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王之路
楊原
他本是個普普通通的部隊衛生員,以自己創造者的生命描繪著人間嫩綠的春天。他那顆凝聚著愛意的赤誠之心,不僅刻在《解放軍報》頭版頭條的位置上,更令人難忘地刻在數以萬計患者的心上,他為他們驅散了病魔。
一
他叫邱天道。他大膽地改變了傳統膏藥大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關節炎之類疾病的套套,創造性地把“一膏多治”改為“一病一膏”和“一病多膏”。“邱氏膏藥”係列名聲很響,被譽為“中華膏藥王”、“中醫一絕”而威震神州。這種膏藥簡單方便,一張四方的紙上有一塊銀元大的黑色藥膏,敷上後對心肌梗塞、胃病、腎病、婦科和男科病,以及中晚期癌症,頗有奇效。
海南省海口市工人李錦,59歲,身體不適半年有餘,經常胸悶、肋痛、腹脹,飯後即感胃部不適,口燥便幹,心悸頭眩。醫院檢查,在上腹能觸及腫塊,質地較硬,診斷為胃癌早期。邱天道為其外敷“癌敵膏一號”,內服“癌敵丸一號”,經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12次),李錦腹脹減輕,飲食有改善。兩個療程後,李錦心悸、頭眩消失,大便暢通。半年後李錦麵色紅潤、體重增加了7公斤,已能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學習了。
山西王敬新從中央電視台播放的節目中看到對邱天道的報道,專程來京找到新興醫療保健研究中心求治多年頑疾心肌梗塞。5個療程後王敬新的心肌梗塞基本消失。
二
邱天道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家傳妙藥“三仙丹”,被其父視為珍寶,秘而不傳,父親總是在靜夜裏悄悄煉製仙丹,不讓家人介入,這是一種粉狀藥物,用它治療瘡癰及傷口潰爛,極為靈驗。父親有心將天道栽培成一個有出息的醫生,兒子六歲時便教他背誦《詩經》,九歲開始讓他讀《黃帝內經》、《金匱》、《傷寒》、《本草綱目》。天道立下誓言:繼承父業,要做名醫,為民療疾。1981年冬天,已在鄉間小有醫名的邱天道,提包裏帶著幾十斤重的中醫典籍,“帶藝”從軍。天道極有心計:軍隊是個廣闊的天地,我要在這裏盡情施展家父教給我的醫術,成才、成名。這,從他當時寫的一首詩中可以看出:“刺股懸梁意誌堅,無為碌碌悔當年;三十無名頭寧斷,不為名醫誓不還。”不順心的是,他來到塞北高原一個施工連隊後,喂豬、打山洞、種菜……什麼重活都幹過,卻沒有當上衛生員。從軍學醫的夢破滅了嗎?邱天道沒有有絕望,在業餘時間,他用結合家傳絕技研製出來的治療骨科病的膏藥骨科一號、骨科二號、軟傷一號、軟傷二號,為戰友和駐地群眾治療因終年鑽山洞而染身的腰腿疼、關節炎、腸胃病等疾病,藥到病除,人稱“邱一貼”,名揚塞北。
他渴盼著成為一名妙手回春的醫生,渴盼著自己能為更多的病人服務,當然也渴盼著醫術得到不斷提高。連隊的衛生員又換人了,可仍然沒有輪著他。他這個從鄉間來的娃兒沒有旁門側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