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的足跡
王進領
他剛剛26歲就獲得中醫師職稱,胸前掛上了金光閃閃的三等功、二等功軍功章,被北京市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評為先進個人,成為電視台、報刊雜誌爭相報道的新聞人物。
他叫邱天道,曾經是某集團軍坦克團戰士。
生活沒有給他鋪出五彩路
那年他20歲,一個夢幻般的年齡。
仿佛是命運有意捉弄。他從醫聖張仲景家鄉的一個中醫世家穿上戎裝時,醫道在鄉裏已小有名氣。他提包裏裝了十幾斤重的中醫典籍,立下了“刺股懸梁意誌堅,無為碌碌悔當年;三十無成頭寧斷,不為名醫誓不還”的宏圖大誌。他想當一名醫務兵,做一個能治百病的良醫。可緊張的新兵連生活一結束,他卻被分配到一個專門與石頭和水泥打交道的施工連,鑽進了一個山溝裏。
然而,一個20歲青年的從醫夢並未破滅!邱天道從這塊綠色的土壤中得到了營養。他看到連隊幹部戰士因常年鑽山溝、打山洞,腰腿疼、關節炎、矽肺病、胃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忍著病疼的折磨,以堅強的意誌,堅持戰鬥在施工第一線。於是,他下定決心,要銳意進取,要開拓一條嶄新的路,要做生活的強者,要親手為幹部戰士解除疾苦。
每天施工回來,邱天道渾身象散了架。但他卻咬緊牙關,利用帶來的醫書,在自學的道路上踽踽獨進。兩年不知冬夏的日子過去了。他背寫了《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本草綱目》等古典醫學名著,寫下了20多萬字的筆記。他自己掏腰包買來中草藥,研製出治療骨科病的膏藥“骨科一號”、“骨科二號”、“軟傷一號”、“軟傷二號”,以及治療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複方潰靈康”膠囊等中成藥,義務為幹部戰士治病,效果頗為靈驗。他贏得了指戰員們的信賴,榮立了三等功,並被推薦到衛生隊。
路,在拚搏追求中延伸
邱天道被保送到北京中醫學院大專班深造。
他坐在舒適的教室裏,樁樁往事曆曆在目。那是1984年春天,部隊送他到張家口市中醫院進修。在那裏,使他十分幸運地認識了河北省名中醫李春茂、河北針灸大師史致祥、河北中西醫結合專家寧曉光。
他記得,針灸大師史致祥,曾把他請到家中,先給他斟上一杯酒,爾後語重心長地說:“我國中醫源遠流長,鬼神莫測。現在西醫流行,中醫事業後繼無人。我那幾個兒女不爭氣,今天我把這些東西傳給你,希望你發揚光大。”大師邊說邊將已經發黃的針灸秘訣十分鄭重地交給邱天道。
手捧著秘決,邱天道看到了老中醫的殷切期望,想到了自己身上的重大責任,他學習的欲望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