機會都是來之不易的,她還是頂住身體的不適堅持參加比賽。這一次的堅持,令她拿到跳水運動的第一個冠軍。隨後憑著堅強的意誌和不服輸的勁頭,她從市隊跳到省隊、國家隊,在人才濟濟的中國跳水界嶄露頭角。

接著,她奪得國際泳聯跳水大獎賽西班牙站女子10米跳台單人冠軍,加拿大站10米跳台冠軍,美國站10米跳台雙人冠軍,全國跳水錦標賽女子10米跳台亞軍,世界杯跳水賽女子10米跳台單人、雙人冠軍……那時的她可謂所向披靡,她一路向奧運會的目標前進著。

正當她意氣風發向奧運衝刺時,她的狀態卻一路下滑。她的身體頻繁出現傷病,在一係列的世界大賽相繼失手,她內心失落、絕望、消沉。當領隊告訴她:你缺的並不是實力,隻要你做回自己。她恍然大悟,加強了大量的訓練,終於恢複了自信,這一年,她站到了奧運會的跳台上,並獲得了10米雙人跳台金牌。

然而,所有的輝煌卻在17歲這年嘎然而止。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她想過退役,可是跳水運動曾是她的夢想,她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清晰地前往渴盼的所在,自己渴盼的又是什麼呢?當有人問她會什麼,她可以回答“會跳水”,那麼十年後呢,她還能理直氣壯地回答嗎?她的內心仿佛燃著焦熱之油,烈火一點,瞬間就能燃盡。

夏末初秋,空氣有清涼的味道。她經過一座寺廟,一株巨大的粉紅色的菩提花綻放在眼前,夕陽斜落在菩提花挺拔的苞葉和花瓣上,四周泛起金黃的光芒。一個中年女人經過菩提樹下,驚異道:“往年這花樹隻能開10個花球,今年竟然開出了30多個花球,世事真是有多種可能啊。”中年女人的話令她陷入了沉思,她一直以為夢想隻能有一個,原來,隻要有一顆向往的心,菩提花便會迸發出熱情,綻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光芒。那麼,夢想也能如菩提花開一般,擁有多變的光芒。這一刻,她的心頓時澄清如水。

她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選擇了退役,並回中山大學繼續本科學業。2011年,她進入廣東省青年誌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任主任科員職務,從此踏上一個全新的公益領域。穩定的工作卻帶給她思考,她不喜歡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這時,她提出辭職,成了一個沒有組織的人。親戚朋友對她的行為感到不解和惋惜,她卻告訴自己靜下來,聽從心的指引,待沉澱之後去改變以後的人生,拋開榮譽的光環,踏踏實實做事,無所畏懼迎接風雨和未來的人生。

她堅決告別了以前的光輝歲月開起了淘寶店,她挑選了自己一直鍾愛的木雕和手串飾品項目,成為職業淘寶店主。她專注於店麵裝修、進貨驗收、找模特拍攝貨品等細節,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她的淘寶小店慢慢走向了正軌,她就是前跳水奧運冠軍勞麗詩。

2014年9月19號,阿裏集團主要創始人馬雲邀請8名普通客戶敲響開市鍾,勞麗詩就是其中一個敲鍾人,當記者問她為何會選擇辭職開淘寶店時,她笑著說:“真正的成功不是財富和地位,而是為了追求夢想放下身段,當我們感到迷惘時,在心靈養一朵菩提花,積蓄養分,靜靜等待一朵屬於自己的菩提花開。”

載於《新青年》

麵對夢想,我們真的需要去放下身段,去盡力嗬護這份自己內心深處的念想。

郭京飛:修煉更美好的自己,等風來文|筱梅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佚名

看一檔訪談節目,他半敞的格子襯衣,穿著半舊的牛仔褲,全身透著一股率性不羈的勁兒,聊天逗趣時眼眸中閃著孩子般的光彩,談及哲學時又儼然是個沉靜深邃的思想者……他就是話劇、影視演員郭京飛。

郭京飛出生在北京一個飛行員之家。從小,他的父親就給他講很多飛行中的故事,希望他以後可以像自己一樣做一個翱翔藍天的飛行員。有一回媽媽帶他去海豚館,一隻小海豚不時將頭探出水麵,眨巴著清澈水靈的大眼睛瞅著他,然後忽地在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鑽入水裏,仿佛在和他玩耍。他從此迷上了小海豚,常常拉著媽媽帶他去海豚館玩,他的父母都沒想到,海豚館成了他夢想的開始。

上幼兒園時,麵對那些想當科學家、航海家的小朋友們,郭京飛卻用嘹亮清脆的嗓音堅定地回答:“我的理想是當演員或者動物飼養員。”他的回答讓小朋友們哄堂大笑,也讓父母感到小小的失望。然而,小時候的夢想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改變,高中畢業那年,他不顧父母的反對獨自一人背著行囊前往夢想之路,他考上了謝晉恒通明星藝術學校,經過一年的學習,他了解自己對演藝的熱愛,決心去上海繼續深造學習。

可是,一個18歲獨闖上海灘的北京少年,麵對那些冷冰冰的街道以及和北方完全不同的溝通方式,感到壓抑極了。他像一隻無頭蒼蠅,找不到通往夢想的路。轉眼來到上海已經一個月,身上的錢所剩無幾,好強的個性使他不肯向家裏低頭。他硬著頭皮扛日子,常常兩三天吃不上一頓飯。

