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旅遊當防皮膚病
暑期是旅遊旺季,陽光、海水、沙灘、椰林、溶洞、奇峰、廟宇、曲徑,無不是人們向往的好去處。旅遊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是生命進程中最富有情趣的片段。但當您興高采烈地暢遊大自然時,千萬不要忘了預防形形色色的旅遊病。
最近北京各醫院皮膚科的門診量不斷攀升,其中和旅遊有關的疾病占相當比例。因此,我們請皮膚病專家告訴大家一些夏季護膚防病的常識,願大家能在暑期中玩得好又健康。
陽光灼傷皮膚怎麼辦
夏日陽光中紫外線強烈,長時間在陽光下旅遊、遊泳,皮膚很容易被紫外線灼傷,造成皮膚幹燥起斑,出現皺紋,自我感覺有發燒、灼痛感。這時,可立即用溫水衝洗兩次,徹底清除皮膚上的汗漬、油膩等,接著在受傷的皮膚處塗抹適量護膚乳液,用手輕輕按摩,然後再塗一些營養護膚霜,給肌膚表層補充些脂類。灼傷嚴重的皮膚會出現小的水泡,切忌用針頭刺破或用手抓破,應在患處塗抹一些抗菌素軟膏,以控製皮膚炎症,然後用消毒紗布敷蓋,以吸收水泡中的水分,保護皮膚創麵,促使其愈合。灼傷處大約三四天會出現脫皮現象,此時也不可用手剝脫,而應讓它自行脫落,並在脫皮過程中將少許牛奶加水調和,用棉花蘸著塗在患處。這樣有助於皮膚自我調整,減輕疼痛,加速肌膚的康複。
花粉過敏怎麼辦
旅遊區域多花草樹木,對花粉敏感的人容易此時誘發疾病。花粉過敏多表現在呼吸道及眼部,常伴有鼻塞、流涕、打噴嚏、鼻腔、眼角以及全身發癢,症狀與支氣管哮喘相似;有的皮膚上還生出一團團的風疹塊,嚴重者還會胸悶、憋氣等,如不及時治療,有可能並發其他更嚴重的肺部疾病。此病重在預防,知道自己有花粉過敏史的人應盡量避免到花草繁茂的地方去,更不要隨便觸摸花木,尤其不要選擇風天出遊,因為風可加速花粉的播散,風速隻要達到2-3米/秒,就可使已經降落的花粉重新揚起,使病情加重。如須外出,要備好脫敏藥物,如息斯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等。如出現較嚴重的過敏症狀,要立即到醫院診治,不可小看過敏帶來的危害。
患接觸性皮炎怎麼辦
接觸性皮炎又稱為毒物性皮炎,是由皮膚或粘膜接觸某種刺激物而發生的急性過敏性皮炎。旅遊中往往容易接觸蟲類、水母、寄生蟲、動物羽毛和漆、蕁麻等植物的葉、毛、種子或漿液,這都可能是產生此病的致敏因素,使用化妝品和藥物也可能發生接觸性皮炎。患接觸性皮炎後,接觸部位出現紅斑紅片丘疹或皰疹甚至大皰,有癢和燒灼感,少數因瘙癢抓破,而導致感染化膿。主要的預防措施是避免再接觸致敏物,在叢林草地行走要穿長袖衣長褲,穿鞋襪,戴手套作為防護。一旦患病可口服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2-3次,或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
患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是人的機體對外界刺激在皮膚上表現的一種血管神經性反應,其特征為皮膚上出現白色或淺紅色的風團。發病原因有冷、熱、日光刺激、蚊、虱、毛蟲等動物的叮咬,蕁麻、漆樹等植物的接觸,魚、蝦、蟹、蘑菇或腸道寄生蟲產生的毒素,以及青黴素的過敏等。其症狀是突然的皮膚瘙癢,患處迅速出現大小不等的隆起風團,小者如米粒、指甲大小,大者如銅錢乃至手掌大,淺紅色或蒼白色,圓形或不規則,多數孤立或分布,也可融合成大片。風團發生快消失也快,不留任何痕跡,但新的風團又陸續發生,此起彼伏。主要症狀是瘙癢,有的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發熱、甚至血壓下降,如累及咽喉,還會造成呼吸困難。
蓖麻油或鹽類瀉劑可促進腸道中致病物質的排出,局部可塗搽止癢劑,如爐甘石洗劑、含1%薄荷腦的撲粉、風油精、清涼油等。重者可口服或肌注抗組織胺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如病情較重,最好還是立即送醫院。
生了痱子怎麼辦
痱子也稱作粟粒疹,是因為氣溫高濕度大,出汗不暢引起的皮膚病。其發病機製是由於汗管破裂,汗液溢出。發生在皮膚的角質層時,為細小的水皰,周圍沒有紅暈,不癢,這叫白痱,好發於體弱、高熱、大量出汗者的頸部及軀幹部。當發生在表皮的較深處時,出現的是針頭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周圍有紅暈,排列密集,嚴重時可融合成片,癢感較強烈,這叫紅痱,好發於婦女、兒童、肥胖者的皮膚褶皺處,如腋窩、頸褶皺處、胸背部以及乳房下,天氣轉涼即可自行消失。還有一種叫膿痱,痱子的頂端有小的膿皰,皮膚褶皺處和小兒頭部常見。
痱子的治療以消炎止癢為主,患處洗淨後撒上痱子粉或爐甘石洗劑即可,切忌用軟膏等油性製劑。還應該避免肥皂和熱水的燙洗,可以多飲一些清熱解暑的飲料,出汗時不要用冷水擦身。