這天,他實在受不了,花一塊八毛錢買了三個包子,看著連外來民工都當零食吃的包子,他坐在公園的花壇邊痛哭起來。已經是冬天,花壇裏的花朵也應景般凋謝枯萎,他的心情無比失落,仿佛連花朵都預示了自己的渺茫前途。恍惚中,他看到一個駝背老人在花壇邊的水泥地板上用水寫著幾個大字:寧靜致遠。他深感好奇,走上前,與老人閑聊起來。他向老人訴說著自己的苦悶、孤單和無助,說到傷情處眼角竟滲出了淚水。當他訴說完畢正想離開,老人對他說:“四季輪回,花開花落本是自然之勢,春天的生機擋也擋不住,冬天的凋謝之勢也無法改變。花朵盛開時積極美好,凋謝時仍會滲入春泥更護花。不要苛求自己,你要做的隻是在前行的道路上如一朵凋零的花,不斷修煉更美好的自己,等風來。”

他瞬間理解了,冬天凋謝的花朵隻是在積蓄力量等待下一輪的綻放,在寧靜裏,每一個夾縫裏卑微頑強的生命終會散發耀眼的光芒,隻要,等風來。

他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這一年,他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大四那年,他喜歡上了哲學,常與同道們一起暢談人生與哲理。對哲學的喜愛令他更冷靜思考、理性思辨,也令他更深刻理解劇情和人物的性格。畢業後,他進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成了一名專業演員。幸運的是他從沒有跑過龍套,當的全是男主角。短短幾年時間,郭京飛先後主演的大戲就有十幾部之多,演技、經驗和人氣迅速飆升。

一個為理想矢誌不渝的亞瑟,為他捧回了佐臨話劇最佳新人獎;一部深情幽默的話劇版《武林外傳》,又將他送上了佐臨最佳男主角的位置;一個集帥氣、痞氣於一身的韋小寶,使他得到了年輕戲迷們的狂熱追捧。

之後憑借在話劇《羅密歐與祝英台》中的出色表演,郭京飛在連續兩度獲得提名之後終於贏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當記者采訪時問他:每次提名都是一步之遙,每次都是擦肩而過,你有沒有因此而感到惋惜?郭京飛平靜地說:“每一次提名,對於我都是一次極大的肯定。每一次的失之交臂,卻給我鞭策,讓我靜下心來,修煉更美好的自己,等風來。”

載於《大學作文獨唱團》

努力的很久,成功依然遲遲不來。你是否已經焦躁不安,再無力氣堅持下去。有時候我們做的,其實不過就是堅持一下,在困境中靜靜蟄伏,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等風來。

劉醒龍:冰淩花的零度綻放文|筱麥

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幹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條件。——貝弗裏奇

他穿行於田野上自由延伸的小路,一層薄薄的稻草遮蓋著道路兩邊,茂密的芭茅草,從高及屋簷的頂端開始,枯黃的葉子在莖幹上偶爾留一點蒼翠。他如少年時那般坐在山坡上望著遠山和田野,雙眼一寸一寸丈量著家鄉的景色。

在他的記憶裏自己是沒有真正意義的家鄉,他無法像大多數人那樣,有一座老屋可以寄放,有一棵同年同月同日生長的樹木作為標誌。剛滿一歲,他的父親就請了兩個挑夫,一位挑著他和姐姐,一位挑著全家的行李,一步一步走進大別山腹地,在一處名叫石頭嘴的小鎮停留下來。

讀高中的時候,他曾因不按語文老師的要求,將一篇記敘文寫成小說而轟動全校。高中畢業後他呆在家裏,父親便讓他去水庫管理處做臨時工,三個月後他又被派到衝水庫當施工員,由於他有文字功底,他常常被借用到廠部寫各種各樣的文章。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一位癡迷電影劇本創作的高中校友一道去了縣文化館,並認識了個人創作正處於大噴發前夜的薑天民,受到薑天民的鼓舞,他開始了真正的小說創作。

他把滿腔熱情投入在小說創作的喜悅中,工友們在下班後邀他出去玩樂都被他婉言拒絕,他一個人待在宿舍裏構思寫作。可是,當寄出去的手稿被退回到收發室時,二百來號人的小廠裏很快就人人皆知,工友們在背後指指點點,有的還當麵嘲笑他是個沒用的“坐家”,這讓他的內心飽受煎熬。

冬天快要過去,在向陽的山坡上,殘雪殘冰和初融的水混合在一起,一簇冰淩花在零度的困囿中笑傲,那簇金黃色的花朵,如一團火焰點燃了漫山的冰雪,柔弱的燦爛喚醒了他被冰封的心情。冰淩花在零度的冰霜裏把自己凍結出一張燦爛的笑臉,等到冰雪消融時,它便會如早春的花朵一樣綻放無限的生機。他明白了過早發表作品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隻有靜下心來不斷摸索、前進,才能不斷自我提升達到一定的水準,等待冰淩花的綻放。自此,他開始潛心寫作,與孤獨作伴,隻為創作不問結果。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個編輯的來信,才知道他的小說《黑蝴蝶.黑蝴碟》已經被發表出來,他的文學才華開始受到文化館的重視,不久後,他被正式調入縣文化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